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兒子和生女兒,到底有多大區別?真相戳心了!

生兒子和生女兒,到底有多大區別?真相戳心了!

GIF

娃尚在肚子里時,應該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預期:

生個女兒,就是貼心的小棉襖,那是又軟又暖又好養呀;

生個兒子,那就做好他隨時上房揭瓦的準備吧!

然而,等娃生了你才能領悟到,娃貼不貼心,好不好養,跟性別有毛線關係?這種事哪裡靠得是性別,完全靠得是運氣好嗎!

GIF

1

男孩愛鬧,女孩也一樣!

兒子難養的確更常見。

比如剛過完年,我的一個親戚就忙著換沙發了,因為她家的倆兒子把沙發玩-爛-了!她購買新沙發的時候沒別的審美需求,只希望它能夠多活上一陣子!

一位朋友的經歷更加奇葩,他帶兒子去別人家做客,結果兒子玩煙花的時候把人家天花板炸了!炸了……目前正忙著談賠償。

昨天微博熱搜上看到一則新聞。兩歲多的兒子玩媽媽手機,多次輸錯密碼,導致媽媽的手機被強制鎖屏了。

媽媽默默地拿起計算器算多久才能解鎖,然後呆住了。

也就是說,得要等到47年後手機才能解鎖!

新聞一出,一眾網友都發出了杠鈴般的笑聲。

然而,女孩兒就都乖巧、溫順、好帶?拉倒吧。

生我閨女之前,我也有這樣的誤解。生了後才發現,女孩兒發起脾氣來,那叫一個霸氣。昨天還冷不丁把一個來做客的小哥哥差點兒給打哭了。小女孩的玩具不喜歡,偏偏喜歡刀呀槍呀各種賽車呀什麼的,總感覺自己生了假閨女。

GIF

我的閨蜜也跟我同病相憐。她前陣子出差,一進家門幾乎要絕望了。4歲的女兒把她的口紅呀香水呀各種護膚品什麼的全都糟蹋了一個遍,老人根本管不了。女兒仰起五彩繽紛的臉蛋沖媽媽笑,閨蜜的心都在滴血……

前幾天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媽媽罕見地發了一個穿著有些暴露的短視頻,一眾人都覺得詫異。不過很快這位媽媽就哭喪著臉回復大家:女、兒、錄、的

萬幸的是,錄製時媽媽至少還是穿了衣服的。

所以呀,不管男娃女娃,遇上個好養的,男孩也能溫柔可愛。遇上個不好養的,女孩也能夠讓你累成狗、氣到哭。可又不能真把娃拍回肚子里。除了熬著,你還能怎麼辦呀?

GIF

2

父母刻意區分可能會加重養育難度

熊孩子熊起來,不僅記不得自己的性別,連姓什麼可能都忘了。可是他們脆弱起來,同樣也不分男孩女孩。難過的時候,誰還不是個小公舉,要親親要抱抱要舉高高呢?

不管男孩女孩,他們首先都是孩子。有孩子都會有的基本需求,比如需要陪伴,需要關注,需要被接納和被愛。

可惜,面對同樣的熊孩子,父母的態度往往是不一樣的。

我的朋友燕子有一兒一女,倆孩子的養法大不同。當初養女兒的時候,她每月花在淘寶上頭的時間和費用老高了。看到了粉粉的蝴蝶結髮飾和粉粉的小裙子就忍不住要買。

後來生了兒子,大不了買買槍呀車子呀之類的玩具,明顯儉省了不少。

這導致什麼後果?同樣是出去玩兒,兒子就可以到處滾呀爬呀,女兒則矜持地站在一邊。因為她從小起,耳邊就是媽媽的各種提醒:不能這樣,不要那樣,小心衣服……

我的一位鄰居也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凡事她都要求哥哥要讓著妹妹,哪怕妹妹是不講理的那一方。還美其名曰「富養」。每次哥哥都滿眼委屈,妹妹則一臉理所當然。

這樣的要求究竟在說什麼?在分別告訴孩子:哥哥身為男孩你是強壯的,妹妹身為女孩你是弱小的。

這個信念將貫穿孩子的一生。男孩將一點點費力地強撐起他的「強壯」,而女孩則會一點點退化成為那個需要特殊對待的「弱小」。

日常生活里,類似這種區分對待就更多了。

比如,同樣是犯錯誤,似乎更容易認定男孩皮實、扛打,忍不住就可能棍棒伺候了。輪到女孩,往往頂多言語上數道幾句。

同樣是傷心哭泣,女孩可能會得到一個抱抱。輪到男孩,則很可能是一聲呵斥:不準哭,憋回去!

