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作為父母,如何堅持自己的原則

作為父母,如何堅持自己的原則

前幾日,老陳轉給我一個帖子,題目叫做「心理學家說,這7個跡象說明你把孩子撫養得很好」。我看了看,頗為贊同老陳的總結,7點之中,唯有第6點,我們沒有做到。

第六點:你會給孩子設置恰當規則不擔心孩子反抗

其中提到,負責的父母會引導孩子,給他們設置恰當的規則,與此同時,不會擔心或者害怕孩子會反抗。換言之,一旦孩子對此表示不滿或者反抗,父母也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會聽之任之,任憑規則變為擺設。

恰當的規則包含了生活里種種應當要注意和遵守的準則:

(一)生活習慣

例如每天起床睡覺的時間;

每天必須刷牙,回家必須洗手;

吃完了飯,必須自己把碗筷送回廚房;

起床自己疊被,整理房間......

(二)品德培養

例如見到長輩主動問好;

不說髒話,不欺負弱小;

要誠實,要守信;

去小朋友家做客要懂得禮貌;

(三)學習習慣

例如獨立思考,完成作業;

遵守課堂紀律,不開小差;

做作業專心,不磨蹭,不偷懶;

這些都是父母和孩子在商量之後,達成的共識,那就是恰當的規則。

然而,很多事都是定製規則相對簡單,執行起來困難重重。

我時常會反省自己,自認為自己不是個原則性太強的人。只要不觸及底線,一切都好商量。久而久之,這樣的處事形式就演化為很多既定的規則,無法堅持到底。

以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媽媽,今天我實在太累了,不如今天的鋼琴曲就少彈幾遍吧。

今天是周末,難得放鬆放鬆,不如今晚就晚點睡吧,12點再睡也沒事。

手機沒電了,今天的百詞斬就算了把。

外面雨下得那麼大,就不要去上課了吧。

不過是拿了人家的一塊橡皮,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還回去。

從前,我總把寬鬆的教育當做是自己教育孩子的一個方式。認為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更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多遵從他們的想法,會讓孩子更喜歡你,更能夠聽從你的教導。然而,我忽略了孩子也是會偷懶,也是會得寸進尺,也是會利用大人的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一旦孩子習慣了在規則上面討價還價,完成任務漫不經心的態度,那麼將來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將會有很多的麻煩。

要做到堅持自己的原則,並不容易。需要講究方法,更考驗的是你的毅力。

記得孩子小時候,有一次犯錯。任憑我磨破了嘴皮子,輕聲相勸或是嚴厲斥責,孩子就是無動於衷,決不認錯。我和孩子兩個人,面對面互相對峙,怒火在彼此之間熊熊燃燒。最後我憑藉自己是大人,力氣大,把孩子拖進了房間,鎖上門鎖。任憑他在裡面吼叫,踢門,大哭,都堅決不開門。最終,我倆都被耗得精疲力盡,而問題卻仍然沒有解決。隨之還帶來了新的問題。孩子現在特別怕黑,不敢一個人呆在房間里。雖然幾年過去了,這件被關小黑屋的慘痛經歷,還依然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里。

孩子,特別是男孩子,生氣起來就像突然爆炸的火藥桶,脾氣可以比牛還倔。作為父母,面對生氣的孩子,常常是震驚的,是束手無策的。在弩拔劍張的時刻,要做到堅持原則,簡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方法用的不對,更是會火上澆油。

然而,我們終究也是幸運的,我們能夠接受新知識,不斷地學習和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前不久,在觀看了朋友分享的李玫瑾教授的「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與對策」視頻之後,感覺受益匪淺。

李教授引用了自己女兒的一個案例。孩子小時候,有一次提出了一個無禮的購物需求。母親沒有同意,孩子便大吵大鬧。母親把孩子帶回了家,和孩子一起待在房間里。任憑孩子怎樣哭鬧,母親都沒有理睬她,只是間或出去擠一把熱毛巾,幫孩子擦擦哭糊了的臉。孩子吵鬧了一段時間之後,看見母親還在房間里和她在一起,並未離開,同時也看到了母親絲毫不放鬆的態度,便也作罷。從那天起,孩子再也沒有提出過任何無禮的要求。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從母親的行為態度中獲得了如下信息:

