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村官,還是當現代化農民?

當村官,還是當現代化農民?

原標題:當村官,還是當現代化農民?


2018年1月下旬,幾個與農業有關的高等級研究機構和學院密集掛牌成立頗引人注目,比如中國科學院大學現代農業科學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發起的中國農業發展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等,均由高層次專家、學者領銜,目標皆與「國際一流的前沿農業研究和人才培養」有關。


見微知著。再聯繫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明確提出「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指向何處,已經顯而易見。

而實施鄉村振興,離不開「人力資本開發」,離不開青年人才。


實際上,具有高學歷的青年大學生參與農村建設的途徑早已開啟。2008年3月,中組部和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正式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署開展了大學生村官工作。在中央「一村一個大學生」的號召下,各地選聘了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委派到農村擔任一定的管理工作,「希望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根據《2016 - 2017中國大學生村官發展報告》的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在崗大學生村官已達102563人。



粗略統計,近年來各地累計已選聘近50萬名大學生村官到基層工作,各級財政每年需要為這項政策支出數十億元。而這項被稱作「新上山下鄉運動」的政策對農村發展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媒體與學術界卻爭議不斷:「大學生村官成功創業、帶動村民致富、服務經濟發展」的優秀事迹時常見諸媒體,「工作積極性不高、難以安心紮根基層、大學生村官不接地氣」的批評也不鮮見。

而在一篇關於「大學生村官政策的成就與反思」的論文中,研究者基於田野調查和定量研究後「遺憾」地表示,「並未發現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這些方面發揮了作用:有大學生村官的村子和沒有大學生村官的村子相比,其農民人均純收入以及農民收入結構並沒有顯著區別。」這個結論實在出人意料。


曾在浙江金華某地擔任村官的袁藝,倒是並不後悔自己兩年多的村官經歷,雖然事務性的工作佔了他日常工作的很大比例。類似的情況也經常被其他大學生村官拿來「抱怨」:「村官就是打雜的,事情繁多瑣碎到讓人崩潰」,但他們認為大學生村官制度「還是比較成功的」,「大學生村官的崗位設置出發點是很好的,讓學歷較高的年輕人到基層去為農村百姓做點事……讓農村領導班子在年輕人的影響下集思廣益,開拓思路。」而已經在基層工作了19年、擔任過鎮長的老范則認為,村官可以大有作為,但前提是「人生目標不是掙錢」,「鄉鎮適合的是希望做點事,希望能通過自己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的人。」



無論是當村官還是當農民,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實幹者。曾經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馬瑞強,博士畢業後本來能在北京央企捧上「鐵飯碗」,但是他執意辭職回鄉帶領村民種玉米。通過「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他的公司完成了上萬畝的訂單合同,帶動1000多農戶增收1000多萬元,馬瑞強本人也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而類似的大學畢業回鄉創業當農民的青年也屢見不鮮,比如媒體報道過的在珠海種地的人大碩士鄒子龍、回鄉創立現代化智能大棚的宮祥瑾、從上海回到安徽農村搞養殖的邢翠翠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毫無疑問,農村需要高學歷的人才。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在中央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機遇及使命面前,在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期,新一代的「大學生農民」將有可能更快地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對「現代化農民」來講,可能具有前所未有的實際意義和機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雜誌 的精彩文章:

【把盞扶醉 觥籌尋常】今天聊聊「酒文化」
嘻哈:血淚生活和吃飽了撐的

TAG:中國青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