乙肝抗病毒藥,到底能不能停?
每次門診時,都有患者問我:「服用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韋、替比夫定、阿德福韋、替諾福韋等)這麼多年了,HBV DNA一直陰性,肝功能檢查也一直正常,肝硬化程度減輕了很多。長期吃藥很麻煩,經濟上也有負擔,醫生,我可以停葯嗎?」
我回答:「既然效果這麼好,幹嘛要停葯呢?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能接受長期用藥,為什麼我們乙肝患者就不能接受呢?」
作為醫生,我很理解患者的煩惱,也想讓患者儘快停葯,但是,因為看到了太多停葯後複發、病毒「反撲」導致肝功能迅速惡化甚至肝衰竭、死亡的患者,我們不敢讓患者停葯。停葯後複發的患者在我們病房比比皆是,比如,去年我科收治了一位40多歲的患者,看上去很強壯,他2年前第一次停葯後發生肝功能異常,經治療後好轉;第二次停葯後,病情來勢兇猛,很快發生肝衰竭,出現神志不清、腹水等癥狀,在準備接受肝移植的前一天去世了。由此可見,停葯有時候是需要付出生命代價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吃了抗病毒藥物的患者都絕對不能停葯,每個醫生都會遇到不少停葯後不複發的患者。這些患者為什麼不複發、有什麼指標可以預測,是國內外學者們還在努力研究的課題。
有醫生認為,停葯後密切觀察、定期檢查,如果發現異常情況再用藥,也是可以的。但我個人認為,這種密切觀察,密切到什麼程度,每月一次,還是每三個月或半年一次,目前都沒有定論。停葯後複發的患者,複發時間從半個月到一兩年都有,很難把握何時複發。而且,很多患者停葯後並未遵醫囑定期複查。
愛學習的患者可能會說:每個乙肝診療指南都有停葯指征啊。的確如此,但研究也已證實,即使嚴格按照指南標準停葯,複發率仍可達60%~90%!
目前一些臨床實驗證實:少數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很低的患者,後續注射干擾素抗病毒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療效,實現表面抗原陰轉,甚至出現表面抗體陽性,達到治癒的理想狀態。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滴度很高的患者,使用這種方法收效甚微。同時,出於對干擾素副作用的憂慮和相關療效的準確把握,這種在使用核苷酸類藥物後換用干擾素的方法,應用人群還十分有限。
因此,在停葯指標未明確之前,大家還是安心服藥吧!有必要再次強調一下服藥的益處:儘管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不能徹底清除病毒,但對抑制乙肝病毒的複製是毋容置疑的,乙肝病毒被抑制後,患者發生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會顯著下降,甚至肝纖維化也可被逆轉,實現肝臟的長治久安。
※生命本無價,乙肝患者因拖延惡化成肝硬化!
※做了這麼多期的乙肝科譜,這是最簡單粗暴的一次!
TAG:乙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