母親堅持了原則,不會因為自己的哭鬧而改變。自己的無理要求不會被允許。

母親仍然關心自己,愛著自己,不會棄自己而去。孩子獲得了安全感。

我記住了這個方法,並親身示範,真實有效。

孩子練習鋼琴彈奏總是想偷懶。那一天,他又對我說,今天不想彈琴了,並且態度堅決,一臉信誓旦旦的表情。換做從前,我一定會先苦口婆心地講一堆道理,如果沒用,更是會嚴厲命令孩子今天必須彈琴。那天,我沒有說太多話。我讓孩子坐在鋼琴前面,我搬了張椅子坐在一邊。我心平氣和地說:「孩子,今天的鋼琴練習你必須完成。媽媽會一直陪著你,你有什麼想法可以對我說,你現在發脾氣,我也可以等,等你平靜下來。但是,今天,你必須練習,這件事我只說一遍,不會更改!」

孩子聽了,繼續生氣,甚至把書本都扔到了地上,偷偷觀察你的反應。我沒有發火,也沒有走開,繼續坐在椅子上,看著他。我知道我的表情很平靜,卻也很堅定。

十分鐘過去了,孩子依然像個木頭,一動不動地坐在鋼琴前,絲毫沒有讓步的表示。我很想就這麼和他一直耗下去,可是考慮到時間太晚,彈奏鋼琴會影響到鄰居,於是我又說:「你已經發了很長時間脾氣了。媽媽知道你是個講道理的孩子。現在媽媽再給你10分鐘的時間,讓你緩衝一下。如果10分鐘之後,你仍然沒有開始,那麼你考慮一下你以後在媽媽這裡的信用問題。」看得出,孩子有些微微的動搖。過了幾分鐘,他憋著嘴,不情願地把手放上了琴鍵,慢慢地彈了起來。

那一刻,我心裡是雀躍的。之前我並沒有嘗試過這個方法,然而,它竟然成功了。

事後,我問孩子:「最後你為什麼選擇彈琴了?」孩子說:「因為我知道今天偷懶偷不成了,並且我不想讓媽媽失望。」

我說:「媽媽要向你道歉。之前媽媽並不懂得怎麼教育男孩子,所以用了許多不恰當的方法,讓你很傷心。我非常希望時間能夠倒回,讓媽媽重新好好地和你相處,教導你。你能原諒媽媽嘛?」

孩子說:「恩恩,媽媽,沒關係。媽媽,我也要向你道歉。我以前也不懂事,不應該做的事,明明是錯的,還非要去做,惹你生氣了。你也能原諒我嗎?」

當然,我的孩子,我當然能夠原諒你。

總結:

如果孩子從小由父母帶大,那麼孩子對於父母有著強烈的依戀。換句話說,孩子的內心永遠給自己的父母留有一塊空間,和父母之間有著無法隔斷的紐帶。在這個前提下,任何問題都有商量和解決的餘地。

要和孩子從小建立起彼此信任,言而有信的相處關係。

父母自身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堅持自己的原則。無論阻力有多大,無論內心有多麼的搖擺。

出現問題時,父母要陪伴在孩子身邊。無需言語,無需動作,陪伴就能帶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父母要能夠主動對孩子敞開心扉,要做到情感交流上的對等。

父母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然而最主要的角色依然是父母,必須盡到保護孩子,引導孩子,管教孩子的責任。

凡事要趁早,要在孩子的三觀尚未固定之前,及時糾正和幫助孩子。盡量在孩子9歲之前,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最晚在12歲之前,問題都依然有改正的空間。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並沒有太多的親身經驗可以參考。然而,只要我們願意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就永遠也不會停下不斷學習的腳步。

孩子會是你一生最大的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在小窗 的精彩文章:

在最美的書頁里邂逅最美的詩歌

TAG:愛在小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