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名臣,73歲和林則徐治理黃河,書法出眾,行家:比林則徐字好

清朝名臣,73歲和林則徐治理黃河,書法出眾,行家:比林則徐字好

書法、漢字,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評價中,我們又常常默認「字如其人」,即一個人有好的形象,他的字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從一個人的字,去關照他的一生,往往能得到更深刻的理性認識。因此就顯得更有價值。

在清朝中晚期,堪稱內憂外患、國朝動蕩。但,正是在那個時期,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科舉名士。

像林則徐,魏源,王鼎,都是可載入史冊的名臣。由於在中學課本上提過,林則徐、魏源堪稱「鼎鼎大名」,而籍貫在陝西蒲城的王鼎,就顯得不是那麼人盡皆知了。

相對於那兩位而言,王鼎算是一位前輩,他以自己的一生,展示了一位「正直、愛民」的清官形象。在生前,官方已對他有很高評價;在身後,他的愛國事件被廣泛傳播。至今,文從沈夢了解,在他的家鄉還有紀念館留存。

王鼎,生於陝西蒲城,家境貧寒,雖有同鄉、同族狀元兼軍機大臣王傑在仕途,他從未求過這層關係,一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在二十八歲那年考中進士。

此後,王鼎從翰林院庶吉士,一路升遷,官至戶部尚書、直隸總督,最終,位列東閣大學士,和自己的族人、前輩王傑,取得一樣的政治高位,憑的就是自己的端正品行。

王鼎的一生,以不徇私情,敢於辦案,聞名一方。又精通財務,體恤老百姓,在政見上有和林則徐相近,支持禁煙……

如今看他的一生,皆是正能量的凱歌。

大約,正是因為他和林則徐政見相近,當林則徐被貶到伊犁時,正值黃河決口,王鼎奏請林則徐為河督,已經7

3歲的他,和林則徐日夜監工,將河水修歸故道。因為此事,民間也稱二人為「黃河雙魂」。

近一年後,王鼎尸諫道光帝,林則徐發往新疆……

憂國憂民的王鼎,以自己的一生呈現了一個愛國名相的鏗鏘傲骨,卻並沒有達到相應的目的,他辭世81天後,《南京條約》簽訂,香港從此脫離了祖國155年。

聽聞王鼎辭世,林則徐大為感嘆,寫下詩兩首,讚歎曰「傷心知己千行淚,灑向平沙大幕風!」

作為一名進士,王鼎的書法功夫十分紮實。他的作品在網上流傳不多,但幅幅都是精品。

當代一些喜歡王鼎書法的學人,將他的字和晚輩好友林則徐相比較,得出的結論是:以前我只知道林則徐書法,認為他的字很好,現在看來,王鼎的書法比林則徐還要漂亮、還要有功夫!

當有人再提到王鼎故事,一位研究王鼎的行家忍不住說了句:王鼎書法確實高超,我更佩服他家書中的那種精神。73歲的人了,為了前往河南主持黃河口修復工程,在大雨中仍然前行……

林則徐的字

今日一同欣賞王鼎的書法,未知您會否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圈 的精彩文章:

《養豬印譜》:治印大師方去疾、吳朴堂等,以豬為主題的絕世傑作
雍正、唐國強、丁曉兵等十書家同寫: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TAG:書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