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專利排名:中國央行超過阿里成世界第一!
01
我們發現儘管對比數字貨幣交易持否定態度,但中國央行無疑是全球最懂區塊鏈技術的央行。
前不久IPRdaily中文網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前100名)」,數據範圍為2017年全球公開公告的專利數量,包括發明申請、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數據提取時間範圍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其中,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申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為33件,排名第三;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科學技術研究所區南專利數量是22件,排名第八;此外,央行下屬企業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位列18名,專利數13件。
三家「央行系」加起來的2017年全球專利總數達68件,遠超阿里集團的43件,成為世界第一!而且央行關於區塊鏈的所有專利都是在2017年獲得,中國央行是上榜的唯一一家央行和官方機構。
厲害了我的央媽,您真是全球最懂區塊鏈的媽。
該榜單清晰的顯示出中國在全球區塊鏈研究方面的領先地位,前100名中,中國入榜的企業佔比49%,其次為美國佔比33%。其中前10名中國企業就佔了7家,美國僅2家。
哈希菌從數據中發現,咱們央媽的研究成果一點都不輸給上榜的的全球頂尖科技、金融企業。
這也印證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說的,央行較早就開始關注數字貨幣、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技術等新興金融科技,也在和業界共同進行研發。
行長的金句良言除了「不慎重的產品要停一下」之外,還釋放了一個重要的信號——央行正在研發數字貨幣DCEP。
周小川介紹稱,人民銀行在3年多以前就組織了數字貨幣相關研討會,隨後又成立了研究所,最近正在和業界組織分散式研發。他透露,央行目前正在研發的數字貨幣叫DCEP,DC即數字貨幣,EP指電子支付。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2017年年底也曾談到了央行對於數字貨幣的構想,提出要構建良好的數字貨幣生態系統。未來的法定數字貨幣體系將有著自己的生態系統,整個生態圈是「央行-商業銀行-終端用戶」。
其中,終端用戶涉及全社會各種主體,可以是機構,包括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NGO等,也可以是個人。連接整個生態圈的,是通信基礎設施即終端用戶的終端設備。
02
另外,除了央行三家之外,從這個排行榜我們也能看出,各大企業全都在緊盯區塊鏈的發展,將區塊鏈作為其長期布局的一部分。
世界各國都在偷偷發力區塊鏈,互聯網企業巨頭們自然不會缺席這場「鏈的盛宴」,尤其是BATJ這樣的大佬們,其實巨頭的區塊鏈布局野心比較明顯,區塊鏈本質上可以看成屬於雲計算髮展的一部分,因此自然可以被各個行業進行拿去應用,各巨頭也可以像此前布局雲計算平台那樣布局區塊鏈開放平台。
BATJ的布局就讓我們給大家稍微梳理一下:
其中百度和騰訊的路線很類似,都是通過先進行金融領域的應用,待到有一定應用之後將其徹底開放。而京東則是與阿里相同,都是在食品安全溯源、物流跟蹤方面深耕。
(1)百度
2017年5月,百度金融聯合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等,發布了首個區塊鏈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ABS)產品,實現落地。隨後不到兩個月,2017年7月,百度金融又聯手瓜子二手車發布了首單場外資產證券化(ABS)產品。到了今年1月百度上線BaaS(區塊鏈即服務)區塊鏈開放平台,並宣布已有500億的資產在其上運作。
百度BaaS平台致力於幫助實體經濟通過區塊鏈技術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運轉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產業普惠水平。
(2)騰訊
騰訊很早就已低調開展區塊鏈業務。據騰訊區塊鏈業務總經理蔡弋戈透露,早在三年前,騰訊就已著手打造了區塊鏈的研發團隊,並在一系列行業場景中成功的使區塊鏈技術落地生根。
2016年5月31日,由騰訊等多家企業發起設立的微眾銀行在深圳參與發起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聯盟。該聯盟集結了包括微眾銀行、平安銀行、招銀網路、恒生電子、京東金融、騰訊、華為、銀鏈科技、深圳市金融信息服務協會等在內的31家企業。
騰訊在做區塊鏈項目時實驗的第一個內部落地的商業場景是微黃金。微黃金成功上線之後,騰訊的微眾銀行在2016年9月與華瑞銀行聯合開發了一套區塊鏈應用系統,用於兩家銀行微粒貸聯合貸款的結算、清算業務,而在去年5月騰訊也正式上線了TrustSQL開放平台業務。
在2017年的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雲正式發布BaaS,並在會上表示這套解決方案會結合騰訊在大數據、徵信、身份認證、AI和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能力,在智能合約、供應鏈金融與供應鏈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審計等場景下提供區塊鏈服務。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中顯示目前騰訊的專利已有11項。
(3)阿里
BATJ里,專利數最多的就是阿里了,49項!簡直是鏈圈發明家。阿里巴巴區塊鏈主要是針對食品安全溯源、醫療行業、物流查詢等方面進行拓展。
2017年3月16日,支付寶愛心捐贈平台全面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捐贈數據入鏈,善款來源可追溯;
2017年3月份,阿里巴巴與普華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用於跟蹤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的整個流程;
2017年8月份,阿里健康與江蘇常州市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基於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
2018年2月份,菜鳥與天貓國際官方消息,已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涵蓋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商品進口全流程,為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供消費者查詢驗證;
(4)京東
京東作為電商巨頭,致力於區塊鏈打假、商品溯源、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區塊鏈加速器項目。2017年6月份,京東集團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與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等部門,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台」。平台將逐步通過聯盟鏈的方式,實現線上線下零售的商品追溯與防偽,保護品牌和消費者的權益。
總而言之,央媽和BATJ的腳步不會停止,國內的小米、華為、360、蘇寧、迅雷,國外的亞馬遜、微軟等等巨頭也都在全力加速中,一切都在奮力生長,從一片莽荒走向茂密森林,讓我們,一起期待。
來源:哈希財經
TAG:金融與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