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今天,你還記得被撤下雕像的他嗎?

今天,你還記得被撤下雕像的他嗎?

如果他現在還活著,今年應該44歲,也許正是事業有成的時候。他肯定也會有自己的孩子,說不定現在已經上小學或者上中學了。他的父母則享受著子孫三代的快樂,也讓自己退休的生活,像普通家庭那樣老人忙於照看孫輩。

如果他現在還活著,也許已經成為一名橋樑工程師,這是他兒時的志向與夢想。不過,他的父母在30年前一直認為,他們的兒子會成為一名畫家。不管怎樣,因為他兒時的成績都在學校名列前茅,只要努力得以繼續,他應該能在大城市有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

然而,30年前的今天,他所在的縣城附近發生了山火,年僅14歲的他因為救火,永遠未能走出那片火海。他的生命也停止在了1988年的3月13日。

他叫賴寧。

事實

30年後回看這個名字,70後、80後們可能感慨良多,他曾經是那個時代,中國青少年們最熟知的「少年英雄」。然而,此後他的「榮譽」又遭到了一輪質疑;到了網路時代,他幾乎又成了被「解構浪潮」吞噬的第一個對象。

作為小學時就熟知賴寧事迹的千千萬萬少先隊員之一,刀哥覺得在今天這個日子,我們有必要重新釐清一下這個「少年英雄」,重新審視一下他的英雄事迹,重新思考一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英雄。

賴寧參加救火那天的事實並不複雜。

1973年10月20日生於四川雅安市石棉縣的他,在1988年3月13日那天還未滿15歲,當時只是一名初二學生。

賴寧生前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成績很好。小學畢業升初中,本來可以被保送,但是他拒絕了,最後在當年石棉縣5264名小學畢業生里,他考入重點中學——石棉縣中學,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績。

根據後來的報道和對賴寧媽媽的採訪,賴寧的家鄉靠近石棉山區,是火險區。賴寧讀小學的時候就跟小夥伴組成了「探險小隊」,曾3次上山滅火。但他並沒有把這些事情告訴別人,直到林業部門把表揚信寄到學校,大人們才知道。

1988年3月13日下午3點38分左右,石棉縣海子山因電線短路引發山林火災。火借風勢,剎那間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衛星電視轉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庫,都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賴寧剛寫完作業,他和生病在床的媽媽說了聲:「我下樓走一走。」媽媽特意囑咐:「外面風大,別走遠了!」。下樓後,賴寧遠遠望見了衝天的火焰,來不及告訴媽媽,就直奔火場。

根據當時的報道,賴寧先是和他的小夥伴奮不顧身,一次次沖向火海,參與到救火行動之中。這時天色已晚,現場指揮救火的縣領導,命令用汽車將參加救火的學生強行送下山。賴寧、周偉、王海等同學也被拉上了車。

在車上,賴寧看到山間的火勢越來越猛,又和另外兩個小夥伴商議「再向火山行」。找到機會跳下車後,這三個初中生又向山上大火跑去,大家拉都拉不住。但是,賴寧這一去他就再也沒有回來。

大火終於撲滅了。14日上午,人們在海子山南坡的過火林帶中,發現了賴寧的遺體。他的右臂緊緊挽著一棵小松樹,額頭靠著山坡,眼鏡丟失了, 左手撐著地,右腿還保持著向上攀登的姿勢。

這就是賴寧救火的過程。

青少年研究專家孫雲曉是最早採訪賴寧英雄事件的人。1989年,孫雲曉前往賴寧故鄉採訪寫作,並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長篇通訊《當代英雄少年——賴寧》一文,引發全國熱議和討論。

在此之後的事情,可能很多70後、80後都記憶猶新。

1989年5月,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賴寧「英雄少年」「全國十佳少先隊員」(列為首位)的光榮稱號,號召全國少先隊員向賴寧學習,掀起熱潮。同年11月,賴寧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稱號。

賴寧犧牲後,他的母親黃和榕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多次參加賴寧事迹巡講。每次巡講,都會讓這個母親又傷心一次。「國家需要賴寧精神,我們會全力配合,但不會主動去。」

然而,轉折在兩年後就發生了。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頒布,關於要不要引導未成年人見義勇為,成為爭論的話題,對於學習賴寧也出現了不同聲音。

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實施。此後,北京、南京等地,一些學校從牆上摘下少年賴寧畫像。

解構

2011年8月11日,矗立在山西太原東倉巷的賴寧雕像因為城市環境整治而被拆除,居民網上發帖尋「賴寧」,該事件由一個簡單的雕像放置問題迅速升溫,引起公眾對「賴寧精神」的再次廣泛討論。

而這一次的討論已經不再是圍繞「未成年人是否應該見義勇為」的爭議,而是對賴寧的形象、家庭背景和品質的解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污名化」了。這也是網路社交媒體時代興起的一個主要特徵。

這些「解構主義」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A 賴寧主要是被自己的「冒險主義」害了,違抗現場指揮人員的合理安排,還引導同學去冒險,肯定是不可取的。針對青少年,更不應該宣傳他的事迹。

B 據說賴寧嚴重近視,火災時和同學看熱鬧,然後火借風勢改變了方向,而賴寧的眼鏡在奔跑時掉了,最後沒能逃出火海,他根本沒有參與救火。

C 賴寧父親有一位女下屬,她的老公是石棉縣負責宣傳工作的領導。賴寧死後,賴寧父親通過這位女下屬的幫助,假造賴寧事迹。那時候又恰好迎合局勢需要,賴寧的事迹便傳播開來。

