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辦公行業的「飢餓遊戲」,如何生?如何贏?
經歷了2015年的批量入場、2016年的快速爆發、2017年的合縱連橫,未來共享辦公會朝著什麼趨勢發展?
作者 | 孫園
2000億市場,超3000位競爭者,共享辦公的未來避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
經歷了2015年的批量入場、2016年的快速爆發,2017年的合縱連橫,共享辦公市場兩極分化格局已定:
頭部企業坐擁最多的資源和資本,享受著品牌、規模化效應,大踏步跑馬圈地。
比如3個月之內先後合併了洪泰創新空間、無界空間的優客工場,目前估值已達到110億元,無論點位數、運營面積還是入駐會員數都名列前茅,背後還有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經緯中國、中投漢富、高榕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的身影。
而另一端,在業績下滑的路上越走越遠的玩家也不在少數。據VC SaaS監測數據顯示,發展緩慢、虧損狀態、瀕臨破產倒閉狀態的共享辦公空間品牌佔到總體數據的28.1%,其中,瀕臨破產倒閉的企業佔3.8%。
比如運營4個月就倒閉的深圳創客空間「地庫」、運營不到一年便宣布破產的Mad Space。
「三管齊下」,共享辦公進入快車道
1、政策利好
儘管冰火兩重天的趨勢如此明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共享辦公市場的火熱。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
「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鼓勵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放創新資源,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打造「雙創」升級版。」
此外,總理還指出,要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擴大到全國,這無疑也為早期創投市場加了一劑猛料。
政策利好勢必推高早期創投市場的熱度,而伴隨著創投熱潮的高漲,共享辦公空間及其配套的創投服務設施,也將迎來大的發展窗口。
2、資本助力
資本對於共享辦公的狂熱也是一大推手。據IT桔子數據統計,2017年共有27家共享辦公運營商獲得融資,累計獲投金額約40.03億。與之相比,除「超級風口」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之外,共享辦公在同領域中吸金能力最強。
這一偏好在國外資本市場更加明顯。被譽為「共享辦公鼻祖」的WeWork成立8年,融資規模卻已經達到了47.56億美元。2017年,公司創造了約9億美元的收入,估值也已經達到了200億美金。
「WeWork可以通過向世界各地的年輕專業人士提供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並且設法讓人們與它達成更長時間的合作,以此來戰勝競爭對手。」投資者們信心滿滿。
3、商業地產供給旺盛
在我國,商業地產產能過剩,如何去庫存一直是商業地產的重點問題。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11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2%;其中住宅322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辦公樓35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1%。
在商辦限購政策日趨收緊的背景下,會有大量商辦項目,以及開發商自持商業項目進入共享辦公市場。而共享辦公的興起,通過對存量商辦物業更新改造、創新辦公形式,以及空間、社群、服務的打造,實現存量盤活。
繁華之下,「隱憂」畢現
供給旺盛、需求強勁、政策利好的「三駕馬車」之下,加之租賃成本低廉、退出時間靈活、增值服務多元,促成了共享辦公行業一路狂奔、群雄逐鹿的局面。於是,當蛋糕越做越大時,盈利難、同質化、專業運營人才不足等都成為共享辦公企業生存發展的痛點。
一是眾所周知的盈利難問題。
