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在自然界中核心地位的建立及其原理的猜想

人類在自然界中核心地位的建立及其原理的猜想

1.何為人類

人類作為一種地球上生存的高等動物,自大約600萬年前在基因上與猿類近親分開,開始了其獨自在地球上的演化歷程。在演化的最初,人類和地球上的其他物種並無任何本質的不同,它僅僅是動物界中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下的一種普通動物。但從有跡象和考古證據的克羅馬儂人於10萬年前左右獲得了製造工具、繪畫的能力後,人類進入了高速進化時期。僅僅過了9萬5千年左右,在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古印度和黃河、長江流域相繼出現了具有文字系統,高度文明的人類社會體系。至此,人類才與地球上其他生物徹底區別開來,並很快在以地球為基礎的整個自然界中佔據了核心和統治地位。

2.起源之謎

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考古發現與克羅馬儂人同時期的尼安德特人已完全消失滅絕,更不論大猩猩和黑猩猩與人類經歷了同時期的整個進化過程,且在基因上高度相似,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數百萬年來它們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人和猿猴兩者間這種差別如此巨大,使得我們人類學家根本不認可我們和猿類是同一物種(互相之間不能產生後代),因此雖然同為靈長類但我們把自己歸為「人種」。達爾文的「改變的繼承」以及人類從猿猴演化而來的論點引起了長期的爭執。導致這明顯差異和各自不同命運的真是直立行走?工具的使用?語言的發展?或是大腦的發育?

了解生物進化及人類進化理論的人知道現在並沒有一個理論能解釋清楚這一切。科學理論的缺乏引起的空白給了宗教學說自由的空間,女媧造人、上帝造人等等學說填補著關鍵性問題無科學解答的尷尬,這些解答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幾乎平分秋色。因而我希望在本文中使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說明人類如何在自然界中確定其核心統治地位以及與其他所有生物的巨大差異是如何逐步實現的,並且此視角能令我們多少猜測出一些自然起源的根本目的。

回到人類的話題上來,我們已經知道使用工具並不是人類專利,猿猴、鳥類甚至螞蟻都會使用。直立行走也不是,鴕鳥直立跑的比我們還優雅。語言?自然界幾乎大部分生物群體都擁有自己的語言體系,海里的海豚,陸地的鳥類、人類的近親靈長類以及我們的寵物狗。並且還有很多實驗正在努力證明這些生物的語言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些。大腦?人類中最優秀的大腦間,相互質量差異高達50%以上,同時我們的大腦不論是絕對質量還是占身體百分比都不是自然界中最高的,這顯然與我們在自然界中的核心地位不相符。

我們通過基因工程測得了人類與最接近的黑猩猩僅有1.6%的基因序列上的差異,很多科學家認為這1.6%的基因導致了我們和黑猩猩的巨大區別,並一直致力於此研究。可惜的是,經過基因測序,明確了1.6%基因序列差異的具體來源、DNA表達的差異,但仍然對人猿之別的證明毫無進展,為什麼?因為在我看來這基因中1.6%的差異真的就是1.6%!它並不是我們和猿類之間天差地遠的主要原因,如果我的推論是正確的,那將意味著.......遺傳DNA根本不是我們和黑猩猩之間的本質區別!我後面將有實驗論證這一點!

3.思維(靈魂)是人類的核心特徵

哲學上認為人類有「靈魂」而其他動物沒有,這種論述很難被推翻,也很難證明。但我想說,至少「靈魂」說法正是最接近真實答案的直觀解答,至少她要比「直立、工具、語言、基因」在認識方向上更成功。因此,本文也將儘力論述「靈魂」生成的歷程!因為她是跨不過去的坎,不能合理解釋(思維)「靈魂」就不能真正成功論證人類的特殊性,因為人類真的是因為「靈魂」的差異而如此的特殊!同時將靈魂成因科學化和量化也是本文的重要目標。靈魂這一說法太過抽象,我把她降低為思維,思考,為什麼我們會思考,什麼是思考,第一步就是自我意識的產生,然後再是思考自己和周圍的一切有什麼不同,有什麼關係。這是思維產生的一個主要歷程。那麼思維是怎麼一步一步產生的?請讓我從我們的出生說起。

4.人類的生育特徵

論述人類的偉大特殊性要從我們偉大的母親開始。同時也要與我們物種上的近親猿猴們比較一下(因它們和我們有本質差異卻基因基本相同)。

「作為人類母親,45公斤的體重往往要產下3.17公斤的嬰兒。但體重90公斤的大猩猩母親生下的嬰兒不過1.8公斤。這導致人類的母親生產異常兇險,在現代醫療以前,死亡是常有的事情。大猩猩和黑猩猩的母親卻不用遭受這樣的厄運。學者研究橫河猴,401個母親生產,僅一個死亡。」(引自「第三種黑猩猩一書」。)

