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准媽媽們:產後大姨媽來的越早,表示子宮恢復的越好嗎?
平日里,感覺到日子了卻沒動靜時,天天盼著,嚷嚷著怎麼還沒來,隔久了甚至擔心會不會是身體出了什麼毛病;來了以後,又是各種不便、不適和煩躁,讓人恨得牙痒痒……
然而,日常例假有規律可循,但對於產後例假什麼時候來,新媽們又是否了解呢?
後台就經常聽到有新手媽媽對此產生疑惑:產後第一次例假什麼時候來?來的太早或太晚是否正常?不來例假同房是不是就不會懷孕等等。這些你們又知道多少呢?
一、產後第一次例假什麼時候來最好?
其實,產後例假恢復的早晚並沒有好壞之分。產後來例假的時間往往是與媽媽是否完全母乳餵養、哺乳時間的長短以及母親的年齡等方面有關。
早的滿月後就會來,晚的則到一年之後才會恢復。
不哺乳的媽咪,在產後4~6周,腦垂體對下丘腦分泌激素的反應已經恢復正常。卵巢內開始有新的卵泡生長、發育和成熟而發生排卵。大約在排卵後兩周左右就會來月經。
母乳餵養的媽咪,由於其下丘腦及腦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閉經時間可長達一年或更長時間。但也不是絕對,也有少數哺乳的媽咪,在產後的不同時間也是有月經來潮。
二、例假來得早說明恢復的好?
產後如果沒有哺乳,身體素質及坐月子情況良好,體內激素分泌水平正常,卵巢功能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月經會來得早。此外,媽媽在停止哺乳後三個月仍未來月經,則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三、來例假後母乳失去營養,不能喂寶寶?
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哺乳期來了月經,母乳便沒有營養,甚至對寶寶有毒,必須斷奶。
這種說法不科學。
正常情況下,產後11天至4個月母乳質量最好。月經來潮後,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並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
四、產後例假沒恢復時同房,就不會懷孕?
答案是否定的!
由於個體差異,一些新媽媽在例假來臨之前就會排卵,因此,同房時也是有可能會懷孕的。
所以,不想在產後懷上「二胎」,建議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好避孕措施吧。千萬別以為沒來例假就不會懷孕,哺乳期懷孕的媽媽可太多了!
另外,提醒媽媽們,產後4~6周內還是應該禁止性生活的。
因為這段時間內陰道壁內黏膜較為輕弱,容易受到損傷,同房時易發生陰道裂傷和出血不止等不良癥狀,甚至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炎等炎症。所以,爸爸們這段時間還是要再克制一下嘍!
五、產後例假不正常有什麼癥狀
如果產婦沒有餵奶,產後第一次月經通常平均在產後的6-10周來。哺乳的產婦,在產後12周-18周可恢復月經。導致產後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下面列舉月經不調的4個癥狀:
1、產後月經不規律(月經不調主要表現)
癥狀:主要是月經的周期不規則,有時長有時短,完全找不到規律。
原因:產後月經不規律,主要是由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器質病變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藥物因素如使用內分泌製劑等,這些原因都可能使產後來經時間不規律。
治療:平時應該注意適當補鈣,多休息,加強營養,適當運動,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2、產後月經量少
癥狀:月經量很少,較產前相比,嚴重減少。
原因:有的新媽媽產後月經周期正常,可是經量卻很少,甚至來一點點就完了,這就是「月經過少」的癥狀。主要原因是由身體血虛或者外傷性出血造成的,如產後大出血可造成身體血虛,以致月經過少;先天腎氣腎精不足,生產過多等損傷腎臟,以致腎氣不足,最後導致月經過少;有時內分泌正常,而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刺激反應減少,或子宮內膜部分粘連,也能發生月經過少。
治療:一般以預防為主要的手段,新媽媽在平時應從以下方面注意防治:應盡量避免做能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的手術;應將避孕藥與其他避孕措施交替使用,以避免長期使用避孕藥而造成對垂體功能過度抑制。
3、產後月經量多
癥狀:新媽媽產後月經規律,但每次月經的出血量很大。
原因:月經過多主要是由器質性疾病,如子宮肌瘤所致,但最常見病因還是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DUB)。正常情況下,每個月經周期的經血量一般不超過30毫升-50毫升如果超過80毫升,則可診斷為月經過多。每個人月經周期的經血量都不相同,這隻能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了。
治療: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月經過多,包括手術治療,如子宮切除和內膜剝除。另外也有大量藥物可以治療月經過多,如口服藥物或宮內節育器釋放藥物。產後通常採用藥物治療。
4、產後閉經
癥狀:產後一直不來月經。
原因:哺乳期可能會不來月經,再次懷孕也會不來月經,還有產後大出血導致的席漢氏綜合征、產褥感染引起的Asherman綜合症都有可能造成閉經。
治療:首先排除因為哺乳的原因和懷孕的可能。建議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