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脫離的存在 自由的飛翔——傅瑤藝術展在京開幕

脫離的存在 自由的飛翔——傅瑤藝術展在京開幕

GIF

2018年3月10日下午,傅瑤全新個展「脫離的存在」於新保利大廈十層的保利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展出了藝術家近年來的最新創作,包括銅版畫和油畫在內的40餘幅繪畫作品及數件雕塑作品,集中呈現了藝術家傅瑤近期的創作狀態,也成為其近幾年藝術成果的一次階段性總結。這是藝術家繼「微醺人生」後的全新個展,也是藝術家個人的首個美術館個展。

從左至右,資深經濟人林松、田愷、李劍光、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藝術家傅瑤、藝術家徐累、資深藏家顏明、策展人常天鵠

藝術家王興偉、策展人柳淳風、傅瑤、常天鵠

嘉賓合影 從左至右:常天鵠、著名演員宋丹丹、著名畫家劉小東、資深藏家趙穎、著名演員陳小藝、藝術家傅瑤

我們都是旅居之人,這個看得見的世界,只是生命的一個驛站。亞伯拉罕,猶太人的始祖,信心之父,他的信心竟然不是中國式的衣錦還鄉,而是半夜起行,逃離故鄉,說走就走。這時的亞伯拉罕,牛羊成群,富甲一方,在故鄉可謂衣食無憂,被眾人尊重,為什麼他竟然願意逃離故鄉,捨棄財產和榮耀,為什麼他要選擇一種在路上的生活方式,選擇一種生命在路上不斷展開的過程呢?

藝術家傅瑤與嘉賓趙旭

資深藏家邢繼柱與藝術家傅瑤

無論生命以哪種形式存在,或樹木花草、或牛羊走獸、甚至自命高級生物的人類,都是寄居世間的臨時存在。而作為假象的臨時存在往往背負了過於沉重的訴求,樹要成為迎客松,魚要成為鯨魚,人要出人頭地??在被賦予某種優勢定義的過程中逐漸脫離了每一個具體生命的精彩,而這個具體的似乎並不與生命假象重合的精彩,通常不被強烈地感知,只有繞過普世的庸俗評價體系,才能依稀看到那束本我的微弱的光。穿過這道幾乎看不清的光亮,我驚奇地發現竟有一個堅毅的女子日復一日地默守著、編織著她的另一份存在,雖是一瞬,註定璀璨。

藝術家傅瑤與嘉賓劉小東

嘉賓徐累與藝術家傅瑤

藝術家傅瑤與嘉賓互動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就是無論怎樣努力,始終逃不出既定的日常邏輯,象一張網罩在我們忙碌奔突的每一段時間和每一寸空間。拖著沉重的肉身,疲憊於各種目標中。就連旅行休息也變成了按計劃執行的奔波。《馬太福音》里我看見過一個格外醒目的句子:「沒有一個先知在自己的家鄉被悅納」。這是耶穌說的箴言,意思大概是,即使你是先知,即使你的聰明和智慧超過了所有人,但故鄉的風土人情和思維定勢一定會淹沒你。生而為人,你只有上路,生活在別處,在一條未知的道路中慢慢發現自己。傅瑤的藝術,更準確地講,是傅瑤的思考,以象徵敘事的語境,把自己引向光明,引向那條漫長而堅定的自我救贖之路。

藝術家傅瑤與一壹傳媒集團董事長著名影視投資人王一洋

著名演員傅亨和藝術家傅瑤

嘉賓合影 左起: 宋丹丹、傅瑤、陳小藝、趙穎

還是在她很小時候,就被動地脫離了父母的生活。所有兒童本應有的快樂在她這裡都是虛構的存在,象是一條小魚,脫離了魚群。雖然險象環生,可一旦生存下來,會擁有整個大海。世俗的悲歡離合過早地在她幼小的心靈中幻化成一個符號。在她的作品中,經常會有一隻離開水體的海豚,或馱於馬背,或肩負於路人,表情安祥,完全沒有思戀大海的迫切。這隻海豚以其獨特的方式象徵地生活在她的畫面里。傅瑤無意於神化表達,更不是歷史上的象徵主義或超現實主義傳承,她只是在安放那份習以為常的生活悖論,尋找真實之外的真實,可以永遠寄託本我的真實,無關他者,無關已有的虛象,儘管這些虛象每天都在發生,所以她拚命擺脫的這個過程,真正構成了她的生命敘事。這個敘事不是文學敘事,也不是圖像敘事,而是她蟄伏已久的復活之痛。