為何人類母親要遭此待遇?因為想要成為萬物之靈長需要在演化上做到極致。我們要在嬰兒出生時大腦儘可能的小(為將來新的、體外產生的神經細胞預留空間)!因此任何可能不夠小的嬰兒大腦都會造成生產困難。這種需求大大提高了人類母親的難產率,看似對人類的繁衍極為不利。這一追求極致的結果就是,不能生產出早期大腦或者生產出了一個成熟度較高的大腦的嬰兒會因為遭遇難產而被自然淘汰,而嬰兒(因大腦遠未發育成熟,完全不具備自理能力)出生後又需要母親在慢長的大腦生長過程中一直守候在自己養育的嬰兒身旁。這一獨特的人類繁衍行為是造就人類自我的第一步,當然那1.6%的基因也有其一定的意義(主要用在修正處理語言、文字所需聲音、觸覺、視覺器官上的精密度),需要通過我後面的幾個實驗提議來驗證。

5.思維--量子更新互換機制(名詞解釋可見最後部分的補充註解)

現在來解釋人類為何這麼難為自己的母親。人類嬰兒剛出生時大腦重量僅占成年時重量的30%左右,也就是說70%的大腦都是在出生後開始生長形成的。而相反的大猩猩、黑猩猩在嬰兒出生時這一比例已然高達90%,它們大腦出生後增長的幅度只有10%,遠小於人類。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人類嬰兒在大腦遠遠沒有成熟之時就要出生,甚至不惜為此犧牲大頭嬰兒乃至其母親。現在的基因研究前沿成果已經發現人類和猿在大腦發育的控制基因上有差異,同時有研究稱發現在大腦發育管理上的基因差異,黑猩猩的基因管得更多,人類管得更少。還有研究掃描了數百個人類大腦和黑猩猩大腦後指出人類大腦回溝形狀各異而黑猩猩的相似度很高。如果這些證據靠得住,至少按照我的預期可以假設人類大腦發育過程中更少受到基因(DNA)的支配!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的大腦和猿猴的大腦將會在我稱之為的「量子更新互換機制」上處於完全不同的地位。

因為「量子更新互換機制」認為,人類將70%的大腦生長適用在母親體外正是為了與外界進行量子上的更新互換,或者說在早期是接收更為合適。周圍環境的量子信息(後面會說明)將會作用於人腦神經細胞生長中的軸突與樹突連接方式以及腦細胞排列和各種腦細胞數量多寡的孕育生長上。而這70%大腦細胞的運行機制也與基因控制下生成的30%腦細胞大不相同,非基因控制下的神經細胞可能存在類似「量子場運動」的形式,他們的運作模式是依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其細胞在生成建立之初就依照外部刺激的量子信號建立特殊的聯繫機制。該機制追尋與周圍環境變化的交互,此交互的保存更迭是該機制追求的目標。(第三個實驗內容)人類基因給予人腦的設定只是一個相當於初始值的基礎框架,後續的發展全在於人類嬰兒0歲到13歲的大腦發育,這個階段因人類大腦後續可增長的比例而定,但主要集中在0歲到7歲這個階段。

此量子更新互換機製作用於人類的大腦(當然也會作用於身體,比如皮膚晒黑),並一直伴隨人類一生。但我認為只有大腦發育階段生成的神經細胞才能完全依照此機制運作,也就是只有大腦發育階段的神經細胞決定大腦建築最終會否成為「堅固漂亮的城堡」,而其地基則是由前期基因控制生成的那30%腦細胞所決定。

量子更新互換機制這一說法中的量子是指的真正的基本粒子,因此其運作機制是不明朗的,但我們可以先想辦法做幾個實驗,用實驗的結論來推導「量子更新互換機制」的作用。

6.光電生命及其實驗

實驗一:對人類近親黑猩猩、大猩猩、波若波猩猩的嬰兒進行儘可能的早產(使大腦處於發育前期),並置於人類社會環境下撫養長大(提高其量子更新互換水平)。然後對其智力與非早產的猿猴嬰兒進行對比。如果它們的大腦發育控制基因足夠強大則進步會很有限,如果沒那麼強大則有較大的可能產生質的飛躍,比如智力顯著提高。

實驗二:對人類新生嬰兒進行徹底隔離,不對其提供除生存以外的所有環境刺激,讓其大腦儘可能少的獲得量子交互的機會。在人類嬰兒大腦發育最快的頭三年中實施這一條件後,將其正常撫養長大後進行橫向對比(可測試多組、多年份),對比此環境下的人類嬰兒會否出現嚴重的智力退化。

