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科學革命」到「人工智慧革命」

從「科學革命」到「人工智慧革命」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今天的我們所生活的這個21世紀的現代社會,可以說是15-17世紀「後中世紀」歐洲社會的一個延伸:在那一段時期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對今天的我們持續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那一系列事情當中的其中一部分,被現代史學家們稱為「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具體是從哪兒開始的?這是一個謎題。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

16世紀的歐洲人居住在一個迅速變化的新世界。和我們快節奏的今天一樣,許多人認為這種狀況是焦慮的來源,而另一些人則看到了一個充滿機遇和可能性的世界。

——勞倫斯·普林西比,《科學革命》

這與今天的世界是不是很像?

紛雜刺耳的聲音大大促進了各種思想、貨物和機遇。

人們摩肩接踵地對各種商品進行檢驗、購買、拒絕、讚美、批評或只是觸碰。

幾乎所有東西都供人競購。

這與今天的社會是不是很像?

毫無疑問的是,16、17世紀有學識的居民都認為自己處於一個充滿變化與新奇的時代。

同樣,今天的任何一位有學識的居民也都認為自己處於一個充滿變化與新奇的時代。

尤其是IT從業者們。

今日IT領域的喧鬧,即使全世界最偏遠的地方都能夠聽到。這個領域對廣大「普通」群眾(用於概括指代非本領域從業者)的直接影響即使沒有超過金融領域,也至少是不相上下。這種影響不單單體現在每日湧現在數十億巴掌大的小屏幕上的花邊新聞里,同時還體現在其強大的破壞力上:

破壞原有規則的能力。

「毀滅你與你何干」成了現實中的流行語。所謂「互聯網+」掃蕩一切傳統行業,所謂大數據要比你媽更認識你自己,所謂人工智慧將取代無用人類的種種都市傳說,其實都是人們對「軟體吞噬世界」的種種想像。

或者確切來說應該是:

「演算法吞噬世界」。

世界上的一切——包括生命本身——不過都是演算法。除了演算法之外,再無其他意義。

而這並非是世界第一次被吞噬。

- 《科學革命》摘抄Start -

「世界機器」一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盧克萊修,一些中世紀作者用它來表達宇宙的複雜規律性。……而機械論哲學家卻為這一圖像賦予了一種自動機的含義。

機械論哲學家把世界比做一個複雜的鐘錶裝置,就像當時巨大的機械鐘,隱藏於其中的齒輪、重鎚、滑輪和槓桿使外面的錶針轉動,鐘鳴響,小鑄像翩翩起舞、鞠躬致意,機械公雞喔喔啼叫,一切都符合完美的秩序和規則性。

上帝不再是一個幾何學家、化學家或者建築師,而是越來越被看成一位機械師或鐘錶匠,一個對世界機器進行設計和組裝的技師。這一形象在17世紀末的英格蘭變得尤為根深蒂固。

- 摘抄End -

世界被機械吞噬過的跡象在一些現代藝術作品當中仍然能夠生動的看到。機械論世界觀對17-19世紀居民們心智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哈爾的移動城堡。圖片來源:deviantart.com)

事實上,機械論對現代人心智的潛在影響也仍然難以估量。引力場論與量子力學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機械論世界觀,指數型發展曲線與其他非線性學科又進一步加強了這種破壞。然而對於一個出生於20世紀末、接受過基礎科學教育的現代人來說,它們仍然顯得有些「違背直覺」。(也許出生於21世紀初的這一批「互聯網原住民」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與機械論一起吞噬世界的,還有人文自由主義。

- 《科學革命》摘抄Start -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1561-1626)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都居住在權力的宮殿之中,因此,關於權力的話題和帝國的建築一直在他的思考範圍中。他主張自然哲學知識應當為人所用。……自然哲學應當具備操作性而非思辨性——應當做事情,製造東西,賦予人類以力量。

