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成祖朱棣追不到的美女到底是什麼來頭?

明成祖朱棣追不到的美女到底是什麼來頭?

三年前,南京城南小百花巷1號大院內的一口古井突然出了名,被相關部門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

區區一口水井,居然被列為「文物」進行保管,聽起來實在有些小題大做,甚至讓人匪夷所思。一時間,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市民和遊客紛紛前往尋訪拍照,人流絡繹不絕,個個摩拳擦掌,試圖一探究竟。

但他們很快發現並理解了有關部門將其列為「文物」的動因。在這口水井的井欄上,雖布滿眾多磨損的痕迹,但仍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幾個字——「普生泉」『「淳熙丙午邵永堅建」

正是這幾個字,證實了這口井「不可移動文物」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也回答了聞訊者心中最初的疑惑。但同時,也在向他們拋出一個更大的疑問。

熟悉歷史的人會很快推算得出,這個井欄起碼有800年的歷史了——「淳熙」乃南宋孝宗趙昚(shèn)的年號,「淳熙丙午」即淳熙十三年,也即公元1186年,仔細算來,它距今已831年了。而帶有南宋年號銘文的古井井欄,全南京只此一個,可謂一枝獨秀。

南宋孝宗趙昚

據院內居民介紹,這口井已養育了祖上數代人,井水清澈,至今仍在使用。此外,院內的13戶人家每年都會各出100元,對古井進行清淤。現在,全院人幾乎所有的用水都依附於這口井。

井欄的年紀既已足夠古老,那麼,這口井的年紀想必也與之不相上下,且因為水質仍舊優良,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也無可厚非。

然而,據歷史愛好者透露,這個800多歲的井欄最初是在瞻園裡的,並且「普生泉」的字樣明顯表明,這個井欄原是服務於一口叫做「普生泉」的古井的。

據清代學者嚴觀《江寧金石記》中記載,清代的瞻園是江寧布政使司衙署。著名學者錢大昕拜訪時任江寧布政使的陶易,看到古井井欄上寫有南宋「淳熙」年號,便立刻拓下了井欄題字,並且記下銘文,即「普生泉 淳熙丙午邵永堅建」。

這一資料表明,此井欄的確與瞻園有著莫大的聯繫。

瞻園曲橋

而在一些史料當中,還把「普生泉」當成是「瞻園新十八景」中「曲橋幽泉」的組成部分。據記載,當時南宋古井「普生泉」的古井欄最初在瞻園北假山曲橋西北角,是明清瞻園重要的古迹和景點。

中山王徐達

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口原屬中山王徐達園林內的古井就「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呢?若搞明白這一點,或許會挖出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但可惜的是,我們至今仍沒有找到確切的資料,只能懸而不決。

但研究歷史可以很有趣的一點是,我們總能從一些細枝末節處,賞味到不那麼「歷史」的一面,這一面正是由普羅大眾喜好對名人軼事口口相傳的特性貢獻得來。而說回到普生泉,便與那位明初第一美女徐妙錦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妙錦效果圖

徐妙錦乃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第三女。據記載,她賢良聰慧,天生麗質,滿腹詩書,才華橫溢。她的三個姐妹先後進入皇宮做了妃子,她卻對此等榮華富貴敬而遠之。

仁孝皇后

在她的大姐姐仁孝皇后去世後,明成祖朱棣想宣她進宮,納她為後。但早早看透了朝廷政治鬥爭之險惡的徐妙錦稱病不出,婉言拒絕。

徐妙錦在《答永樂帝書》中說:「臣女生長華門,性甘淡泊。不羨禁苑深宮,鐘鳴鼎食,願去荒庵小院,青磐紅魚;不學園裡夭桃,邀人欣賞,願作山中小草,獨自枯榮」,並向永樂帝朱棣明確表明,「臣女一弱女子耳,才不足以輔佐萬歲,德不足以母儀天下。既得失無裨於陛下,而實違臣女之素志。」又說「臣女之所未願者,諒陛下亦未必強願之也」。

這些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意為強扭的瓜不甜,強人所難非君子之為。

明成祖朱棣

歷朝歷代,皇帝的權威和地位僅次於天。所謂天命不可違,皇帝的命令也是違抗不得。朱棣雖欣賞和有情於徐妙錦,但面對徐妙錦雖客套但堅定的拒婚措辭,貴為九五之尊的朱棣自然下不來台。

於是很自然地,便有了民間「徐妙錦投自家普生泉而死」的傳說——既已得罪了天子,難能保全,不如自行了斷,免除痛苦。

明初第一美女投普生泉而死的傳說,無疑給普生泉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但事實並非如此。

某尼姑庵俯瞰局部圖

史料中的確有徐妙錦拒做皇后的記載。不過關於她最後的歸宿,與民間傳說相比,顯得平平無奇很多。

徐妙錦後來遁入空門,在南京雨花台削髮為尼。正如她在《答永樂帝書》中所說,「蓋人善夭桃穠李,我愛翠竹丹楓。從此貝葉蒲團,青燈古佛,長參寂靜,了此餘生。

與青燈古佛為伴

朱棣去世後,他的兒媳婦張皇后敬慕徐妙錦高潔的個性,征她入朝,以公主之禮待之。妙錦「肅拜端凝,不失跬步」,贏得了後人的尊敬。再後來,61歲那年,徐妙錦因病去世,被安葬在鳳台門外,那裡的一座皇姑庵,就是祭祀妙錦的地方。

皇姑庵

從古井欄到普生泉,從瞻園再到徐妙錦,歷史的有趣或許恰好與佛家所講「一花一世界」的禪意和美不謀而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文化范 的精彩文章:

看了不笑,算我輸!
昌平:漢朝的名字千年的景

TAG:城市文化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