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百家姓杜姓圖騰

中華百家姓杜姓圖騰

中華百家姓杜姓圖騰

姓氏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越早的古文字越是象形,因而可以更加直觀地顯現中華民族的濃縮形成史。中國古代「姓氏圖騰」,始原所蘊涵的祖先的功德、業績、家風、族風和國風。並明確在傳承中華文明所處的地位,從而進一步與祖先親和,與文化傳統親和。

杜姓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六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氏族崇拜: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陝西西安地區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應該是杜姓最早的起源。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一些姓氏書對杜姓起源另有說法。後人較認可的發源地:陝西西安

杜姓圖騰,杜姓是炎帝第七世后土句龍以土為圖騰得姓。句龍是共工之子,以賓士水土有功而世稱后土,成為軒轅黃帝的佐臣。建木與土合文為杜。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祁姓,帝堯後代。②上古杜康之後。③出自他族改姓。始祖:杜伯。

姓氏圖騰佛(杜)姓氏頭像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他們有一種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並且還可以獲得他們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裡,圖騰實際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圖騰崇拜的意義也就在於確認氏族成員在血緣上的統一性。上古時期,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後來不少圖騰演變為姓氏,以水墨佛為主題的姓氏圖騰,寓意佛祖保護姓氏家族平安健康、興旺發達!

源於祁姓,出自帝堯裔孫劉累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杜氏族人的世居地,在今陝西西安一帶,此地因世居杜氏貴族,故而在唐朝時期便在該地設置「杜曲」地名。後又因其南設杜固地名,後世便稱杜曲為北杜,杜固為南杜,兩社之杜氏族人史稱杜氏正宗,為杜氏家族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國百家姓字體設計,杜

漢字是中華民族最獨特的文化,而漢字中的姓氏更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經歷了五千年延續和發展,還記載了中華民族交流融合的過程,同時也緊密聯繫著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

貴姓—全球華人姓氏文化漢字創意設計活動,結合《百家姓》所列姓氏,面向全球設計師廣泛徵集,以姓氏為創作元素,通過文字或圖形等多種藝術設計創新解讀姓氏,從而廣泛傳播姓氏文化、漢字文化。設計;河南杜德偉,

中華姓氏樹

中華姓氏遷徙,姓氏圖騰

我國姓氏排名前100名中,有78個姓氏源於河南。現存4820個姓氏,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佔4820的38%。因為古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從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四個及商丘、濮陽、淮陽、偃師、南陽、許昌等古都,為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河南自古就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河南有中國、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稱。

中華姓氏樹

全部源於河南的姓氏有52個

李、張、陳、黃、周、林、何、宋、鄭、謝、馮、於、袁、鄧、許、傅、蘇、蔣、葉、閻、潘、戴、夏、范、方、石、姚、廖、孔、康、江、史、邵、段、雷、湯、尹、武、賴、樊、蘭、殷、陶、翟、安、倪、嚴、牛、溫、蘆、俞、葛。

部分源於河南的姓氏有45個

王、劉、趙、吳、徐、孫、胡、朱、高、郭、羅、梁、韓、唐、董、蕭、程、沈、呂、盧、蔡、丁、魏、薛、杜、鍾、姜、熊、陸、白、毛、邱、秦、顧、侯、孟、龍、黎、常、賀、龔、文、施、洪、季。

人口的活動主要源於我國歷史上有六次人口大遷徙,分別如下:

第一次:從東漢軍閥混戰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是北方地區的游牧民族逐漸遷入內地,民族融合,並與漢族混雜而居的情況,由於五胡亂華和魏晉北方戰亂,漢族人口曾經先後南下,遷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據史學家考證,當時遷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萬;

第二次:安史之亂,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戰亂。

第三次:靖康二年,金軍先後把宋徽宗、宋欽宗拘留在金營,二月六日金主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四月初一金軍俘虜徽、欽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寶璽、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等也被搜羅一空滿載而歸。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變」,北宋由此滅亡。人口南遷。

第四次: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大移民,俗稱大槐樹移民,遷徙長達50年之久,涉及1230個姓氏,由這裡遷往各地的移民後裔,數以億計。

第五次:康熙年間,四川人口稀少,老虎橫行,於是,鼓勵入四川,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應科舉。給水田三十畝,或旱地五十畝,有可作為丁壯勞力的兒子,再加撥四畝。每戶給銀十二兩,作為定居的置產費用。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稱為「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闖關東,走西口,闖南洋。公元1855年,一場罕見的水災襲擊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區。大水衝垮了大運河,漕運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運生存的人們不得不面臨嚴重的生計困難,加上晚清時期的各種苛捐雜稅,進入土地相對遼闊,人煙相對稀少的關外地區,成了當時破產農民的一個自我救贖的主要途徑。闖關東的人以山東人和河北人居多,從清初到民國年間,內地闖關東的人數達到了3000萬人次,多數是因自然災害和戰亂而迫於生計的人們。他們從內地到關東需要克服種種困難,不是飄洋過海,就是跋山涉水。他們鑽山林、涉河流、挨飢餓、斗野獸、避土匪……突破重重險阻,最終來到關東大地上為了生存而謀生……走西口是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下南洋不等於遷徙,事實上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官事,二是去東南亞經商(海上絲綢之路),這種活動出現最早而且貫穿始終,規模大,三是去打工式的謀生,起初的主要動因是建立和統治印尼(那個區域小國多而被荷蘭打敗及建立一個大國即荷屬印度尼西亞,統治近四百年)的荷蘭當局對當地人有些擔心、而來華南招工(作為荷蘭人的勤雜工),後來一些下南洋的打工一些年份也回來,因此,不能忽視打工這種事情,四是遷徙到東南亞。其中,突出的是經商和遷徙,遷徙最顯眼、規模大。

姓氏來源分為13類,即來源於圖騰、部落或國家名稱、居住地、官職、職業、山川名稱、先輩名字、父祖名號、 行第、某種事物、皇帝所賜以及避難改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杜氏宗親商會 的精彩文章:

TAG:杜氏宗親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