培根晚年在一則烏托邦式的寓言《新大西島》(1626)中表達了他所設想的改革後的自然哲學以及由此可能創建的更好的社會。這個故事描述了太平洋上一個和平、寬容、自給自足的基督教王國——本色列島。這個島上的生活之所以幸福,不僅是因為有賢明的君主,更是因為有所羅門宮——這是一個由國家資助的自然研究機構,致力於:

認識事物的原因和秘密的運動。

拓展人類王國的疆界。

實現一切可能之事。

- 摘抄End -

培根對於所羅門宮的寓言基本上成為了現實。分布在大學、政府機構與企業內外的各種研究所與實驗室,都或多或少的在實踐培根所描述的所羅門宮三大目標(至少是其中之一)。

然而培根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所羅門宮的背後並不存在一個基督教王國。

- 《科學革命》摘抄Start -

波意耳……意識到這一哲學(機械論)的過度擴展可能會導致決定論、唯物論和無神論。假如世界僅僅是一些相互碰撞的微粒,那麼自由意志或神意將沒有位置。如果上帝是一個鐘錶匠,那麼他是先開動世界然後對其不聞不問,還是如同一個拙劣的機械師,必須經常對其重新調整?

- 摘抄End -

宇宙鐘錶匠的技術高低是一個問題,但問題還不止於此。

如果說,自由的人類+機械的力量=實現一切可能之事,那麼上帝還有什麼意義?

這是17-19世紀以來的歐洲居民們面臨的大問題。

如果說,自由的數據+演算法的力量=實現一切可能之事,那麼人類還有什麼意義?

這是21世紀現代人面臨的大問題。

18世紀之前的歐洲學術界經歷了一個自然神論(Deism)逐漸抬頭的過程。至於無神論(Atheism)的大量出現乃至成為主流,乃是19世紀之後的事情。

(圖:某反無神論主義者的調侃)

基督教歐洲是一大團複雜至極的系統。即使到了今天,其影響力也絕對不容低估。而在教會勢力鼎盛的時期,一個人反對教會或者被教會審判為「異端分子」,在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意味著此人是「無神論者」,反而意味著此人實在太過於虔誠——以至於不惜冒著與教會做對的風險也要傳播自己認為正確的信仰。

現代學術界一般認為斯賓諾莎是近代第一位以「近似無神論」觀點而聞名於世的哲學家,他的觀點是「上帝本身即宇宙」。事實上,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18世紀之前的著名歐美思想家當中,我就沒找到一個無神論者的影子,名單如下:

古騰堡 Johannes Gutenberg (約1400-1468)(德意志)

達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1452-1519)(義大利)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波蘭)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德意志)

加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法國)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 (1561-1626)(英國)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義大利)

開普勒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德意志)

笛卡爾 Rene Descartes (1596-1650)(法國)

帕斯卡 Blaise Pascal (1623-1662)(法國)

波意耳 Robert Boyle (1627-1691)(英國)

惠更斯 Christiaan Huygens (1629-1695)(荷蘭)

斯賓諾莎 Baruch de Spinoza (1632-1677)(荷蘭的猶太人)

牛頓 Isaac Newton (1643-1727)(英國)

萊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德意志)

孟德斯鳩 Montesquieu (1689-1775)(法國)

伏爾泰 Voltaire (1694-1778)(法國)

上面這些大人物們——無論是藝術家、神學家、哲學家、工程師、作家、律師、還是工匠,他們都信上帝。

但是,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自然神論者」——尤其是活躍於17世紀的這一批;而1694年出生、活躍於18世紀的伏爾泰,更是被視為自然神論的代表人物。

活躍在18世紀的思想家們,很多都受到了斯賓諾莎的影響。要說中國人最為熟悉的第一位西方近代無神論者,恐怕莫過於休謨。且看後續名單:

本傑明·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美國)

休謨 David Hume (1711-1776)(英國蘇格蘭)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瑞士/法國)

