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維的詩只讓我選讀一首,那麼大概就是這一首
如果王維的詩只讓我選一首讀的話,我一定會選《山居秋暝》。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經常去參觀書法繪畫展,在參展的繪畫和書法作品中,以唐詩為題材的作品,王維的這首詩,是最常見的題材,可見這首詩實在是太有名了,先看全詩: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的標題需要解釋的只有一個字,就是暝(míng):指日落,天色將晚。以人的生物節律和情感節奏來說,黃昏這個時段是一天之中最引人詩思的時辰,比如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比如白居易的:「黃昏獨立佛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再比如杜甫的「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即便王維,前面講過的「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寫的也是黃昏。向唐詩里去找,黃昏時節,詩人們的詩作尤其多。
(詩意圖)
秋天時節,詩人在山裡居住,此時的王維已過中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終南山下的輞川有王維的別墅,他長期生活在這裡。說起這個別墅,其實最早就是原來那個人品不好的詩人宋之問(見前面的《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那一篇的作者介紹)的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山林風景陶醉,他給裴迪寫信說:
「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銅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春,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南坐,憧仆靜默,多思囊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文人們攜手月下賦詩的生活)
輞川是王維的精神家園,可以說沒有輞川就沒有王維一系列的詩作名篇,他在這裡過的是怡然自得的生活,與山間僧人來往,深夜獨行山間小道,與好友相攜賦詩,聽聞深巷犬吠與鐘聲相和……這些都是王維感知的自如和完滿,他享受這裡的生活,這首詩只是眾多的輞川詩里的一首。
王維有另外一首五言絕句《鹿柴》,開篇也是「空山不見人」,也以「空」字打頭,但那一篇既是絕句,當然體量小,緊跟著詩人就說「但聞人語響」,山裡不是沒有人,而是因為山間林木太過茂密,掩蓋了人們的痕迹,乍見山林,暫時看不到人,我們一定也有這樣的體驗。這一首詩是五言律詩,比《鹿柴》體量大,但詩人同樣以「空」字開寫,「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完全只寫時間和情景,卻暫不寫人。初秋的傍晚,山間剛剛下了一陣雨,山雨初霽,空氣清新,天氣稍稍有點秋天的涼意。這裡的「空」字歷來為人稱道,其實後面詩中還要寫人的活動,但開篇卻以空字起首,詩的空靈意味頓生,詩人隱居生活的意味也由此點出。讀罷這兩句,秋天傍晚雨後安靜的山景就在眼前了,空山是靜景,新雨是動景,動靜結合。接下來,詩人接著寫安靜的山景與動態的物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皓月當空,月光靜靜地通過松間的縫隙照射下來,山間清澈的泉水在石頭上靜靜地流淌。仍然是動靜結合的。王維的詩讀詩大部分能讓人想到景象,過去人們說王維是詩人兼畫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在我們來想,他還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攝影師,這簡直算得上一段小電影,青松間明月朗照,白石上清水靜流,多麼美妙的動態自然風景啊!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遠處竹林里傳來一陣陣歌聲笑語,哪是姑娘們洗衣歸來;水上亭亭的荷葉忽然動了,那是漁人們的漁舟順流而下。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蓮之間,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勤勞純良的人們,一切清凈而美好。與上一聯相連,這一聯也是寫景,只不過,上一聯純寫物,這一聯開始由物及人。兩聯結合來看,事物如此美好,人事如此和諧,面對此物此景這等山水這等人,此時的詩人眼中心中,山已不空,心已不空,詩人的心中非常滿足於當下的生活,他自然而然想到了官場人心的爾虞我詐,自然想到了仕途經濟的污穢不堪,他不禁要問自己,眼前這一切,這不正是我追求的生活嗎?這兩聯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情在景中,景促情生,情景交融而不露痕迹,寫到此處,詩人已經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的思想情緒代入了景物之中。
緊接著,詩人的情緒終於表達了出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當世界的春天與人生的春天已然過去,秋天的美好靜靜地到來,不如就跟隨季節安靜下來,過自己安定的隱居生活吧。這裡的王孫其實是自指,反映出詩人與世不爭,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王維此詩,寫景動靜合宜,寫情,情在景中,詩人的情緒和隱士感慨不露痕迹地融在了秋日黃昏的山林景色之中,這實在是情景交融的美妙詩篇。
(【唐詩閑讀】之17,圖片來自網路)
※明代的沈野,是文人與篆刻緊密結合的結合點
※唐詩中邊塞詩創始者王昌齡,其實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老師
TAG:三個小布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