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修德的步驟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修德的步驟

【說明】

本文將揭示「格物,致知」的真義,將揭示古聖人修德的方法和步驟,將揭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義,

《大學》全文是連貫的,而不是後世注釋的那樣到處都是突兀的話,前文講到了「知止」(詳解見《止、定、靜、安、慮、得》),「知止」的「知」來自於「格物」,文中有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就是格物,所以將句話放到第二段開頭,第二段是先說「格物」泛的含義,然後又從「明明德於天下」倒推到「致知在格物」,推論出格物是修德的起點,最後又正推再次來強調修德的先後次序。所以《大學》「格物」闡述是不缺的,同時「致知」闡述也是不缺的,在原文下一段。

朱熹沒讀出真義,而畫蛇添足打著程頤的旗號補了一段「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來闡述「格物致知」。

直接翻譯就是「之所以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道理,是說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蘊含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蔽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簡單點說就是是「我們的心有感知能力,天下萬物都蘊含道理,我們就應該探究萬物的道理到極致,用功的時間久了,就會豁然貫通而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明,這就是知至了」,他告訴我們要想成就聖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探究萬物的道理到極致。不要說現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了,就算是宋朝(朱熹時代),人們能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明嗎。不要說我們了,就算愛因斯坦這種高智商的人能做到無所不知無所不明嗎,做不到呀。借用現在網路用語:這是要累死本寶寶呀。

有關上篇文章,有網友找不到「心」到底在哪,可以用實物的心臟位置先來代替。只要我們開始實修就可,修著修著你就明了自己的法門了。就像我說修下丹田找不準時你拿整個肚子去收放都行,關鍵是行動。另外沒有哪個法門是絕對可以皈依修持的,我解說經典只為大家能明己身大(天大,地大,聖人大,你大,我也大,一切有情眾生皆大。我們都和天同高的,我們都和地是同厚的,我們都和聖人是平等的。孟子說「人人皆堯舜」,陽明子說「人人皆聖人」,毛主席說「六億神州盡舜堯」都是這個意思),能立聖人志能起善者修能得菩提果。具體的法門都是由我們實修得來的,不是往日聖人給我們的,也不是我解說出來的。《金剛經》中說:「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就是說:只有我們自己修的法,沒有如來說的法。一切法,只要你修了,就是你的法,不是如來的法,不是任何聖人的法。所以《金剛經》中佛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來實在是沒給予眾生一個解脫的法門,只有眾生自己實修的法門;如來實在是沒度任何眾生,只有眾生自己度了自己

另外我在上篇文章中那麼長篇累牘的闡述一個看樣子不重要的修體,實為幫大家來斬斷淫念。我們可以有「性」但不可以「淫」。「淫」念不斷我們「皮袍下面藏著的『小』」(魯迅語)就滅不掉,「淫」念不斷我們就做不到佛說的「大丈夫」,「淫」念不斷我們就做不到陽明子所說的「此心光明」。

順序上嘗試做一下調整,原文結束後先放流行的譯文,再放筆者的譯文,然後再放注釋。這樣有助於大家先有個整體觀,有對比,然後帶著問題去看注釋,會比較有針對性。如果大家感覺不合適,或者有別的意見可以告訴我,我綜合大家的意見做調整,謝謝!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①。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②,先治其國③。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④。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⑤。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⑥。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⑦。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⑧。致知在格物⑨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⑩

【流行譯文】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有始,知道了它們的先後次序,就與《大學》的宗旨相差不遠了。

在古代,意欲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探究事理。

探究事理後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後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誠後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後才能修養好品德,品德修養好後才能調整好家族,家族調整好後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好後才能使天下大平。

【譯文】

世間萬物都有根本有表象,世間事事都有結果去向和緣起來處。剖析開事事物物的表象,參悟清楚了事事物物的本質,就能知道其發展趨勢,我們就接近大道了,接近本源真相了。在我們自身也是一樣的,只要仔細剖析我們自己,從我們自身去體悟,客觀的認識自我,我們才能明悟(發自內心的認識到)我們人生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去向哪裡。