一位媽媽對她兒子是這樣說話的:你是不是要拉屎?而對女兒說的則是:你是不是屁屁想吐?

總之,若是男孩,我們會下意識覺得,要好好歷練他,把他練成人群裡頭的那隻狼才行。若是女孩呢,則覺得應該要好好呵護,防止被狼叼走了。

這樣的觀念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沒什麼,長大了,弊端就一清二楚了。

3

男孩女孩的困境

電影《20 30 40》中,媽媽從小將女兒(劉若英飾演)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導致她從來都無法在親密關係中找到篤定感和信心,始終帶著遊戲的面具,遊走在各種不靠譜關係當中。

她問:媽,為什麼我一定要彈鋼琴?

媽媽:為你自己好,學個一技之長。將來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還可以教鋼琴養活你自己。

她繼續問:可是,為什麼他不要我了呢?

媽媽: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做好了準備。

(電影《20 30 40》劇照)

影片有個很精彩的地方:劉若英獨自家中,發起高燒,自語「這時候誰來按門鈴我就嫁誰」,一夜無人後自己開門按了按門鈴——看看門鈴是不是壞了。

這分明就是一個想要依賴而不得的女人的困境。也是很多女性朋友的困境。

許多保護性的、充滿依賴暗示的做法,其實剝奪了女性在面臨困境和挑戰時學習克服膽怯心理的機會。膽怯的心理愈發強烈,於是在弱者的位置上,待得更安穩了。

與女性尋求依賴不同,男性從小就被鼓勵要擺脫依賴。為此,他們必須要剛強、勇於迎難而上,並懂得負責與承擔。

他們的那些脆弱、難過、無助和悲傷怎麼辦?藏起來。偶爾酒後才可能浮現。

記得有一次,兩個男人喝酒,喝著聊著就都哭了,哭著哭著就罵了起來,後來越罵越大聲,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第二天酒醒後,他們打死也不承認有這麼一回事。看著他們帶著些窘迫忙不迭地否認,我的心情是悲哀的。

這些男人,從小就不能哭,不被允許表達自己的脆弱,成年後,他們則自主選擇了不哭,閹割掉一部分真實的自己,面對壓力,只好強撐起一切,最終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

GIF

4

給父母的建議

養育男孩和女孩,到底有無不同?

多年的性別研究告訴我們:先天的性別差異確實存在,但並不會起決定性影響。家庭、文化和教育的後天因素,可以縮小或放大這些天生的差異。

可惜,我們的文化一直傾向於把差異放大。

如何做才不至於人為放大差異、製造局限?

? 養育女孩,給她們力量

我一個親戚家的女兒與我同齡,從小在家受盡寵愛,如同養在溫室中的花朵。小時候依賴著父母,長大後又依賴丈夫。可惜,好景不長,丈夫忽然一日變了心,這女孩便一遭淪落到悲戚的境地。

天底下誰是真正可靠的?沒人,除了自己。所以:

若你不能護女兒一生,請不要從小把她養在溫室里。

若你希望她的人生更開闊,那麼請從一開始就教她飛翔的本領,和掌控人生的力量。

要提醒的是,給女孩力量,是因為擁有力量是快樂的,而非《20 30 40》中劉若英的角色被灌輸的:獨立是為了避免被拋棄;表面上鼓勵女兒自強,實則悄悄貶損了做女人的力量感。

GIF

?養育男孩,允許他們脆弱

科恩博士在《遊戲力》一書中舉過這麼一個例子:

一位家庭暴力犯講述了他令人心碎的童年故事。有一次 他被小惡霸欺負,逃回家裡,正當他鬆了一口氣時,他的媽媽把他鎖到屋外,要求他像男人一樣打退敵人。

後來,一位鄰居把他從三個大孩子手中解救出來時,他已經被打得不成人形。

想想都可怖的故事,雖然極端了些,但某種程度上依然反映出大量男孩的生存現實。

男孩在成為男子漢之前,也不過是個需要支持和幫助的孩子。

唯有關係中的溫度的滋養,而不是生硬地說「你要堅強、要勇敢」,才能幫男孩學會面對他周圍的各種殘忍。

總之:無論男孩女孩

都請給他們完整做自己的權力

給他們釋放情緒的空間

也給他們獨立自主的機會

待他們遠行

守望、祝福,並做他們永遠的後盾

作者:阿林

兒童心理學科普作者

文藝女中年,帶娃,坐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託了媽媽 的精彩文章:

備孕、懷孕期常見問題解答

TAG:拜託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