共享辦公空間最大的成本來源於場地,而營收主要來自於租金,這點與住宅屬性的長租公寓市場十分類似——而他們的做法也十分相近:通過減少場地成本、增加額外服務來提高利潤空間。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有著地產商屬性的SOHO 3Q和優客工場在規模上都極具擴大,而如萬科、龍湖等地產商也都紛紛下場加入共享辦公戰爭。而幾乎所有運營商都在不遺餘力開發「辦公外的其他附加屬性」,然而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
另外,參照大名鼎鼎的「YC」模式,國內不少玩家也從投資孵化上動起了腦筋,最為著名的是李開復博士創辦的創新工場。然而「獨角獸」企業難找,萬里挑一的背後,對運營商而言,投資業務帶來的風險性和複雜度也難以估算,若非自身實力雄厚,很難玩得起這樣的「資本遊戲」。
對此,潘石屹強調,共享辦公目前還處在嬰兒期,以今天的規模只能稱為「在實驗室探討生活方式。」
而優客工場毛大慶則一直探尋場租之外的可能性,他曾公開表示,未來盈利收益一半以上將來自撮合交易和衍生業務。
納什空間CEO張劍對此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提供空間服務的運營商,靠租金賺錢是很正常的,衍生業務的價值不容小覷,但基礎業務也要抓的牢。「盈利難不存在的,關鍵在於發展速度,盈利的公司也未必就好。」他說。
二是頭部玩家也不能「倖免」的高度同質化問題。
以空間運營為基礎,共享辦公空間附加的創投服務無非在於行政、法務、金融、人事等方面,已幾近於形成固化菜單,而落實到具體服務,運營商們更傾向於將業務外包給其他B2B服務商。隨著B2B服務領域的競爭加劇,反映在產品層面上的差異化將會越來越小。
目前,差異化的最好角度則在於優質點位的獲取,以及社群運營方面,但後者在行業群、商學院群體等其他圈層的衝擊下,競爭優勢尚不明顯。
三是缺少專業的運營人才,導致運營管理能力匱乏。
共享辦公有著很高的隱形運營壁壘,比如資源嫁接能力、招商入駐能力、場地規劃能力、企業服務能力、社群運營能力、成本和風險控制能力、能耗管理能力、系統服務能力等,無一不需要專業的運營人才解決。
然而,作為發展時間僅3-5年的市場,擁有綜合運營能力的人才嚴重短缺,並在短期之內難以解決此類問題。於是,那些只看到了趨勢,卻完全忽略運營難度的共享辦公創業者,很快就迎來了市場的淘汰洗牌;與此同時,那些資金雄厚、口碑不錯的共享辦公平台也開始了整合之路。
新機遇,是否帶來行業的「柳暗花明」?
在多重困擾之下,我們不妨從最基本的「開源節流」來考慮一下,共享辦公運營商們,應該怎麼做?
開源之一,抓住二三線城市的新機遇
克而瑞發布的《2017聯合辦公行業發展報告》中提到,由於拿地成本增加和傳統辦公樓租金的下降,聯合辦公租金市場受到衝擊。儘管北京和上海仍然擁有最多的品牌分布,但諸如成都、西安、武漢等地也成為了新的熱門布局城市。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表示,在考察中發現,有些共享辦公企業在二三線城市的出租狀況竟然比北上廣還要好,並將在2018年大力布局二三線城市。
開源之二,開發大企業用戶價值
數據顯示,在WeWork,自由職業者或小型創業公司的入駐比例從2010年的80%下降到2017年的39%,而100人以上企業的比例從3%上升到了12%。大企業代表著更多的租金負擔能力和用戶價值,這也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開源之三,構建完善會員體系,在商業閉環中完成品牌和服務溢價
共享辦公與傳統辦公最為巨大的差異在於其靈活性和服務屬性,完善的會員體系有助於形成平台忠實用戶,同時通過打包服務獲得更多收益。
節流之一,善用規模化帶來的成本優化
形成規模後,在拿地、裝修、服務供應等環節都可享受邊際成本遞減帶來的紅利,有效攤薄成本。
節流之二,尋求戰略合作
與地產商、供應商、產業基金等形成戰略合作關係,有利於獲取優質資源,適當的同業合作能夠規避因自身規模過小帶來的問題。
節流之三,利用政策利好
關注商業地產領域、雙創領域與共享辦公行業的利好政策,充分用好政策紅利。
多重因素作用下,未來共享辦公會朝著什麼趨勢發展?
品途商業評論大膽做幾個預測:
1、資本運作頻繁,合併及大額融資事件時有發生,產業資本入場站隊;
2、機會窗口尚未關閉,二三線城市迎來發展期,區域性企業與行業霸主平分秋色;
3 、聯合辦公出現多屬性,綜合業態帶來更多辦公新體驗,服務體驗進一步完善,打造商業閉環。
2018共享辦公將如何精彩?請拭目以待!
-END -
※《快公司》評出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公司;Dubbo 正式進入 Apache 孵化器…
TAG:OPark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