古代想要把自己光明無暇的善德(慈德,我們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愛,以下用慈德代替)擴充到天下,推及到天下的人和物,成就萬物一體之仁的聖人境界的人。先要把這種慈德擴充到自己的國家,惠及到自己的國人。想要把慈德惠及自己的國人的人,先要把慈德擴充到整個家族,平等地慈愛家族中的每一個人。想要把慈德擴充到整個家族,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德性。想要修養好自身的德性的人,先要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外事外物所牽動,保持修德在至善的正確的方向。想要要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私慾雜念所牽動,先要真誠的坦然面對自己的意念,不自欺才能準確的判斷出那些是私慾雜念,那些是符合天理的。想要真誠的坦然的面對自己的意念的人,先要獲得真知,就是先要客觀的認知自我,客觀的認知人這個物種,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去往哪裡。客觀的認識了自我,知道這一生要去往哪裡的關鍵在於剖析我們自己,參悟透我們自身,找到我們存在的根本價值。

剖析我們自己,參悟透我們自身,找到我們存在的根本價值就能客觀認識自我,就能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去往哪裡。我們只有客觀的認知自我,客觀的認知人這個物種,才能能真誠的坦然的面對我們形形色色的意念。我們能真誠的坦然的面對我們形形色色的意念時,才能不自欺,才能準確的判斷哪些意念是私慾雜念哪些意念符合天理,而後才能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私慾雜念所牽動。我們能夠很好的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能夠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私慾雜念所牽動時,才能保持修德在至善的正確的方向上,我們才能要修養好自身的德性。我們養好自身的德性,才能將我們的慈德擴充到整個家族,平等地慈愛家族中的每一個人。我們只有將這種慈德擴充到整個家族後,才能將我們的慈德擴充到自己的國家,惠及自己的國人。我們只有把這種慈德擴充到自己的國家後,才能將自己慈德擴充到天下,涵蓋天下人、天下物,進而成就萬物一體之仁的聖人境界

【注釋】

①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世間萬物都有根本有表象,世間事事都有結果去向和緣起來處。剖析開事事物物的表象,參悟清楚了事事物物的本質,就能知道其發展趨勢,我們就接近大道了,接近本源真相了;在我們自身也是一樣的,只要仔細分析我們自身,從我們自身去體悟,客觀的認識自我,我們才能明悟(發自內心的認識到)我們人生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去向哪裡。

這一句實質上是指下文中的「格物」,「格」名詞動用化,含義是分格成小塊,不停的分割剖析下去,就是剖析,就是仔細分析,就是體悟。放在我們自身上就是分析自我,客觀認識自我。這句話是承接第一段的「知止」來的。我們前文中說過,止唐先生還有南師都為了強調「知」的重要,都把它提到六證中來,南師甚至把它單列一證,成為七證中的第一證。那麼怎麼才能「知」呢,怎麼才能真真切切的發自內心的認知呢,就是去剖析我們自己,剖開其表象,客觀的認識自我,參悟到我們根本是什麼,最終才能知道我們這一生何去何從,我們往哪裡去,就是明悟到「止於至善」。雖然我們還是很難搞清楚我們從哪裡來,但是我們至少要明悟我們往哪裡去。我們往哪裡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裡用「終始」而不用「始終」,用「本」來對應「終」,來強調去往哪裡才是最重要的。用「末」來對應「始」。從這也可以看出古人用字很講究,很慎重。

②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古代想要把自己的慈德擴充到天下,推及到天下的人和物,成就萬物一體之仁的聖人境界的人。

通常的解釋是:在古代,那些想要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修行是個向內求的過程,所以通常解釋是錯誤的。另外根據整個倒推和正推的對應來看,這裡「明明德於天下」正對應「平天下」,所以下文中的「平天下」,就不是「平定天下」,而是「明明德於天下」,就是「把自己的慈德擴充到天下,推及天下的人和物」

③先治其國:先要將這種慈德擴充到自己的國際,惠及到自己的國人。

通常的解釋是: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這裡牽涉到對「治」的解釋,「治」地本意:自水的初始處、基礎、細小處開始,以水的特徵為法,進行的修整、疏通,是為治;另外「治」本來引申就有「辦理」,「配備」,「安排」地含義如:「治酒」,「治其大禮」——《周禮 ? 大宗伯》。再結合「齊家」,「平天下」,中地「齊」,「平」,都有平等地無差別的給予地含義,所以「治國」在這裡應為象水一樣惠及國人,有雨露均沾的意味。歷代錯誤的理解《大學》都因「治」字而起。這裡的「國」指當時的諸侯國,不是現在的中國。現在的中國那時稱為天下。