亞當·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英國蘇格蘭)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普魯士)

瓦特 James Watt (1736-1819)(英國蘇格蘭)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德意志)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德意志)

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 (1791-1867)(英國)

這一批活躍於18-19世紀之間的大人物們的信仰是豐富多彩的。富蘭克林是清教徒。休謨是無神論者。盧梭是加爾文主義者。亞當·斯密是自然神論新教徒。康德是不可知論、唯心主義的新教徒。瓦特據說是個自然神論者。黑格爾是吸收了東方思想的新教徒。叔本華乾脆自稱是個佛教徒。法拉第是虔誠的基督徒。

然後,就到了我們所熟悉的19-20世紀:

達爾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英國)

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 (1818-1883)(德國)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德國)

麥克斯韋 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英國)

諾貝爾 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瑞典)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德國)

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美國)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奧地利)

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德國)

羅素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英國)

榮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德國/瑞士/美國)

波爾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丹麥)

海德格爾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

維特根斯坦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1889-1951)(奧地利/英國)

赫胥黎 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英國)

海森堡 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德國)

從蒸汽機到原子彈,「一切可能之事」已經超出了人類所能掌控的範圍。

二戰結束後的數十年間,唯物主義無神論統治了半個世界。而在另外半個世界裡,「上帝死了」的呼喊聲也在不斷迴響。世界毀滅的恐懼籠罩著所有人類。科技成了最好的東西,成了人人想要的東西;也成了最壞的東西,成了人人懼怕的東西。

- 《科學是什麼》摘抄Start -

1833年,……休厄爾(William Whewell)仿照artist發明了scientist一詞,用來指稱新興的像法拉第這樣的職業科學家。……雖然法拉第本人不喜歡這個詞的狹隘含義,而更願意像他的前輩們那樣自稱「自然哲學家」,雖然直到19世紀後期還有像開爾文、赫胥黎這樣的大科學家不願意被稱為「科學家」,但是,19世紀後半葉自然科學的專業化、職業化已成定局。

如此看來,即使在英語世界,science的廣泛使用到今天也就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時間。這一百五十年,正是「現代科學」完成建制化從而獨立發展的一百五十年。

- 摘抄End -

今天的人們提起「科學革命」或者「文藝復興」或者「法國大革命」的時候,似乎總有種錯覺,彷彿「革命」是某一個事件:「革命之前」是一個黑暗的、迷信的、「上帝」和「國王」們統治的世界,而「革命之後」則是一個光鮮的、文明的、無神論人文主義者和科學家們所統治的世界。

但那並不是真的。

「革命」從未停止過。

今天的「人工智慧革命」,只是這延續了數百年的漫長革命的一個新階段當中的一部分。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宗教革命、思想革命,一直在此起彼伏、相互影響,推動著整個社會的變遷。

如果說,自由的人類+科技的力量=實現一切可能之事——其中包含了人類的集體毀滅,那麼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如果說,自由的數據+演算法的力量=實現一切可能之事——其中包含了人類的集體奴化,那麼人類的價值在哪裡?

有人認為人類的救贖在「基因工程」、「移民火星」這樣的科技革命裡面,或者「終身學習」這樣的教育革命裡面。

但是在「數據/演算法主義」的圖景當中,人類的「自由意志」已經成了虛假的存在——無非是選擇的演算法與實現的概率罷了;而人類的「感受」,更加無非是一系列數據模式而已。如果人類的「自由意志」是假的,那麼對於一個以「自我實現」為信仰的人來說,即使自己能像超人一樣不老不死,即使自己能移民到銀河系外面,即使自己學會了人類所能學習的一切知識,也不能為自己存在的意義增添一點的分量。

那麼,另外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一次比「數據/演算法主義」更加深刻的宗教革命,一次足以將人類的意義重新描繪的思想革命,是否會更值得期待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菜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懶菜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