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紀念Hubert de Givenchy:節制的優雅

紀念Hubert de Givenchy:節制的優雅

一方面,以Dior為首的時裝屋用奢華的設計喚醒了人們對於美的嚮往,掃除了戰爭時期的節制與樸素;另一方面,來自美國的新客戶們靠著大筆金錢成為了定製服的新擁躉,為高級定製的發展提供了可行性依據。更重要的是,此時的流行還沒進入到受街頭風格影響的年輕人時期,因此高級定製天生攜帶的成熟世故之美在這段時間得以盡情綻放。

Hubert de Givenchy ,1952年

Hubert de Givenchy的事業便是在這段時期起步。出生在法國貴族家庭的Givenchy,從小家境優渥,並在母親和祖母的熏陶下對時裝產生無比濃厚的興趣。1944年,在攻讀完藝術專業後,當時年僅十七歲的Givenchy隻身來到巴黎,夢想尋找一份設計師的工作。「我當時的計劃是,先在其他設計師那裡擔任助理,有朝一日再成立自己的時裝屋。」Givenchy後期回憶道。

Givenchy先生與一位身穿Givenchy1979秋冬系列的模特

Givenchy當時最夢想為之工作的,是法國時尚界大師級的人物Cristóbal Balenciaga。Balenciaga出生在西班牙的漁村,靠著嫻熟的剪裁技巧和對面料、色彩等的精準把握,在法國巴黎引起熱烈轟動和追捧,被公認為是「設計師中的設計師」。但這名大師同樣生性低調,不愛社交。於是當Givenchy風塵僕僕,朝聖般地趕到Balenciaga法國總店面前時,卻被店員直接拒在了門外——因為Balenciaga先生恕不見客。

雖然沒能直接進入自己想去的時裝屋,Givenchy倒也很快在其他設計師那裡找到了工作。在四十年代後半段,他先後曾為Jacques Fath、Lucien Lelong、Christian Dior等多位設計師工作過。豐富的履歷為其積累了關於高級時裝的最初經驗,也深刻影響了他對時裝與女性化表現的認知。Givenchy一生的作品,都是在稱讚凸顯女性本身的特質。1955年,他設計的名為「百合花園」的禮服長裙,便是典型一例。裙子纖細的腰線和龐大的裙擺構成了最有曲線感的廓形,裙身上無數的珠片則是隨時都在折射著光彩。這樣的作品,即是反映了設計師對於傳統女性美的概念,也是那個時代大部分時裝屋的風格縮影。

在這段時間裡,Givenchy還曾出乎意料地為Elsa Schiaparelli工作過一段時間,並最後擔任了時裝屋成衣系列的主設計師。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服飾收藏中,便有一件Givenchy最早期為ElsaSchiaparelli設計的作品:這身套裝效仿了小丑服裝的戲謔感,由有著彩色格子圖案組成的飾邊上衣和白色可收緊的長褲組成。這件作品,正是可以體現Schiaparelli標誌性的出其不意,與Givenchy本人對端莊優雅等正面概念的理解。當然,在Schiaparelli工作的經歷對Givenchy的影響也一直持續到了後者的事業後期:Givenchy的1979年秋冬系列中,一條雙臂綉有紅色嘴唇刺繡的黑色長裙,便是很有Elsa Schiaparelli三十年代末「嘴唇口袋」外套的影子,即通過扭曲虛擬和現實間聯繫達到超現實主義的效果。

另外,從事成衣設計的經歷也對Givenchy的風格造成了影響。1952年,Givenchy正式成立自己的時裝屋,發布的首個系列被命名為「Separates」,意思是這個系列包含了一系列獨立的單品,像是襯衫、半裙這樣的款式,方便客戶們隨意購置重新組合搭配。這樣的思路,便是打破了早前高級時裝產業出售整套完整搭配的傳統做法。並且,這個系列也非一般高級時裝那樣講究奢華。其中最著名的「Bettina襯衫(因為演示襯衫的模特Bettina Graziani而得名)」,袖口有著多層花瓣一樣的裝飾,但襯衫主體面料,卻是使用了普通男裝常用的棉布材質。

Hubert de Givenchy,1972年

時裝屋的首個系列收到了不錯的反響。再加上Givenchy身形高大,風度翩翩,這個年輕人很快就在巴黎時尚界尋得了一席之地。但真正使得他的技藝和名聲更進一步的,還要屬他與Balenciaga亦師亦友的關係。1952年,在華爾道夫酒店舉行的「April in Paris」晚宴上,Givenchy經人介紹,才終於結識了偶像Balenciaga。兩人就此成為一生的朋友。

「我為Jacques Fath、Elsa Schiaparelli都工作過。但我見到Balenciaga時,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的太多了。」Givenchy曾這般講過說。多少年來,他一直都穿著Balenciaga送給自己的白色大褂在工坊里工作,以表示對於高級定製和恩師的一番尊敬;1956年,Balenciaga厭倦了因為提前曝光而被大眾市場抄襲的遭遇,直接取消了傳統以來的媒體預覽制度,Givenchy也是立刻緊隨其後,謝絕時尚媒體記者們提前參觀。就像是Givenchy自己說的那樣:「Balenciaga的自律、坦率和簡單都深深影響著我。他的設計一直也在不斷啟迪著我,給我靈感。或者說,我是永遠都在為他而傾倒。」當然,Balenciaga對於Givenchy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他不僅大方推薦自己工坊中的手工匠人,連獨家的面料供應商等等也都與Givenchy共享。

