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個單身週遊世界的女人:生命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

第一個單身週遊世界的女人:生命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

| 東 家 特 輯 |

-這是3.8 婦女節特輯的第篇文章-

如果非要說點什麼為今年的3.8做總結的話,我發現女孩們正在變得不再懼怕成為一個「婦女」。你看啊,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自我勞動,自我滿足,憑努力拚搏爭取到高位,成為婦女,是一件值得傲的事情。

呂碧城就是這樣一個人。這是一位出生於清朝的職業女性,一步步經營自己的人生,她一生未婚,但她也不care,畢竟她有的是時間去週遊世界。

回顧呂碧城的一生,印證了香奈兒可可說的一句話,「生活不曾取悅於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我想正是有了這樣的女性,3月8日才是一個如此值得被紀念的好日子。

提起呂碧城,大多數的人印象是陌生的,比起「刻薄」的張愛玲,「人間四月天」林徽因,敢愛敢恨的陸小曼,這個女人身上的頭銜似乎只有——中國第一剩女。

這不是一個善意的稱呼,而她留給世人的照片,是一襲低胸露背的晚禮服,頭飾誇張,妝容精緻。

她的身上鮮少有風流韻事,也不曾有過太多的豪言壯語,而她實現了世上大多女性都難以實現的獨立與自由。

她做過《大公報》主筆,做過北洋女子公學校長,也從過政,經過商。在人生的前二十年,她實現了職業獨立、資產獨立,隨後,她終於邁向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人格獨立。

44歲的呂碧城,決定作為一個背包客環遊世界。在台灣音樂人陳綺貞還在唱著《旅行的意義》時,幾百年前,這顆自由不羈的心靈,掙扎著跨越了傳統、性別、經濟的障礙,追尋著更廣闊的自我。

01

足 跡

1927年的新年,呂碧城從舊金山啟程,自西往東,漫遊歐美。這個時候的中國積弱不振,當局腐敗,國土淪喪,舊文字連帶著古老制度被連根拔起,以嚴復、梁啟超代表的中國男性文人,正在以一己之力重新挽救新舊交替的中國。

對照這一端的呂碧城,她正在極有勇氣地搭乘現代交通工具——飛機。

當飛機緩緩離開地面的時候,當飛機起飛時,她的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明亮,屋宇、河道、樹木「點點如煙,不甚明了」,身側的雲朵環繞,「棉白有光之晴雲外,複雜以昏暗之濕雲,機身漸為所迷,四望杳杳無睹。」

這種情緒非常複雜,呂碧城再一次靠近了自由。幼時,呂碧城的父親呂鳳岐曾任職翰林院,外任山西學政,相當於現在省教育廳廳長。

父親病逝後,早早定親的她被退婚。失去了依靠的她,寄居於舅舅家,飽嘗了寄人籬下的酸楚。她曾在12歲的時候,就寫詩讚揚唐朝女俠聶隱娘,發願要做脂粉里的荊軻,而她今後的人生,都像是一支蓄力的箭,沖向她的理想抱負。

呂碧城

在第一站洛杉磯,她遊覽了好萊塢,參觀了卓別林等電影明星的別墅;在瑞士日內瓦,她在劇場聽歌看戲,聊以消遣,還遇上了半年一次的百花會夜遊;在義大利米蘭,她撐著花傘在街市中穿行,引人紛紛側目。她入住了世界上最大的旅館潘斯樂維尼亞旅館,在長廊中凝視往來的人群。

她寫威尼斯,「橋樑極多,頗饒幽趣,水光波影,搖映窗壁間。陸地則悉用石板鋪成,曲巷狹徑,頗似吾國蘇杭之街市」。

一個單行女性的旅途,註定充滿了獨自面對危險與挑戰的冒險意味。同年七月,她遇上了奧地利的動亂,「旋聞背後槍聲如雨……幸近予者多婦女,體力相等,未被擠傷」。

她還在火車中和陌生人分享食物,因為怕被下藥偷取財物,所以只敢吃一點。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西方人的印象中,中國女性的模樣依然和旗袍、小腳聯繫在一起,不過呂碧城把晚禮服駕馭地很好,擅長跳舞,留給旁人一個充滿幻想的裸露背部。

在西方社會,呂碧城得到了高度的認同,也多次接受西方媒體採訪。維也納報紙用照片記錄了呂碧城的形象,身穿「金孔雀晚裝大衣,皆中國物」,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群眾趨前圍繞,握手問訊」。