④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要將這種慈德擴充到自己國家的人,先要將這種慈德擴充到自己家族,平等地慈愛家族中的每一個人。

通常解釋是:先調理好自己的家族;這裡牽涉道對「齊」的理解。齊:使同等、一致,含平等均等地意思,如:並駕齊驅。我查了很多同時代的文章沒見到把「齊」作為「管理,整治,調理」用的,另外下文中對齊家的闡述中也是指無差別的愛自己家族的人。

⑤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要將這種慈德擴充到自己家族的人,先修養好自身的德性。

我們只有體悟到自身本有的慈德這種無私的愛的善德,才談得上去擴充和提純這種善德。無論這種愛是被子女激發出來的還是自我體悟出來的。另外我們天然對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偏見,包括我們家族甚至小家庭內的人。所以要通過修身來克服各種偏見,下文齊家中有詳盡的描述。這裡的「修身」不是一個泛指「陶冶身心,涵養德性」,而是指我們不斷的修心修德到達一定境界後,自身的氣質有所改變,已經開始自然外放,為人處事上已經能體現出修行上的功夫了。

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想要修養好自身德性的人,先要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離宮正位:情緒萌發出,心窩處,詳見《古聖人修道初探:修體和修心》修心部分),不被外事外物他人所牽動,保持修德在至善的正確的方向上。

「先正其心」通常解釋是先端正自己的心或先端正自己的心思、心意。筆者的解釋:正:收歸心神於離宮正位,是修德實修的步驟起點,前面的「格物」「致知」「誠意」都是為了做到「知止」,「知止」了,立聖人志了就過去了,只有「正心」是切實用功處,是一生都在用功地方,就是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陽明子的「格物」「致良知」。在心被私慾雜念牽動時,立即收歸心神於在離宮正位,定住心神,保持我們的修行在向至善的正確的方向行進。

⑦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想要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私慾雜念所牽動,先要真誠的坦然面對自己的意念。

「先誠其意」通常解釋是:先要意念真誠。意念真誠是《中庸》里提到一種非常高明的境界,是萬念不滯留於心,不再有任何糾結的境界,所以《中庸》里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這是一種聖人的狀態,大家覺得放在這裡合適嗎,已經意念真誠了心隨時都在正位了,還談什麼正心。所以筆者的解釋是:先要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意念、念頭。在我們進修的過程中,我們的境界還沒到時,我們的念頭有善的也有惡的,有符合天理的也有有私慾雜念;我要真誠的面對我們的形形色色的念頭,善的就是善的,惡的就是惡的,不要自欺欺人,不要欺騙自己;後文中誠意段說「所謂誠其意者,無自欺也」。

⑧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要真誠的坦然的面對自己的意念的人,先要獲得真知就是客觀的認知自我,客觀的認知人這個物種,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去往哪裡。

「先致其知」通常解釋是獲得知識;筆者的解釋是:獲得真知,客觀的認知自我,客觀的認知人這個物種,知道自己這一生應該去向哪裡。只有客觀的認識了自我的人,才能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形形色色的意念念頭,才能不自欺。

⑨致知在格物:客觀的認識了自我,知道這一生要去往哪裡的關鍵在於剖析我們自己,參悟透自身,了解我們存在的根本價值。

「格物」通常的解釋是獲得知識在於探求萬事萬物的道理。

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剖析我們自己,參悟透我們自身,知道我們存在的根本價值就能客觀認識自我,就能知道我們這一生要去往哪裡。我們能客觀的認知自我,客觀的認知人這個物種,才能能真誠的坦然的面對我們形形色色的意念。我們能真誠的坦然的面對我們形形色色的意念時,才能不自欺,才能準確的判斷哪些意念是私慾雜念,哪些意念符合天理,而後才能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私慾雜念所牽動。我們能夠很好的去除心中的私慾雜念,將心歸於離宮正位不被私慾雜念所牽動,才能保持修德在至善的正確的方向上,我們才能要修養好自身的德性。我們養好自身的德性,才能將我們的慈德擴充到我們家族,平等地慈愛家族中的每一個人。只有做到將我們的慈德擴充到我們家族後,才能將我們慈德擴充到自己的國家,才能惠及自己的國人。只有把我們慈德擴充到自己的國家,才能將我們的慈德擴充到天下,才能推及天下人、天下物,進而成就萬物一體之仁的聖人境界

