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活字印刷的偉大之處

活字印刷的偉大之處

提到活字印刷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也許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也給你留下了一些印象,那麼到底什麼是活字印刷呢?這項傳統的印刷工藝又偉大在什麼地方呢?

這不得不從印刷的歷史講起,隋朝以前,印刷術還沒有發明出來,作為知識的載體的書只能通過手抄的方式來來製作,因此製作一本書費時費力,書的價格高昂,文化知識的傳播受到了很大限制,隋朝時人們根據印章的原理髮明了一種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即在木板上刻上凸起的反字,一篇文章一塊木板,刻好之後刷墨、鋪紙、壓印,文字得到了大量複製,印製書籍成為了可能,雕版印刷也發展成了主流的印刷方式。宋代時雕版印刷得到普及,出現了大量印刷作坊,這也與宋代的文化繁榮不無關係。

說到關鍵了,北宋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這個在與畢昇同一時代的作家沈括著作《夢溪筆談》中有詳細記載,以下是我根據記載復原的印刷方式。

單就對他的創新之處(**之處)做下解釋,相較於雕版印刷術,兩者印刷的方式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在於製版的方式,雕版印刷直接在整塊木板上雕刻,而活字印刷卻創新性的將所有的漢字全部雕刻成單個的字,需要印刷時,直接進行排版,取單個活字拼成整篇文章,印刷完成後將活字放回原位,活字可以重複使用,而雕版印刷的木板卻只能印刷相同的內容。綜合這幾點,活字印刷極大的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單就製作的方法,並沒有說什麼很高的科技含量,但是作為一種技術,在當時的時空條件下是非常超前的,我們也能從中看到量變引起的質變。

有趣的是,自宋代發明活字印刷之後,活字印刷雖然作為一種更先進的印刷方式,卻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原因竟是因為負責的印刷的工人並不識字,無法完成檢字排版的過程,雕版印刷依然是印刷界的中流砥柱,遺存至今的珍貴的宋版書,也都是雕版印刷的。活字印刷真正發揮大的作用卻是在近代,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也是因為德國人約翰內斯·古滕堡根據活字印刷的原理髮明了鉛活字。從民國到近代鉛活字印刷成為報紙和書籍印刷的重要技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活字印刷 的精彩文章:

QQ的新產品TIM與興趣部落

TAG:活字印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