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良弼之死給清政府的打擊有多大?他死後清廷已無人能和袁世凱抗衡

良弼之死給清政府的打擊有多大?他死後清廷已無人能和袁世凱抗衡

公元1912年1月26日的晚上,同盟會京津保支部的殺手彭家珍來到了北京光明殿衚衕的一所住宅門口,這時候從衚衕口的駛來了一輛馬車,一位身著清朝軍服的男子剛從馬車上下來,彭家珍立即扔出了手中的手榴彈把那名男子炸成重傷,而彭家珍也因為被彈片擊中頭部而犧牲。

那名被刺的男子就是號稱清末滿洲五虎的愛新覺羅·良弼,他一手創建了宗社黨,良弼被彭家珍炸傷了雙腿,在兩天後就傷重去世,良弼之死給清政府的打擊非常大,他去世後十餘天,清廷便宣布退位。

刺殺良弼的彭家珍

良弼1877年出生於四川成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弟弟巴雅喇的八世孫,巴雅喇的兒子後來因為依附多爾袞而被消爵,直到嘉慶四年才被恢復宗室,重新賜予他們紅帶子。

在光緒二十五年的時候,良弼赴日留學,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從學校畢業後便回國為清廷效力,因為良弼性格剛正並且很有治軍才能,和那些喜歡提籠遛鳥的八旗子弟截然不同,是滿人中的驍楚,因此受到了清政府的重用,在官場生涯中一路節節高升。

良弼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良弼等皇親國戚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並在1912年1月12日成立宗社黨,以溥偉、載濤和鐵良等貴族子弟以主要骨幹,並推舉良弼為宗社黨領袖。

那些貴族子弟建立宗社黨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抗辛亥革命,他們反對南北議和和清帝遜位,是不折不扣的「保皇黨」。

除此之外,良弼等人還主張主張罷黜袁世凱,並拉攏了一幫忠於清政府的士兵,讓鐵良擔任總司令,力圖與南方的革命軍抗衡。

宗社黨骨幹成員

當時的宗社黨成員確實給袁世凱的「逼宮」帶來了很多阻力,他們堅持反對清帝遜位,並且對袁世凱帶有深深的敵意,在一次商討是否退位的御前會議中,宗社黨骨幹溥偉還發表了了:「臣等寧決死殉國,不服共和。」的過激言論,讓當時清朝的實際掌權者隆裕太后很為難。

良弼因為從軍多年,並且頗有才幹,他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清廷中,勢力不在袁世凱之下,是當時唯一可以和袁世凱抗衡的貴族子弟,袁世凱對他也十分忌憚。

但是隨著良弼被刺身亡,宗社黨群龍無首,溥偉和鐵良等人根本無法和袁世凱抗衡。

袁世凱

據說良弼在傷重去世之時還留下了一段感慨之言,他在臨死前曾嘆息道:「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後來良弼臨死前的預言果真實現了,在袁世凱的一步步「逼宮」下,良弼去世僅僅十餘天后,清政府便頒發了退位詔書,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這樣結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陽底下無新事 的精彩文章:

燕王朱棣圍攻濟南,守城士兵高喊三個字,差點使朱棣命喪濟南城門
伊朗人至今無法釋懷的一場戰爭,殘酷的戰爭讓他們對英雄無比敬重

TAG:太陽底下無新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