上一段是以終為始倒推,這一段是正推進一步強調修德的步驟次序。

【小結一:「格物」,「致知」之爭】

有關「格物」,「致知」朱熹給出的解釋分別是:「探求萬事萬物的道理到極致」,「獲得知識」。陽明子的解釋分別是「去除內心的私慾以存天理」,「光明自己的良知」(劉止唐也差不多是這個解釋)。陽明子的解釋類似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時時勤拂拭」的過程。這個解釋確實有些牽強,因為會與「誠意」,「正心」的過程重複;於是陽明子不得不把「物、知、意、心、身」歸為一物,將「格、致、誠、正、修」歸為一事,而不加分別,但這樣就違背了原作的進修用功順序。

陽明子一直死磕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陽明子後來引用《國風·王風·黍離》一句話「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陽明子實際上是在為我們爭一個平等,一個人與天的平等,一個人人皆聖賢的平等。如果修行是向外求,如果聖人果位是向外求來的,人類就永遠比萬物的代表天低一等,人就永遠比天的代表天子低一等,這樣的話人實際上就無法成聖了。

如果聖人果位是外求來的,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同,就不能說人人皆是聖賢,就等於否定了人人平等,這才是朱熹觀點的真正危害。這也是為什麼朱熹後理學成為統治思想,儒者皆學習理學實修理學,而理家內部再也沒有出現聖人的原因。曾國藩不是理學,更偏心學一些,他自稱新儒學。

南師認為「致知」就是「知至」就是原文中的「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就是原文中「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並且原文中正推時用的就是「物格而後知至」,也充分證明了南師的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對於「致知」筆者和南師的理解是一致。

但是在「格物」上南師在《原本大學微言》中說:「因此說,把『物』字與『格』字聯合在一起,湊成一個名詞,叫做『格物』,並非完全是指格去心中的物慾才叫做『格物』。換言之,『致知格物』的道理,只要在孔子的孫子、曾子的門人子思所著的《中庸》中,就有明顯的解釋,如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由此可知盡人之性,還只是自我『內明』學養的一段功夫。進而必須達到盡物之性的「格物致知」,才是內聖外用的學問。」可以看出南師認為「格物」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格去物慾」,就是陽明子的「去除內心的私慾以存天理」。一個是「盡物之性」又回到了朱熹的「窮理盡性」上,但南師的意思是修行到了極高的境界後才能「盡物之性」。朱熹是在修行的開端「窮理盡性」,這是陽明子重點批判的,世上萬事萬物哪裡能做到「窮理盡性」,尤其是現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累死我們也做不到「窮理盡性」,只會變成無精打采,心神盡失的「書蟲」還談什麼修行。至於未來大家成聖成佛之後能不能「盡物之性」,我就不知道了,但至少不是我們修行之初就「盡物之性」。

後世儒家把《中庸》里的「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錯誤的斷句成「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來說明要多學多問,要多探求萬事萬物的道理。是非常錯誤的。正確的斷句是「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真實的意思是「有不需要學的學了,不能不放下;有不需要去問的問了,也要知道放下呀」,實際上是勸人學精,而不是勸人學廣的。並且「學,問,思,辨,行」是個為學的漏斗結構,範圍越來越小,逐步精進。

筆者認為「格物」就是剖析我們自己,參悟透我們自身,找到我們存在的根本價值;就是原文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致知」就是客觀的認識自我,認識人這個物種,明悟(發自內心的認識到)我們人生何去何從,知道我們應該去向哪裡(止於至善),就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格物」、「致知」筆者的解釋是:剖析我們自己,參悟透我們自身,找到我們存在的根本價值,客觀認識自我,明悟我們這一生何去何從,能真真正正的認識到我們這一生要去往哪裡(止於至善)。

