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工商聯:對民宿進行法律界定,使其合法經營健康發展

全國工商聯:對民宿進行法律界定,使其合法經營健康發展

浙江麗水雲和雲棲民宿。視覺中國 資料

鄉村振興作為推動中國鄉村變革之關鍵,正在興起的民宿則可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向全國政協十三屆第一次會議提交的《關於促進民宿健康發展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提出國家應該出台明確規定,對民宿進行法律界定,改變民宿當前「無法可依」的尷尬現狀,以此推動民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提案》稱,民宿作為鄉村旅遊、休閑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元素,近年來得到快速的發展,並呈現多元化的局面。

作為一個結合當地人文環境、自然景觀、生態資源以生產、生活方式,為旅遊者提供住宿服務的經營場所,民宿的好處顯而易見。它至少有兩個明顯優點:首先讓閑置資源的再利用讓農村及城市的閑置房變廢為寶,讓居民在家門口創業;其次促進文化、生態與經濟的和諧發展,民宿能實現對傳統古村落、古建築的「活態」保護,實現文化傳承以及滿足個性化、體驗式旅遊的市場需求。

國家早已意識到民宿行業的價值和意義。2015年,國務院頒發《關於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指明「積極發展客棧民宿、短租公寓、長租公寓」的方向。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國大陸客棧民宿總數達53852家,兩年內漲幅達到近78%。

跟民宿興旺的發展趨勢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全國各地關於民宿法律界定和配套政策嚴重滯後,使其長期處於自發生長、無法可依的尷尬境地。

全國工商聯在其《提案》列舉了民宿發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首先是合法經營問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民宿長期處於灰色地帶經營,沒有營業執照,沒有消防許可、特種行業許可、衛生許可等各種住宿業必備的證照,缺乏運營監管。另外,民宿主要經營場所是居民閑置的住房,土地、物業性質多為宅基地、非建設用地、住宅等。經營性場所產權性質一般要求為商業或者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物業性質不合法,也是民宿經營面臨的另一個問題。

其次是監管還不到位。中國民宿業近幾年迅猛增長,但相應監管卻未能及時跟上。民宿屬於非標住宿,不像星級酒店那樣可以按標準去衡量和監管,管理混亂、監控設施不全等行業負面消息時有發生,衛生和安全也存在相應問題。

國家相關部委也均已發現問題所在。

2017年8月,國家旅遊局發布《旅遊經營者處理投訴規範》《文化主題旅遊飯店基本要求與評價》《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精品旅遊飯店》等4項行業標準正式實施,首次為民宿行業建立「國標」。

關鍵問題是,在隨後全國各地出台的規範性文件和監管標準,存在差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國家層尚未對民宿準確的法律界定,形成公安、消防、食品和衛生安全等部門在執行准入機制、市場監管方面均無法實施,更促使「國標」難以有效落地。

針對上述難題,全國工商聯對民宿發展在《提案》中給出解決方案。

首先,出台國家層面的明確規定,對民宿進行法律界定。民宿要合法運營,有序發展,首先就必須得合理定義民宿。什麼樣的住宿經營場所稱之為民宿,什麼樣的又稱之為旅館、酒店。定義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監管要求和運營標準。只有合理界定了民宿之後,才能針對其特性制定政策、開展監管,促進其健康發展。

其次,建議由國家旅遊局牽頭,聯合公安、消防、環保、衛生、住建等部門出台獨立的監管標準,協力解決民宿合法、有序經營的問題。可考慮從民宿的實際經營出發,以獨立的監管方式、監管標準對民宿進行規範。

另外,對民宿投資進行指導和監管。建議相關部門成立專門小組對目前的民宿市場進行清理整頓,規範市場投資行為,避免社會財富和資源的浪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泉州「無聲餐廳」半數員工都是聾啞人,老闆稱還要開分店
小金屬鈷掀起大浪:蘋果擔憂電池斷供,冶煉商「無米下鍋」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