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急、慢性再障及再障相關疾病的特點!

急、慢性再障及再障相關疾病的特點!

全血細胞減少是大多數再障性貧血患者的主要疾病特點,然而,再障患者又有急慢性之分,病情輕重緩急不同,對病人的危害及治療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性。

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些急、慢性再障,及再障相關疾病的常識!

首先,急性再障:

起病急、進展迅速、病程短,發病初期貧血常不明顯,但隨著病程進展,貧血進行性加重,多有明顯乏力、頭暈、心悸等癥狀,雖經大量輸血貧血也難以改善。

出血和感染常為起病時的主要癥狀,幾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廣泛,除皮膚、黏膜(口腔、鼻腔、齒齦、球結膜)等體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臟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陰道出血、眼底出血及顱內出血,後者常危及患者生命。

半數以上病例起病時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膚癤腫、腸道感染、尿路感染較常見。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症。致病菌以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感染往往加重出血,常導致患者死亡。

其次,慢性再障

慢性再障的特點為起病緩、病程進展較慢、病程較長。貧血為首起和主要表現,輸血可改善乏力、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出血一般較輕,多為皮膚、黏膜等體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見。病程中可有輕度感染、發熱,以呼吸道感染多見,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並持續高熱,往往導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轉變為重型再障。

再者,再障相關疾病:

(1)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再障綜合征:

PNH與再障之間關聯很強,二種病常同時或先後發生在同一患者,臨床特點相似,都有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發病有地域傾向,亞洲發病率高,對免疫抑製劑治療有效。PNH以血管內溶血、靜脈血栓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為特點,許多病人死於血栓,而不是出血併發症。

(2)肝炎/再障綜合征:

急性病毒性肝炎後再障並不罕見,至今已有數百例報道。在西方報道的再障患者中2%~9%以前有肝炎病史,亞洲比例可能更高。雖然病毒性肝炎有時可合併輕度血細胞減少,但出現嚴重全血細胞減少和骨髓增生低下並不常見,估計占兒童肝炎的比例乙肝炎的2%。

臨床上,再障及再障相關性疾病多呈全血細胞減少現象,但並非所有全血細胞減少都是再障所致。因此,再障性貧血的診斷和治療,一定要科學合理!

備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軍科幹細胞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北京軍科幹細胞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