關於兩者間的這段關係,一些評論家聲稱是Balenciaga的光環蓋過了Givenchy,但實際上事實應該是,出於對恩師最大的敬意,Givenchy處處追隨模仿著Balenciaga,同時也在刻意不讓自己的作品超越後者的原作。讓我做出這般推斷的原因是幾套Givenchy在六十年代的幾套造型。早前在倫敦BlytheHouse研究的一套酒紅色Givenchy禮服裙設計,是簡單的露背雞尾酒裙(說簡單是因為裙子裡面少見地沒有胸衣設計)搭配上同款的披風。這組造型,若是穿在人形台上時,披風和裙子本身會巧妙地融為一體,加上裙子前短後長的輪廓,很難不讓人聯想起Balenciaga在1965年曾經推出過的一條類似的禮服裙。後者巧妙地把兩種形態結構融入一條裙子里,構成了從各個角度看都是新面貌的有趣畫面。

另外,Givenchy設計的面料是一種名為「Gazar」的絲質織物——這種特別面料質地較硬,卻還兼有絲綢本身的光澤度和奢華感,是六十年代初時Balenciaga與瑞士的面料生產商Abraham合作獨家生產的。由此看來,Givenchy本人的原意想必是受到Balenciaga作品的啟發。他選用了老師的獨家面料,並一定程度上參照了作品的建築式輪廓;但選擇設計成裙子和披風組合的形式,似乎又對老師原本獨一無二裙裝結構的借鑒有所保留。

另一例則是Givenchy的婚紗設計。芝加哥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件Givenchy於1967年推出的婚紗設計,也同Balenciaga事業後期那著名的線條簡潔的婚紗禮服如出一轍:兩者都是用gazar面料製成,並且呈現氣勢磅礴的建築感。當然,更不要提早在五十年代時,Balenciaga和Givenchy幾乎同一時間推出的去除掉腰線的「Sack裙」。但兩者的風格還是有些差別:Balenciaga把設計服裝真心當做一門宗教一樣在研究;而Givenchy雖然深受老師影響,但他的出發點始終是為了把客戶們打扮得漂亮得體,而非Balenciaga有時較為抽象和藝術化的表現手法。

因此我們可以說,Givenchy的最大風格是一種受節制的優雅之美。這種美適用於大部分的女性,是社會女性風格審美長時間的總結概括。也正是如此,Givenchy得以擁有諸多明星名流客戶——後者對Givenchy不出錯的表現大為讚歎。Jacqueline Kennedy就一向醉心法國時裝,Givenchy更是她的心頭好。但礙於自己美國第一夫人的身份,Jacqueline沒辦法大手筆購置Givenchy的作品,她便會叫私人設計師依照Givenchy的設計重新為自己訂做。當然,在1961年,Jacqueline隨丈夫出訪法國時,她還是藉此機會穿上了Givenchy的禮服亮相。這件強調腰部和肩部線條的長裙完美地襯託了Jacqueline的端莊氣質,在媒體和公眾間惹起一陣討論,甚至還蓋過了出訪本身的風頭。

Givenchy先生與赫本

當然,Givenchy最知名的客人莫過於演員Audrey Hepburn了。她與Givenchy之間幾十年的交情更是記者作家們寫不完的佳話。Givenchy不僅為Hepburn提供了完美的日常衣櫥,更是包攬了後者大部分的銀幕形象打造。特別是在電影《甜姐兒》中,Hepburn扮演的時裝模特穿著十餘套的Givenchy設計的戲服拍照和走秀,服裝飽和的色彩和恰到好處的比例塑造讓人目不暇接,大呼精彩。

另一點時裝史學家們很少提及的,是Givenchy的時裝隨著時代演變的特質。他的作品在七十年代時,廓形明顯地變得更加修長,並融入更多的花紋圖案和濃郁顏色;八、九十年代時,隨著社會風氣的逐漸開放,Givenchy時裝也開始在有意強調裸露著裝者的特定部位。例如,他在1980年設計的一條黑色禮服裙,雙臂、肩部、胸口以及裙身的一側,都是用透視的黑紗材質組成,任由著裝者的肌膚肆意裸露著;英國版《VOGUE》曾刊登的,一張JerryHall演繹的Givenchy時裝的照片中,裙身的側邊更是大膽裁開露出肉體,再用金色裝飾縫並成網狀的裝飾。這樣一來,後期的Givenchy也便充滿了一種高級情色感。這樣的情色感與設計師本人一向節制的風格正好呼應,不會減弱時裝的高級質感,反倒是更添加了新的趣味和內涵。

Givenchy1995秋冬高級定製系列

1995年,Givenchy宣告退休。在最後一場時裝秀上,同行如Valentino、KarlLagerfeld等人都紛紛現身捧場;而Givenchy本人在時裝秀結束時,依舊穿著那一身白色大褂出來謝幕。後期,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Julien Macdonald和Riccardo Tisci四人先後接受了時裝屋的主設計師工作,在為品牌添加更多紛呈元素的同時,也使其形貌和走向與Givenchy本人的風格逐漸拉開距離。

至於Givenchy本人,他選擇了隱居在法國鄉下。但你還是能從博物館的作品回顧展,關於高級定製的厚重書籍,以及偶爾的媒體採訪中再度見到他的身影。最新一期的《System》雜誌便訪問了Givenchy,其中傷感地提到了早年同行都已不在人世間了。但或許這正是Givenchy本人對於當下時尚依舊重要的原因。作為當下唯一一位經歷過高級定製鼎盛時期的傑出設計師,他對專屬於那個年代的美好體會得太過深刻。而他本人那留有節制的美學,正是一名優秀設計師對於個人專業的堅持與要求。Givenchy的離開,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他的風格也將成為我們永遠懷念他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裝 的精彩文章:

巴黎時裝周,華人設計師離時尚頂峰還有多遠?
MODE |Xin Tokyo Showcase欣東京

TAG:時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