實驗二有違人倫道德,但有些另類偶然產生的不完全版本也許已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有多達30次記載的「狼孩」事件(人類的小孩出生後被狼或其他有奶動物收養),雖然相關事件的實驗數據少得可憐,但「狼孩」智力(這個詞語以後將變得不那麼科學規範)低下、壽命劇減(接近了黑猩猩的40歲壽命)(量子互換機制在生物壽命上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以及喪失了複雜語言甚至直立行走的能力,均有著不少史料記載。

不論上面的實驗證據最後如何,我們的嬰兒大腦確實劇烈增長著,並且是在非母親體內接收了大量的外界環境刺激。

前面說到了「靈魂」,從現象上看,人類嬰兒急急忙忙要從母親子宮中出來,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嬰兒受限於母體供養並包裹在羊水中,而在母體外才使得其自身重要的器官,眼睛、鼻子、耳朵、手腳能夠獨自開動起來。這些開動起來的器官正是本質變化的開始。而這重要的開始依靠的是可見光、氣味分子和聲波這些作用於人體器官的媒介!他們帶有著量子信息,這些信息通過和他們對應的器官而生成作用於大腦的光電信號,這些信號又通過生長中重組處於「量子場運動」狀態下的腦神經細胞體系產生了我稱之為「光電生命」的細胞交互模式,而這種「光電生命」的細胞交互模式正是我們思維(靈魂)的來源。萬物之靈長的核心!

何為「光電生命」?為什麼取這樣一個名字?因為他是非基因(DNA)主導的生命形態,要對應另外一種由基因主導的生命形態,「基因生命」--我們的肉體。

說到這裡我要大膽推測!按照非基因控制下的「量子場運動」神經細胞群的交互更迭機制定義,任何後天有新的大腦細胞的高等生物都可能具有「光電生命」這一形態,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思維)靈魂。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他的生物,甚至可以說思維(靈魂)在自然界的其他高等物種中可能普遍存在!但至此思維(靈魂)將成為一種可量化、成比例、分等級的科學定義。

實驗三:測量外界交互下生成腦細胞的特性(「驗證為何光電生命就是思維(靈魂)以及光電生命的比例對思維(靈魂)的作用」)。將實驗一目標體放入實驗二環境及將實驗二目標體成長後再次放入實驗二環境,以觀察猿猴與人類新生成腦細胞對無刺激環境的反映。(在長期無刺激環境下,我認為人類耐受力會遠低於光電生命比例低的猿猴,並大量流失這種光電生命體,意味著光電生命存在的源泉就是不停的與外界進行交互。如果喪失了這種交互,高比例的光電生命體會很快降低其在人體中的比例並導致死亡。)(我預計長期處在隔離中的人類大腦會發生嚴重的病變,流失其光電生命在大腦中的組成比例,最終會喪失其各種人類特有的能力並趨向於還原成嬰兒時期的大腦,而嬰兒長大到成人正是靈魂從無到有的壯大過程。我認為實驗中猿猴將能堅持比人類長得多的時間,這個時間差應該與光電生命比例成正相關)如果這個實驗成立還意味著最殘酷的刑罰不是剝奪生命而將是剝奪思維(靈魂),也可以進而推導出為何革命先烈們能為了信仰拋棄生命,因為信仰就是高於生命的另一種生命形態!----光電生命!她是實實在在的生命形態,不再是虛幻縹緲的事物。這麼崇高的生命形態我們當然要傾盡全力去證明和發現她。

7.靈魂為何是非基因主導

如果實驗成立則人類與其他生物巨大差異的第二步是藉由我們的大腦後天刺激下形成的非基因控制的光電生命形態基礎上配合外界動態環境的刺激而產生的。該光電生命既然來源於量子交互也意味著會追尋不停的,任何新的交互,而人類巨大的「好奇心」正是這一機制的外在表現(具有思維(靈魂)的生物,其光電生命比例越高則好奇心會越強!)。

大量新的量子交互在更迭過程中因外界環境的新的變化將表現為人類所謂的「創新能力」,這一能力的促成也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原因,這一機制我認為也是靈魂區別於「基因生命」--肉體的原因。該機制大猩猩等高等生物也能有,但是受限於大腦的基礎,他們能有的數量非常有限(量化靈魂)。我認為人類在開放生長過程中的大腦會有大量腦細胞的連接是不穩定和不固定的(目前已有實驗證據),他們之間的樹突和軸突是可以大幅移動和改變的,其中的電信號不停隨外界變化。該種靈活變化是在極其複雜的層面(真正的基本粒子層面)上進行,因而不論是複雜度還是細微度均導致人類基因(DNA模式決定了基因變化只在分子水平上)無法記錄演化出這些量子層面的變化規則,也就意味著這些變化的特性是不可由生物遺傳獲得的!進而也不可能由基因主導。