Caroline、Cédric、Estelle、Thierry、傅瑤、Thierry、Aloyse 、程昕東、常天鵠

程昕東、Thierry、傅瑤

自中世紀以來的繪畫,多以教育和記事為主體,無論是源自西方的光影表達,還是源自東方的線性表達,均以描述現存世界的邏輯為核心,在二十世紀以前,很少有人去關照圖像背後自我的價值。而隨著一輪輪的現代主義運動,又把個性推到至高無上的法則。當個性做為藝術的主體存在時,同樣也變成了虛象,隱藏在虛象背後的往往是怎樣在藝術史或藝術市場的空隙里佔位,真正掩蓋了脫離於藝術表達之下的另一個自我的存在。縱觀傅瑤近五年來的藝術,與其說是創作,不如說是自我修為。她很少與外界接觸,藝術界里發生的任何事,她都置之度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徜徉在她認為脫離了生命假象的另一個世界:寧願立馬駐足於茂林修竹間,手持臆造的蘭花騰雲駕霧在天地宇宙,裹挾看似平凡的信物緊身相隨,長袍馬褂遙遠於當下的迷幻,痴情男子聞香惜玉的憨態,悠然飄過的天鵝一往情深,溫暖的暮色留下串串足跡漸漸消失在凝動的雪花里,星空下雲遊的眾生懷揣各自的小心事躡躡飛翔,漫無邊際沒有終點的不以旅行為目的的旅行。在這裡,所有的生物都是他自己,沒有貴賤,沒有標籤,沒有偽裝,每種生命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展 覽 現 場

傅瑤幾乎每天翻閱兩本書,《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和《聖經》,經常能大段大段地背誦其中段落。這兩本書的共性是都具有某種教科書似的魔性,均是對現世人生的謂嘆,人情冷暖的根源,以及自我拯救的心路歷程。書中念:「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人生本是孤寂,熱鬧都是強裝。葉子綠了又黃,隨著東風飄落在地,人生也不過如此,童年青年成年老年,孰能抵擋歲月的侵蝕?留下的不過是滿頭白髮。又云:「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淚還他,也償還的過他了。」人與人,從來是債。今世算我欠他的,我留下的眼淚,都算還給他的債吧。此世降於人間無處可逃,終難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相對於形而上的精神出離,傅瑤細膩而敏感的知覺,自然地在形而下的藝術表達上留下清晰的筆痕,每當零距離觀察她的作品,總是被一種旋轉的小筆觸吸引,任憑畫面多麼宏大,都是以近似暈眩的小轉筆漸漸鋪就。自信而有分寸,再放大,又自成小宇宙,完全是抽象的。不過相比於她宏觀上對於繪畫的態度,具象抽象的討論又顯得多麼微不足道。她也時常感嘆:「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進不了的前程,都是回不去的故鄉。我始終不認為傅瑤是超現實主義者,因為她熱愛生活,不被現實所困,又能遊走於現實和夢的邊緣,她於現實之外神奇般地找到了脫離自我的另一個真實的存在。

在中國古代的士族審美里,有一種境界叫「荒寒」,正是那些辛辛學子們在寒冬趕考的路上,翻山越嶺,體悟澄明之境常在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卻有一種格外親近的切身感受之美,正所謂對現世的反觀,鏡里乾坤,從自然照見自我的歸宿,是一種不樂之樂,亦是最高級的愉悅。作為東方人,我輩無意活出西緒福斯的神話般的沉重,也無意活出佛生轉世極樂的傳說。我們只修今生,放下軀殼的自我,象傅瑤一樣,追尋脫離的存在,讓本我自由地飛。

藝術,一切皆有可能

Art,everything is possible

今日薦讀

轉載須知

無二維碼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人民藝術·生活美學]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解篆-當代篆刻提名展之程風子」在藝術糧倉開幕
一個和尚開始研究佛系搖滾,還唱的迷之好聽……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