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

來,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

周末出遊,遇到了紫花地丁,

小時候很常見的小花,現在遇到的少了

看見了,自然親切。

外科名方五味消毒飲里就有它

還有河邊常見的雪糖菜,

好像又叫土大黃,金不換,不知真假。

老百姓拿它來通便治便秘,是親眼所見的

用它來治療牛皮癬,也有獨到之處。

正文在下面:

來吧,說點不著邊際的話:

一、不要把辨證論治抬得太高,

辨證論治理論是有缺陷的,

臨床應用時不一定正確。

教科書上對辨證論治的定義是這樣的: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

包括辨證和論治兩個過程。

所謂辨證,是指認知證的過程。

證是對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反映的概括,

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

反映這一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

並認為證是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揭示疾病本質的過程,

所謂辨證,

是通過四診收集到的資料,

通過分析、綜合,

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

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

無疑,

通過以上對辨證及證候定義的解讀,

我們認知到:辨證是對症候群的分析及推理,

是高於症候群的對疾病的分析過程,

應當是更加貼切疾病本質的。

但是,辨證論治體系是有缺陷的,

這一點大家都有感受。

回到張仲景時代,或者張仲景之前的時代:

中醫醫療實踐的大量累積,

使得古人對疾病的認知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粗略劃分階段的話,可以這麼認為:

《黃帝內經》的成書,

完成了中醫對人體和疾病規律的認識論

《傷寒雜病論》的成書,

完成了中醫的臨床治療方法論。

張仲景是在龐雜的疾病癥狀表現中發現了某些癥狀群,

將這些癥狀群組合在一起,

然後處方用藥,有效。

由此創造了「辨證論治」的臨床思維方法。

這一方法將前人的經驗上升為經驗科學,

使得掌握了這一方法論的醫生能夠將歷代積累的有效經驗方重複使用,

從此,中醫的治療經驗經得起重複,

經得起億萬次重複,

經受了上千年的考驗。

由於辨證論治的存在,

中醫前輩累積的浩如煙海的經驗才得以升華

經驗醫學上升為可以重複及傳承的中醫醫學科學,

中醫能夠發展為一門學科,

很大程度上是辨證論治方法論的功勞。

可以說,辨證論治的方法論是中醫學的精華,

但是,

辨證論治並不是中醫實踐過程中認知和治療疾病方法論的全部

除了辨證論治,

中醫還存在大量的非理性、非邏輯的醫療實踐。

比如「但見一證便是」的直截了當。

所以,相對於中醫理論的經營,

中醫人更重視實踐的總結----臨證醫案

醫療實踐的歷史長河中,

往往是首先發現某些葯、

某些方劑對某些特定臨床癥狀或者疾病有效,

這就是我理解的方證對應,

因此也有人說,方證是辨證的尖端。

因為,在實踐總結過程中,

並不是所有醫療實踐都可以用辨證論治方法論歸納和演繹得到積極結果。

但方證對應可以做到。

中醫學理論推導某藥物可能對某些疾病及癥狀有效的方法

有取類比象、法象藥理等,

最簡單的例子是吃啥補啥以及以皮治皮。

這些都淪落成為了外行人手中攻擊中醫不科學的工具。

這也是中醫學理論(包括辨證論治理論)不可靠的表現之一。

現實是這樣的,

同一個病人,給不同的醫生辨證分析,

得出的辨證結論不盡相同,有時還相差甚遠,或者截然相反。

又或者,雖然辨證結果不同,但有時候並不影響療效的取得。

或者,雖然辨證結果相同,但治療效果迥異。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根源是什麼?

由於辨證結果的不同以及治療療效的差異帶來了一種現象:

將疾病治療效果差的原因歸謬於對辨證分析把握的不精道。

這種分析不能讓人信服。

有時候,即使你有天女散花,九轉迴腸的辨證本領,

仍然要被「單方氣死名醫」的醫療實踐氣死。

有時候,普遍認同的辨證結果並沒有帶來理想的治療效果,

這就同樣說明我們的辨證論治是有缺陷的。

因此,我認為,

我們不能人為淡化對症治療。

「但見一證便是」的對症治療思維與辨證論治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由此我想到,在臨床實踐中,

我們應當多讀貼近臨床的著作,

不應該把時間花在徹底弄懂中醫理論上,而且,

脫離了中醫臨床實踐,越想弄透中醫理論,

就越會陷入「不可知論」的玄學迷宮,

切記「走進去,走出來」

這就應了一句話:

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

臨證不開悟,皓首盡蹉跎。

二、傷寒論時代的辨證論治不同於現代的辨證論治

傷寒論時代的辨證論治是原始經驗辨證,

是在「有是症用是葯」或者「但見一症便是」的經驗下,

再結合陰陽辨證論治。

強調更多的是對癥狀的把握,有是癥狀群,用是方,就有效。

比如桂枝湯,必定是惡風汗出。麻黃湯,必定是無汗惡風。

至於桂枝湯證的風寒表虛證,麻黃湯證的風寒表實證,

那都是後人給它的辨證歸納,

所以桂枝湯麻黃湯還是對症治療。

《傷寒論》的「辨某某病脈證並治」不如說「辨某某病脈症並治」,

這個「證」和現代中醫學教科書里的「證」完全不同。

臨床上,如果見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使用桂枝湯就有效。

而如果見到所謂的風寒表虛證,使用桂枝湯就不一定有效。

這就是從辨症到辨證的變化帶來的問題。

我認為,傷寒論時代是辨症論治,

而當代的辨證論治是在後世中醫理論建立後,

以陰陽為基礎擴展的經絡、氣血、臟腑、五行等對疾病的認知方法。

迥然不同於張仲景的「有是症,用是方」的辨症論治體系。

現代的辨證論治辨的是「證型」,而不是「症」。

為什麼現在興起經方熱,

就是因為對待癥狀,我們是可以看得見,抓得牢,辨得明的。

而對待證型,就像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總是有種似是而非,又是又非的感覺。

三、治未病不是中醫學的主流,

僅僅是中醫學可以追求的目標而已

《黃帝內經》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這句話被自命為聖人的現代人拿來當成座右銘。

而現實是,中醫學的實踐者們少有聖人,

更多的是凡人和一部分智者。

治未病不是中醫學的主流,

只是中醫學可以追求的目標而已

治已病才是中醫學的主流。

過度炒作中醫治未病,

是為了粉飾和掩蓋他們不會治已病而已。

中醫學的產生是建立在大量的醫療實踐基礎上的,

而不是大量的治未病實踐基礎上的。

是大量醫療實踐的累積促成了中醫學理論的建立和完善。

尤其對於湯液派中醫更是如此。

在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古中醫時代,

談論治未病是奢侈和妄想的。

而中醫學之所以充斥著治未病理論,

實際還是由於中醫學典籍中的大量養生理念帶來的,

而我們現代人將養生理念等同於治未病,這是不對的。

養生理念是中醫學的精華,

而治未病不是。

養生是順應自然界生長化收藏的生物屬性,

養生同樣要養長、養收、養藏,是順勢而為,

是不妄作勞,起居有節、食飲有節的生活智慧。

治未病是什麼?充其量是一種美好的願景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腎元堂國醫傳承 的精彩文章:

TAG:腎元堂國醫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