8.思維(靈魂)的科學定義

人類創造現代文明的創新能力不能藉由遺傳獲得,而是依靠後天外界量子信息的刺激與交互生成。除了創新能力以外的能力則均由基因遺傳控制,比如本能的吃、喝、呼吸以及實現這一切的基本身體條件。

這也就回到了為何大自然對待人類母親如此苛刻,如此高比例的難產和長時間的嬰兒照顧。因此我推測按照我要求獲得的實驗二的結果同樣會使得實驗目標極大的喪失創新的能力,而人類的學習能力其實正是創新能力具體而普遍的表現。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包括高等語言的掌握、複雜文字的記憶和運用、複雜工具的使用。這些還僅是創新的基礎技能,優美的文章、詩歌,歌劇、電影,複雜的社交活動如政治、經濟等需要更高的創新能力(更高的靈魂等級也即是更高的光電生命佔比)。

人類創新機制的基礎是腦細胞動態連接及量子信息傳遞與外部環境互動的結果,也是所謂人類「靈魂」的來源。缺少了創新能力的人類會變得如黑猩猩一樣,只能停留在原始階段無法前進。

同時,我認為以上三個實驗均會極大影響實驗體的壽命,因為壽命的決定因素除了基因以外還會受「光電生命」這一非基因遺傳生命體所影響。

藉由這一自然創造出來的偉大非基因生命形態,導致了人類與自然的高度互動性,因為自然中蘊含的自然法則通過量子更新互換的方式會毫無延遲的直接作用於人腦的形成中,這一人類目前幾乎獨佔的與自然溝通的方式使得我們成為大自然的絕對寵兒。

因此人類區別於所有其他生命體的核心原因正是人類演化過程中掌握了與自然高速實時交互的新的方法以及此方法在大腦中所佔的比例,此方法及其比例擺脫了遺傳基因對生命的控制,使得人類徹底有別於其他生命,包括和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大猩猩、波諾波猩猩等。10萬年前克羅馬儂人演化出了這一溝通方式而繁衍壯大,尼安德特人則也許沒那麼成功,因此這一論點也許還可通過考古中的女性類人猿盆骨大小及嬰幼兒與成體間頭骨的變化獲得一些佐證。

這一特殊的溝通方式,這一重要的生命形態造就了我們認為的偉大「靈魂」。而我們真正的與眾不同卻是這一「靈魂」所附帶的創新機制導致的。這一機制藉由擺脫遺傳基因控制的人類大腦神經細胞間的動態組合及與自然界間量子信息交互的方式而獲得了創造新的思想、新的事物的能力(該能力因基因生命的比例而存在上限,並且我不得不遺憾的大膽假設她不是真正的從無到有的創新(另文述))因此我將這人類文明王冠上的明珠稱之為「非基因支配生命形態的自然交互機制----光電生命!」,這既是我認為的思維(靈魂)的科學定義!

9.文明的加速進化源於創新的選擇效應

上述定義如果成立自是令人激動的,但同時我們要意識到,正是因為這一生命形態擺脫了基因的束縛,獲得自由的同時也存在未經論證的不確定性。能夠進入基因遺傳的都是經過長期演化經證實的穩定生命體運行方式。而不依靠基因遺傳,通過此種非基因形態與自然進行交互對個體生命和群體都帶來了極大的不可預見性,甚至毀滅!個體上看會容易出現情緒的不穩定(人類損失至親、猿猴損失至親、昆蟲損失至親的情緒不穩逐漸減低)、精神類疾病、心理壓力、各種夢境、邪惡思想乃至造成自殺的各種心理因素。群體上則是社會形態、意識形態的不穩定。這些都是完全受基因支配的生命形態難以出現的問題,或者說這些「負面」的影響大小直接與非基因態的比常式度成正比。而「正面」的美麗、善良、愛情也與之成正比。

