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PM2.5濃度下降32%僅用4年,美國卻花了3倍時間
【編譯/觀察者網 唐莎莎】「打響治污戰4年後,中國贏了。」昨天(12日),《紐約時報》報道稱,從2014年至今,中國以創紀錄的速度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上初戰告捷。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2014年3月4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對近3000名代表表態,將重拳出擊強化污染治理。如今,4年過去了,數據顯示「中國贏了」,而且是以創紀錄的速度打贏了這場污染治理戰——城市細顆粒物濃度(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了32%。
中國到底如何做到的?
《紐約時報》報道稱,在李克強講話的前幾個月,中國發布了一項空氣質量計劃,要求所有城市的PM2.5濃度至少減少10%,對北京的要求則是降低25%。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中國禁止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建新的燃煤發電廠;並要求現有工廠減排。另外,在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則嚴格限制路上的汽車數量;同時降低了鋼鐵產能,關閉部分煤礦。
2017年10月18日,北京海淀一社區內,海淀區無煤化空氣能集中供暖站。 圖自視覺中國
如今,這一系列措施明顯有了成效。根據遍布中國的250個環境監測站數據,《紐約時報》記者發現,中國的環境確實有了極大的改善。
其中,北京的PM2.5濃度下降了35%,河北石家莊下降了39%,在2015年被成為中國污染最嚴重城市的保定,這一數據也降低了38%。
報道稱,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如果空氣污染指數持續下降,根據從204個縣獲得的數據推算,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將延長2.4年。
隨後,報道將中國此番取得勝利的污染治理與幾十年前的美國進行了對比,尤其是鐵鏽地帶。(觀察者網註:「鐵鏽地帶」最初指的是美國東北部-五大湖附近傳統工業衰退的地區。)
美國「鐵鏽地帶」
1970年的《清潔空氣法》頒布之後,美國花了4年時間讓空氣污染指數下降了20%。隨後,又用了12年甚至經濟大蕭條作為代價,才完成了中國僅用4年就降低32%的成果。
不過,中國目前的污染指數依然遠超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達到WHO標準之後,中國人均壽命將增加4.1年。
《紐約時報》還說,中國能否保持如今的環境改善趨勢,取決於經濟增長和環境質量之間是否平衡。「畢竟,早期的污染治理取得如此顯著的成效,靠的是特殊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通過市場尋找到降低污染的廉價方法。」
在實行《清潔空氣法》之後,美國過嘗試大量減污措施,最後證明基於市場的監管最為合算,而中國目前尚未嘗試類似的方法。
圖自福布斯網站
文章最後稱,在美國只能「間歇性」地利用市場機制治理污染時,如果中國能夠採用這種方式打贏環境保衛戰,那將具有非凡意義。
中國氣象局:全國PM2.5平均濃度5年降低44.2%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月11日,中國氣象局組織編製並發布了《2017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
公報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的趨勢,特別是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大氣環境持續改善,減排措施效果顯著。
央視新聞截圖
來自環保部環境監測總站的資料顯示,2017年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降低6.5%,比2013年降低44.2%。
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台正研級高工張恆德說,全國大氣環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減排效果顯著,二是2017年供暖季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偏好。
公報還提到,2014年-2016年,減排措施使全國平均PM2.5濃度較2013年分別降低23.8%、38.5%和40.2%。
李克強:重點地區PM2.5濃度今年要繼續下降
兩會期間,污染防治同樣是委員代表和媒體共同關注的話題之一。
北京青年報10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黃潤秋當天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去年入冬以來,大氣污染治理形勢好了,重點地區PM2.5下降30%,京津冀PM2.5指數最近五年下降39.6%,北京下降了34.3%。
全國政協委員黃潤秋(右二)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PM2.5濃度繼續下降。深入推進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持續打贏這場生態保衛戰,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立法規劃中,有18個項目涉及生態保護。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呂彩霞在表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制定的立法規劃中18個立法項目涉及環境生態保護,佔到整個立法項目的18%以上,其中包括大氣與污染防治法等。
有央視記者12日還向呂彩霞提及了近幾日霧霾再次來襲一事。呂彩霞表示,今天大家看到了有霧霾,但是應該看到國家這些年的治理效果。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我們的治理是非常有效果的。另外,霧霾又來了,但沒有那麼嚴重。往年的霧霾都是爆表的,PM2.5都在200多到300多,今天的霧霾是130多,治理還是有效果的,但也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污染防治是一場長期的攻堅戰,不是一蹴而就的。
「當前大氣污染治理還處在負重爬坡、任重道遠的階段,來不得半點鬆懈。」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10日說。
黃潤秋表示,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是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三個方面的調整和優化,同時還要靠廣大社會群體的普遍參與,「只有我們大家一起來踐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我們的藍天白雲才能常在」。
※外媒:美國石油出口橫掃全球市場 中國是最大買主
※被足球明星「打敗」的總統,如今又遭驅逐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