對我們自身的客觀認知至少有兩點。第一點就是下文中會有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這是指我們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就是修身就是要成就聖人果位。至於具體原因非常複雜筆者會在為《孝經》寫的注中詳細論證。這裡先簡短解說一下,大家都知道雷鋒有句明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毛主席看到這句話時怎麼評價的,毛主席說:「我看過雷鋒一部分日記,這個人就懂得一點哲學」。這是個極高的評價,就連當時的很多哲學家都沒得到過毛主席的這個評價,甚至當時毛主席說「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的劉少奇,毛主席都沒說過他懂得一點哲學,劉少奇可是當時黨內頭號的理論家。為什麼毛澤東這麼評價雷鋒呢,因為毛澤東知道雷鋒真正的理解了「為人民服務」這「五字真言」。只是可惜雷鋒像孔子的學生顏回,陽明子的學生徐愛一樣早早的離開了世間。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想把有限的生命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就要把它投入到一個無限價值的事物中去。如果說陽明子的「致良知」是儒者成聖的法門正眼,那「為人民服務」就是人人成聖的金光大道。這裡只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這一生價值和意義在於修行,就是去成就聖人,這是對我們自身的第一個客觀認知。

第二客觀認知是陽明子所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我們自身本有大道至理,成聖成佛無需外求。這裡就牽涉一個重大的問題,修行是向內求,還是向外求。我來向大家分析,為什麼說成聖成佛的大道我們自身本有無需外求,人類對孩子的愛天然是就是至善的是無私的愛,那麼說至善是在我們孩子身上的嗎,如果是在孩子身上,那麼佛家的禪宗六祖惠能聖人就應該做不到至善,周恩來總理就做不到至善,因為他們沒有孩子呀;後文中也說「《康誥》 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就是說我們對孩子的無私的慈愛不是從外面學習進來的。這說明至善慈德是我們自身本有的德性,只是我們的孩子最能激發出來我們這種德性而已,在孩子身上最方便我們體悟而已。

所以說至善慈德是人類(甚至一切有情眾生)自性本有的,在這方面我們都是平等,這是人人平等的最最基本的基礎,這一點也體現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上,在成就聖人方面,天子和老百姓沒區別,方向沒區別,本質也沒區別,任何人都有,任何人都不會比我的多也不會比我的少,誰也搶不走別人的一分一毫。這就是《心經》里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如果至善是向外求的就會出現個問題,人就會比代表萬事萬物的天低一等,人就會比天的代言人天子低一等,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批判理學是奴才的學問,是奴性文化。儒家在理學之前是君子文化,是自強不息的文化。從理學之後,尤其是朱熹之後才逐步淪為奴才文化的。

同樣如果至善德性是從外面學來的,人和人就不平等了,因為人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人的知識儲備也是不一樣的。人和人不平等了,就有官威可以騎在人民頭上,就有錢威可以騎在人民頭上,就有知識權威可以騎在人民頭上。有很多人尤其是擁有官威、錢威、知識權威者,喜歡標榜自己比別人高明,比別人高一等。他們不知道,只要他們此心一起他們就是奴隸了,因為無論多高還有人更高,哪怕沒人比你高了,還有個抽象出來的概念比你高,它就在奴役你。它就是權利、財富、知識,它就在奴役你。因為你內心在依賴它,因為沒有它就沒有你的高明

綜上所述:《大學》自身是完備的並不缺「格物」,「致知」的闡述。對「格物」的闡述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就是剖析我們自己,體悟我們自身。對「致知」的闡述就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就是做到客觀的認知自我,真正認知到,明悟到這一生要去往聖人的至善境界。

【小結二:「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誤導】

一直以來我們都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當作內明、內聖之學。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作外用、外王之用。

所以後世儒家到處在提「內聖外王」。「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沒查到儒家什麼時候開始用「內聖外王」這個詞的,也先不去追究了。我們先來看「齊家」。