D 他個人的力量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拿自己的年輕生命去救火,完全是不可取的行為,不僅不值得宣揚,而且應該當做反面教材,應該批評。即便賴寧為了搶救那二畝三分地的樹林,也完全沒有宣傳的必要。

其實,對於賴寧救火事迹的真實性,已經得到多方採訪證實了。作為最早採訪賴寧英雄事件的人,孫雲曉說:「賴寧的故事是真的,不是編出來的」。

賴寧的父母至今仍保存著他的試卷、作業本、日記本,以及他看過的連環畫,和他的一些美術作品。賴寧的父親說,曾經有不少媒體記者帶著質疑,到家裡採訪,但是在看了賴寧的日記和作業本里文字後,聽了老師同學們的敘述,他們都相信了。

對於「賴寧是官二代」的說法,孫雲曉說,賴寧確實出生在幹部家庭,他的父親是石棉縣水電局的一個領導,但級別並不高。在1988年,賴寧並沒有因為這個身份得到什麼特殊照顧。後來,賴寧的父親擔任縣水電局局長,再後來因為家庭原因,一路平級調動,輾轉雅安市和綿陽市。

最為關鍵的是,有些人把學習「賴寧精神」,簡單等同於「學習上山救火」,這是一種概念的偷換。

綿陽市南山公園紀念館是國家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新館的顯著位置,就陳列著一尊賴寧的雕像,紀念館的負責人說, 「賴寧祖籍就在綿陽,作為烈士,他的一些資料已經在這裡安放了多年。」

關於「賴寧精神」,這位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一段話對於今天富有深刻的含義。「我們一說到賴寧,並不是說學習他犧牲自我來救火這件事,其實稍微留意下他的生平,你就會發現,賴寧熱愛祖國,熱愛集體,愛助人為樂,有探索精神,又有開闊眼界。而這種面貌,在如今的青少年身上,恰恰比較缺乏。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過分強調自我,以自己為中心,缺乏一種團隊精神和團結互助的意識。長大後走進社會,不少人自私,麻木,比如看到跳樓的,就在下面吆喝看熱鬧,一些人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價值約束。」

對於當前的「解構崇高」的現象,孫雲曉說,「時代在變遷,中國正在形成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具體到賴寧的事迹,我認為現在一些人更喜歡『去神聖化』,嘗試『解構』,對於崇高的東西都懷疑、都不去相信,最後去懷疑一切,然後又抱怨說沒有信仰,迷失在物質中。

英雄

賴寧為什麼會在近30年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主要原因還是「賴寧」這個名字在70後、80後中擁有極高的知曉率,而且他是那個時代的「少年英雄」。

將賴寧解構之後,我們再看看現在人們熟知的「少年英雄」,可能得向前推至小兵張嘎、草原小姐妹的年代。

我們需要英雄嗎?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崇敬英雄是人類情感共鳴,正因為他們的壯舉是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做到的,所以更顯得難能可貴。

在那個百廢待興和物質、經濟都落後的環境下,「英雄」和「榜樣」帶來的強大精神動力是不可或缺的,國家的建設需要一股強大的幹勁。幾十年前,在沒有高薪厚待的物質刺激下,那些投身國家建設的人、那些努力學習工作的人,就是憑著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堅定的決心。

而現在,中國仍需要「英雄」,在我們的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英雄」可以引導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可以避免年輕人沒有信仰,迷失在物質中。

但是,對於「英雄」的標準和「宣傳」,我們的確有一些可以反思之處。

過去的年代,我們對「英雄」「榜樣」的宣傳中,很多都是「高大全」式的完美型,找不到一點缺點,或者說沒有一點「煙火氣」。導致「英雄」與普通人的距離太遠,所以一些人對過往那個時代有隔膜,對那個時代崇尚、追求的東西存有不少誤解,甚至覺得匪夷所思。

賴寧也是如此。雖然他是「少年英雄」,但他也是一個日常中喜歡玩玩鬧鬧的普通小孩。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賴寧下葬那天,母親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是替他賠償了一扇打破的窗玻璃。他的母親在墳前把買玻璃的發票給燒了。

那麼,賴寧最後一次上山滅火是因為一時頭腦發熱,或者逞英雄嗎?看看賴寧自己在一些作業中的文字,我們就能知道答案。

在初一一次政治考試考卷上,一道簡答題「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樣做?」賴寧的回答是:我們應該以集體利益為重,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個人利益放在次位,必要時要捨得犧牲個人利益去維護集體利益,關鍵時刻甚至要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去維護集體利益。

賴寧是這麼想的,關鍵時刻也是這麼做的。用現在的語言來形容,賴寧是逆著人流而上。

這種為了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而迸發出的勇氣,在當前精緻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的時候,尤其顯得極度缺失,也極度可貴。這其實也是美國大片不斷塑造英雄,宣揚英雄的原因之一。

我們應該接受一個英雄,他也是不完美的平凡人。

2009年,賴寧父母婉拒了到北京參加賴寧入選的「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兩位老人想著平淡的安度晚年。

很多年後,有記者問賴寧媽媽,「如果賴寧第二次衝進火場她在身邊,你會放他去嗎?」賴寧媽媽輕輕地回答:「不會。」

2011年,賴寧父母接受媒體採訪

從曾經的轟動全國,到現在的遇冷,如今談起兒子賴寧,他的父母說:我們寧願要個平凡兒子,也不要個影響幾代人的英雄。

刀哥想說的是,搬走一尊雕像不可怕,但影響幾代人的精神泯滅了,才是最可怕的。

來源:補壹刀(buyidao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突然發現:中國電磁炮已上艦?比美軍還快!
朝美元首在哪談?這個國家主動請纓承辦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