02

闖 盪

這是一位相當典型的職業女性。呂碧城成名在清光緒三十年前後,此時距離辛亥革命只有一步之遙。

1904年,當女性知識分子還深困於閨中,渴望獨立的呂碧城離家出走,隻身踏上了北上天津的列車,被當時的《大公報》創辦人英斂之賞識,成為《大公報》主筆。她陸續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系列女性改革的政論文章,以一個職業女性的身份進入了男性主導的公共領域。

不久後,她創辦了中國一所公立女子學校——北洋女子公學,提倡了女性教育的觀念。清亡後,她轉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又以女子身份參政。短短几年,她又轉戰商界,實現了經濟獨立。

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師生合影

呂碧城不是一個不婚主義者,只是她對於愛情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呂碧城前前後後遇到了很多出色的男子,袁世凱家的二公子袁克文,李鴻章的孫女婿楊雲史,以及詩友費增蔚都傾慕於她。

袁克文

她發表了自己的獨立宣言:「生平可稱心的男人不多,梁啟超早有家室,汪精衛太年輕……我的目的不在錢多少和門第如何,而在於文學地位。」

稍後,她又冷靜地說,幸而手頭略有積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學自娛。」

我懷疑世人誇大了愛情,不過是抱著好逸惡勞的心態來逃避堅硬的現實而已。

這個半生漂泊,磊落洒脫的女性,用她口中的自娛文學在西方世界留下了驚艷絕倫的詩篇。

呂碧城遊學西方的時候,早已察覺到西方文學思想和主張以及白話文思潮正衝擊著中國古典文學精神,她認為中國古典文言之妙,在於能以簡代繁,以精代粗,意義確定,界限嚴明,字句都是鍛煉而成,辭藻由雕琢而美,絕非白話俗語能代替。

03

古 詞

呂碧城其實是一個非常懷舊的人,她如此追求著新生活,卻在一個角落又如此固執地使用著古詩詞。

呂碧城手札

呂碧城出身中國書香世家,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古典閨秀才女教育,詞中很少用英文,如果不看標題,很少有人能發現她所寫的是歐洲。

她以《玲瓏四犯》一牌去寫日內瓦鐵網橋,以《金縷曲》寫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以《一組望江南》細膩描寫可口的冰激凌、鋼筆。

即便是面對日內瓦的湖水,在她的眼裡依然是一副中國山水畫:

「蓋湖光山色益以朝霞積雪混合而成,吾國古詩『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後山光滿郭青』之句……湖面靚碧,微騰寶氣,氤氳漫天匝地,又憶及唐人詩云,『漠漠輕陰』」。

而在義大利時,當她看到兩千年前的龐貝古城,她想到了中國的興亡之苦,「人事代謝,於此得實證焉。」

當她第一次登上阿爾卑斯雪山時,她對此非常驕傲,「寫蠻箋,傳心契,惟吾與汝」,而在大風雪中乘船橫渡英吉利海峽時,她寫出豪邁詞,「打孤舷,雪花如掌」。

「望故國千里」、「故鄉渺渺」,每一次新的見聞,都讓她回憶起心中的故國舊聞。

在她的心中,故國不是帝國之間的陰謀陽謀,也不是現代理論的冗長理論,故國在她的心中,寧靜、久遠,是她身處異國,能夠歸去的家園。

遊走於西方世界的她,泄露了不可名狀的鄉愁。即便是多年的旅行,依然無法稀釋掉家國之恨。在一個夜晚,她如實記錄了內心的煎熬:

「這天晚上,接到由中國寄來的報紙,拆開看看,國事幾乎糟的不可救藥,紛亂如麻。……我年來旅居繁華世界,別人猜我酒綠燈紅,樂不思蜀了,誰能知道我家國的隱痛,已是銘心刻骨呢?

……遇見外人,才知道我國的地位,在世界上卑微到何等!」,她依然保持了冷靜,「西力東漸,華洋的交涉,逐日的繁密,也無可避免」。

一個女性,要如何在大時代里找到自我,永遠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而呂碧城用一生回答了這個問題。她是那個時代里最清晰、堅定、真誠、無畏的面孔,因為她,那個矇昧混沌的時代才有了真實的氣息,有了迸發和向上的光。

·

·

GIF

瓊瑤、張愛玲、呂碧城……

你想要過誰的人生?

文 | 憶夢

參考:

《呂碧城遊記中的西方形象》

《呂碧城的海外詞》

關注中國最贊的匠人手作平台東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家守藝人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外公一個90後孫女,為傳承家族皮雕手藝,攻克108道皮雕工序
李時珍,皮這一下你開心嗎?

TAG:東家守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