下文在論述「齊家」時這麼說的:「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我先在這裡直接翻譯一下:「之所以說要齊家,首先修養好自身的德性。因為人們對待親近喜愛的人時會有偏愛。對待所輕視討厭的人時會有偏見。對待畏懼恭敬的人時會有崇拜畏懼之心。對待憐惜同情的人時會同情之心。對待傲視怠慢的人時會有輕慢之心。對自己喜歡偏愛的人還能認知到他的惡(è)的一面,對自己厭惡(wù)的人還能夠認知到他好的一面的,天下都很少有人能做到呀。」這裡說的很明白了要齊家前提要求,是我們在面對家庭成員,家族人員時能沒分別之心。所以齊家就是公平的去愛家族、家庭的每一個人,就是「明明德於家庭於家族」。就是「將我們慈德擴充到我們家族,去評定的慈愛家族的每個人」。這是擴充我們的慈德的第一步

擴充我們慈德的第一步就是「齊家」,這第一步還要細分,要不大家會感覺要求太高了。做不到就會望而卻步。首先第一步是體會這種慈德,從我們自己的嬰兒身上,從家族的嬰兒身上,甚至從有情眾生的幼子身上。體會到這種慈德後就是保持住自己的慈德不要讓它變味。好多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無私的愛變成了有私的愛,無條件的愛變成了有條件的愛,甚至變成了厭惡,甚至變成了仇敵。孩子成了滿足他們虛榮心的工具,孩子成了他們臉面,於是就出現了「別人家的孩子」這個物種。整天狠狠的刺傷孩子的心,甚至打孩子,更有甚者失手打死孩子的都有,還美其名曰「為他好」,還美其名曰「愛之越深恨之越切」。

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對孩子提那麼高的要求,是真的愛他們,還是要他們裝門面。我們要是真的為孩子好,我們只要教會孩子們「愛」,這個世界沒有什麼能確保我們的孩子能夠幸福,權利、財富、名聲甚至福報都不能,只有「愛」才能確保孩子幸福,有愛的清潔工也是幸福的,有了愛撿破爛也是幸福的。因為「愛」,他們自然就會善良;因為「愛」,他們自然就會勤奮;因為「愛」,他們自然就會節儉;因為「愛」,他們自然就會快樂;因為「愛」,他們才會成聖成佛。我們的很多做法常常讓孩子們感受不到愛,甚至感受到了恨,還談什麼教他們「愛」。

我們的一生本來就應該一直和愛有關的,小時候我們去享受愛,稍大後學會和兄弟姐妹分享愛,學會推己及人,再大點我們遇到那個愛的人,我們第一次付出自己的愛,再到我們有了孩子,我們就會無條件的付出自己全部的愛。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父母們以後想要對孩子發怒發火時,這麼來開始你們的對話:「親愛的,我非常非常愛你」。當然同時別忘了收歸心神於離宮正位(詳見《古聖人修道初探:修體和修心》)。我們常說要感恩父母,當然沒問題。但是說真心話,我們真應該感恩(注意是感恩,不是感謝)孩子。表面上看我們給予了孩子很多,物質上的感情上的,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但是實際上孩子給予我們的更多更多,給了我們多少快樂!給了我們多少勇氣!這些還都不算,孩子給予我們的真正無可估量的是成聖成佛的契機,我們慈念起的那一霎間能消多少世的惡因惡果

第二步往自己的父母或者愛人身上擴充這種慈德。如果我們和父母住在一起,我們就去嘗試像愛孩子一樣去愛我們的父母。中國有句話:「老換小」,就是說人老了心性像孩子一樣,這其實就是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學會像愛孩子一樣去愛自己的父母;就是讓我們邁出擴充自己的慈德的第一步。現在很多人沒和父母住一起,那就這一步從自己愛人身上做起,嘗試像愛自己孩子一樣去愛自己的愛人。所以擴充慈德的第一步就是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自己的父母和愛人

邁出擴充的第一步後,第二步就好辦了。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自己的其他的親人和自己親近的朋友們。接下來就這麼一路擴充下去,一直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天下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天下人之幼。

