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詞起源於何時,在清朝時有哪些特徵?
原標題:鼓詞起源於何時,在清朝時有哪些特徵?
作者:林小靜,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會員
清時,鼓詞作為一種說唱藝術行書,主要流行於北方,比如北京、河北、河南等地,這些地區成為鼓詞的重心,南方則以溫州鼓詞為代表。但是鼓詞並非起源於清代,應追溯到更早時期。不過作為一類通俗藝術,鼓詞受到當時正統派文人的輕視,因而在後者主導的史籍記載中幾乎見不到鼓詞的相關記載,鼓詞具體起源時間也成為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鼓詞表演
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一、認為鼓詞來源於唐代的變文,自宋代變文之名消失後鼓詞以起;二、鼓詞源於明代,這一觀點主要基於鼓詞的特徵,因其說唱體例與元明詞話基本相同,都是散韻結合,且說且唱;三、鼓詞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持這一觀點的為李家瑞,他認為乾隆時已出現唱鼓詞的記載。
不論鼓詞起源於何時,可以肯定的是,到了清朝,鼓詞十分盛行,「唱鼓詞者,小鼓一具,配以三弦,二人唱書,謂之鼓兒詞。」鼓詞的句法組織相對自由,以七言為主,但又可加襯字。清朝的鼓詞題材主要取自明清小說,比如《封神演義》就演變為後來的車王府曲本《封神榜》,鼓詞的內容以戰爭和國家興衰場景為主,當時較為出名的還有《包公案 》《劉公案 》等中篇鼓詞。鼓詞以鼓為主要伴奏樂器,其篇幅較長,長篇幅的鼓詞光一部就可以演唱幾個月之久,因而人們在聽鼓詞時,往往需要每天按時來到場地,才能聽到完整的故事。
鼓詞表演
鼓詞藝人在演出時,通常有著十分精彩的說唱,他們最擅長運用排比、誇張等手法來突出場面的戲劇性色彩,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作為清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方,鼓詞又層出不窮,因而要想籠絡一定數量的聽眾,鼓詞的演奏者必須合理控制鼓詞的篇幅和演奏時長,專門擇取一些精彩片段用來演奏,因而有「大鼓書」、「大鼓詞」的說法。到了清中葉,這一類的鼓詞逐漸演變為後來盛行一時的子弟書,清人曼殊震鈞就說「舊日鼓詞有所謂子弟書者。」
鼓詞表演
鼓詞雖然主要取材於明清小說,但它並非照搬小說內容,相反對原來小說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以《封神榜》為例,相對於明朝的《封神演義》,它更突出了愛憎分明的一面,通過對不同人物性格的塑造,讓他們善惡畢具,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同時,鼓詞《封神榜》增加啊了大量的細節描繪,這些使得情節更為精彩豐滿,富有畫面感,觀賞性更強。因而鼓詞到了清朝,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
參考文獻:
1.張鴻懿:《鼓詞探源》,《中國音樂》1984年01期。
2.紀德君:《北京鼓詞<封神榜>對<封神演義>的因革》,《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3.郭曉婷:《清代子弟書與鼓詞關係考》,《學術論壇》2010年01期。
編輯:趙培文
歡迎訂閱季我努學社!
※寫出諸多佳句的納蘭性德為何被稱為「滿清第一詞人」?
※父親頒定《大義覺迷錄》,兒子下令禁書,這其中有什麼玄機?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