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家的憂患意識

儒家的憂患意識

「憂患」一詞,最早見於《周易》。《周易·繫辭下》中就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這是指周文王被殷紂王困在羑里而演周易一事。

周文王是個很有憂患意識的人,他推演的《周易》也充滿了憂患之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面對困厄,君子應該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謹慎而自強,不怨天,不尤人,勇敢地去面對一切挫折。

周朝建立後,統治者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相反,則變得更加理性。

他們開始擔心重蹈殷商的覆轍,在社會治理上勤勤懇懇,總想使周王朝的統治長治久安,憂患意識更加的明顯。

在那時,人們對「天命」還懷有極高的敬意,相信天地能以其偉大的德性維護著自然社會的和諧有序,關懷著天下的每個生靈。

他們對天的敬畏,本就是一種憂患情結。他們擔心違反了天命會受到懲罰,所以,要在日常的統治中,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努力治理國家,順從天意,把憂患意識的重點從人生福禍,轉向了政治統治存亡,憂患的對象乃是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的穩定。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稱霸,社會矛盾加劇,現實的苦難使人們不得不關注現實的社會,以獲得自身的生存。

莊子主要關心的不是社會現實的改變,而是迫求個人精神上的解脫;墨家提倡兼愛,要求仁人之事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墨者本身,卻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

孔子把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安邦定同、匡濟天下的社會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個人的命運同整個社會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強調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孔子曾說過:「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他把「道」看得比人的富貴、生命更重要,提倡為「道」、為「仁」而犧牲的精神,而把個體的苦愁患難放在次要的位置,這就把憂患意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面對亂世,孔子充滿了憂患意識,對道義的擔當充滿了責任感,但是這並沒有使他產生悲觀情緒。孔子已經超脫了對個人禍福貧賤的憂慮,對道義能否大行於世的執著,達到了「樂天知命」的一種境界。

孔子講「貧而樂,富而好禮」,心外無物,不再執著於貧困,而是能夠從內心做到沛然自足。所「樂」者,是孔子樂天知命,有著「知其不可而為之」勇氣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所「憂」者,乃是「禮崩樂壞」的慘象。看似矛盾的「憂」與「樂」,在孔子身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孟子有一句名言說,「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意思就是,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這就把憂患意識提高到關乎人事成敗、國家興亡的高度。

孟子還指出:「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就是說,統治者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百姓才能樂於接受你的統治,形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良性互動的局面,這種與天下人共歡樂同患難的思想,正是儒家「民本主義」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歷代憂國憂民思想的源泉。

儒家憂患意識在後代有了進一步發展。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就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一個國家,不能居安思危,總有一天是要滅亡的;一個人如果整日逍遙遊樂,不居安思危就會毀掉了自己的一生。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繼承了孔孟「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又有所超越,強調進退窮達,憂以天下,體現了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進取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GIF

特別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豪閱讀 的精彩文章:

學習要善於思考

TAG:晉豪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