這時可以說說「治國」了,我先把前文的注釋重複一下:「治」:水+台,本意:自水的初始處、基礎、細小處開始,以水的特徵為法,進行的修整、疏通,是為治;把水引入到田地,讓苗兒都得到潤養,才是這裡的意思。再結合「齊家」,「平天下」,中地「齊」,「平」,都有平等地無差別的給予地含義,所以「治國」在這裡應為象水一樣惠及國人,有雨露均沾的意味。錯誤的理解「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因「治」字而起,這裡的「治」不是治理,而是平等的惠及。這裡只解釋了「治」,沒解釋「國」,國是指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類似現在省。但是我們從擴充善的角度來看,現在把國當作中國也是沒問題的。「治國」,就是「明明德於中國」,就是擴充我們的慈德涵蓋整個中國。就是做到愛每個中國人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進而「平天下」就是「明明德於天下」就是擴充我們的慈德涵蓋天下人,天下物,或者換個說法就是宇宙眾生。就是愛宇宙眾生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我們一再強調修行是向內求的不是向外求的。「調理好家族,治理好國家,平定天下」,強調的恰恰是身外的事功。按這個解釋,堯舜就不是聖人,堯的兒子丹朱就沒教育好,舜的兒子商均也沒教育好。所以這裡「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指內在的,是指我們的慈德或者叫我們的慈德能夠平等的涵蓋家人,國人,天下人,天下物;而不是指我們外在事功

我們再來看「內聖外王」,首先這個詞不是來自儒家經典,而是來自《莊子》的《天下篇》,並且莊子是批評「內聖外王」的。我們看一下原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大意是說「所以內聖、外王的主張,晦暗不明,阻滯不通,天下人多自追求滿足自己慾望,以自己為中心。」後世儒家不明所以又錯誤的理解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剽竊了莊子批判的東西來用。用「內聖外王」來概括《大學》的真義,我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並且現在到處看到「孔子的內聖外王之道」,「孔子內聖外王的政治思想」。嗚呼,何其不幸哉!首先修行只有內沒有外,所有的外也是為了內,就是所有的外為事功實為修自己內部本我。其次如果實在要為儒者的為人做事上總結個「內*外*」更應該是「內聖外義」,也算是儒家原滋原味的東西不需要剽竊。解釋起來也合情理:內修聖明,外盡職責義務

【小結三:修德的實修方法和步驟。】

其實在糾正「齊家,治國,平天下」時就蘊含類修德的實修方法和步驟了,我們在這裡再整理一下,列出來。

第一步:體悟慈德,保持慈德不變質。從我們的孩子或者家族的孩子,甚至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有情眾生的幼子那裡體悟。

第二步:擴充我們的慈德,覆蓋到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愛人。我們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我們的父母,去愛我們的愛人。

第三步:擴充我們的慈德,覆蓋我們的親人和朋友以及其他比如同事、合作夥伴等。把他們當著自己的孩子來愛。

第四步:擴充我們的慈德,覆蓋我們中國人。把他們當著自己的孩子來愛。

第五步:擴充我們的慈德,覆蓋天下人天下物。把所有眾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愛。

很多人可能會說把眾生當自己的孩子來愛,把中國人當自己的孩子來愛,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先別討論這個可不可能,大家先把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愛人當著自己的孩子來愛吧,先邁出第一步吧當我們邁出這一步後你會發下很容易就能像愛孩子一樣愛自己的兄弟姐妹,愛我們愛人的父母兄弟姐妹

我們慈德擴充的同時也在不停提純精鍊,最終將我們的慈德修到至純無我(毫無自私自利之心)至大包羅萬象(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境界(詳見《大學之道》)。

好來寫到這終於算寫完啦,隨著這篇的完結,「修體」,「修心」,「修德」都出來了,本書的精彩也就結束了,但是接下來還是會繼續的,因為接下的內容中還是有很多誤解,所以還要繼續糾正。接下來就不會有像最近這兩篇長篇大論的了。我就不會寫的那麼累了,大家讀起來也不會那麼累了。

查看歷史分享

古聖人修道初探:修體和修心2018年3月7日

原創

有關「止於至善」的交流2018年3月3日

原創

止、定、靜、安、慮、得2018年2月27日

原創

大學之道2018年2月19日

原創

何為「大學」2018年2月15日

原創

開號第一篇:總論點什麼2018年2月13日

原創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聖人書 的精彩文章:

TAG:讀聖人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