但人類社會通過三千年來的社會化活動極大的抑制了「不好」的創新傾向。從人類祖輩、父母的言傳身教,到文字社會後的書籍,近代社會的系統性知識教學都在逐步劇烈的校正「不好」的創新能力,使得創新能力一直向著社會(社會通過實現的信息高速聯通成為高於人類的更高等級的生命形態,因而具有了更高的自然改造能力,另文述)需要的方向發展。毫無疑問,這些努力得到了極大的回報。現在飛速發展的物質文明就是人類語言、文字積累下的方向性的創新結果。也是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藉由積累而爆發的歷程。我們一直在疑惑為何近來我們的進步如此迅速,如此快捷而有成就。就是因為這種對創新能力的區別對待,使得天平很快的傾斜向一邊。而在僅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年代,人類進化了近乎100萬年也沒有實質性的進步就是源於天平幾乎不會傾斜。沒有老一輩的言傳(物種壽命維持不了三代),沒有父母的身教,改變因創新能力的雙刃性而微乎其微。世界因知識系統性的積累而產生現代化後,太平洋海島上孤立的同等人種還處在採集、狩獵型的原始社會中。也許在十萬年前,克羅馬儂人正是跨越了三代的言傳身教的成功在歐亞大陸全面取代了尼安德特人。

綜而言之,人為何成為超越地球上其他生命體的存在?是因為演化出了非基因控制的「光電生命」形態,同時此種形態在人類大腦中還佔有主導地位(此主導地位是其他所有高等生命體所不具備的),正是這種主導地位衍生出了遠強於其他生物的創新能力,並且作為雙刃劍的創新能力在後續得到了高度發展起來的人類社會的定向糾偏,最終達到了今天的文明程度。但這種解釋也同時讓我覺得人與猿猴個體之間僅是創新能力大小的差別,鴻溝的產生來源於社會知識積累過程中越來越強大的糾偏能力。人與猿猴之間僅是光電生命比例的不同,這種不同可以量化成不同的思維(靈魂)等級,這種等級差別體現在創新能力(好奇心)的高低上,並且這種高低我認為就像在沒有文字之前,10%光電生命體的好奇心演化出文字也許需要一億年,而70%光電生命體的好奇心演化出文字僅需要100萬年。正是這樣的差異使人類成為第一個演化出具有傳承功能的文字,並進而演化出文明的地球物種,建立了人類在自然界中獨一無二的核心地位。

楊中正 2018.3.11校改

(補充註解:量子機制中的量子通常意義上是指目前物理標準模型中的十幾種基本粒子,但它們僅是目前科技水平所能界定的基本粒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基本粒子。而本文中所指的均是真正意義上的基本粒子,而這一粒子目前還沒有發現,也遠遠未到能夠發現的時刻。但是最有可能的候選者還是存在的,那就是光子,因此本文把光子假想成真正的量子,把因為量子更新互換機制下組成的生命形態稱之為了光電生命,以區分組成肉體的基因生命形態。這種區分是有重大意義的,這種做法將把思維(靈魂)從肉體中獨立出來,因為組成這兩種生命形態的模式和運作原理是極不一樣的。

思維是什麼,我把他稱之為光電生命的依據是什麼?第一它們的進化模式不一樣,光電生命的進化依靠的是與外界的量子更新機制,比如讀書、談話和旅行。而基因生命則是依靠的繁衍後代,尋找合適的配對對象,吃什麼喝什麼來完成進化。第二基因生命具有本體繼承性,其可以通過上一代的DNA直接將上一代的身體特性遺傳下來,光電生命則不具有本體繼承性,其只能通過文字或其他人造物體(繪畫、文物、建築的反射、輻射光子)來進行傳承。顯然基因生命的這種遺傳機制在改變上是困難的,而光電生命則正好相反,這種本質的區別導致了基因生命600萬年的進化差異度還比不上文字創立之後光電生命在五千年內所產生的進化差異,此差異直接導致了現代的文明大爆發。因此研究光電生命的形成、特性及其將來的走向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曾經是哲學的重要目標。但限於我們目前科技在基礎科學上的瓶頸,我們的腦科學始終沒有大的實質性進展,因而我的光電生命研究的方法就可能會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也許可以另闢蹊徑的完成歷史性的任務。

那麼代表思維的光電生命到底是什麼?上文說了,生物界中除人類外任何出生後能產生新的神經細胞的生命都應具有光電生命!為什麼新生成的神經細胞就是光電生命而不是基因生命?因為它們的產生藉助了外界的力量,經受了外界的量子交換的洗禮,這一過程目前以一個我們並不明確的方式產生,但是她主要作用在人類負責記憶的馬海體中(變化起始之地),並且較大可能是一種量子糾纏的形態存在,理論上量子糾纏是很容易退相干的,但是這裡起作用的是真正的量子,我預測在真正的量子水平上糾纏相反是非常穩定的,穩定到能產生真正的萬有引力(另文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聖人玄禮 的精彩文章:

TAG:聖人玄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