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講究服藥時間,以求最佳藥效!

講究服藥時間,以求最佳藥效!

人體的生理變化具有周期性,在生物鐘的調節下,機體的物質代謝、體溫、血糖水平以及激素的合成、分泌和釋放等都具有節律性,如血壓白天活動時較高,肝臟合成膽固醇多在夜間進行。服藥後體內藥物濃度的動態變化和機體的反應性往往也受到機體節律性的影響,同一種藥物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服用其療效可能會有顯著差別。因此,根據用藥目的和人體生理的節律性選擇合適的時間服藥,可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服藥時間

晨起服藥是指清晨起來時服用;餐前服藥是指飯前30分鐘服藥;空腹服藥是指清晨至早飯前、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餐中服藥是指餐時服藥是指飯後片刻或進食少許後服藥;餐後服藥是指飯後15~30分鐘服藥;睡前服藥通常指睡前15~30分鐘服藥。

不同時間比較

①晨起服藥:此時胃和小腸內食物經一夜消化後已基本不存在了,有利於藥物和胃的接觸,藥物可被機體充分吸收、迅速起效,缺點是對胃有一定的刺激。

②空腹服藥:此時胃和小腸內的食物已基本不存在了,避免藥物受胃內食物的相互影響降低藥效,缺點是對胃有一定的刺激。

③餐前服藥:優點是此時胃中沒有食物,有利於藥物在胃內吸收和作用於胃壁,而且胃排空快,隨著食物到達胃部,食物迅速將藥物推向小腸,缺點是對要求迅速起效但對胃有刺激的藥物飯前服用受限。

④餐中服藥:優點是可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缺點是在用餐的時候服藥往往令人不快。

⑤餐後服藥:優點是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妨礙藥物向消化管壁擴散,延緩藥物製劑的崩解和藥物的溶解,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一定的緩釋作用,缺點是對要求速釋的藥物往往起反作用。

⑥睡前服藥:優點是不必考慮食物對藥物的作用,缺點是容易漏服。

如何區分家庭常用藥物具體的服藥時間

1.適宜晨起服用的藥物

(1)皮質激素類藥物:地塞米松、潑尼松宜在清晨7~8點服用,因腎上腺皮質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呈晝夜節律性變化,早上6~8點為分泌的高峰期,然後逐漸下降至晚上10~12點處於低潮期,在分泌高峰期一次給予全日皮質激素總劑量,不但可以增強其療效,而且可減輕對機體自身自我分泌的抑制。

(2)促甲狀腺素類藥物:左甲狀腺素鈉應於早餐前半小時,空腹將一日劑量一次性送服,若進餐後服藥,食物中的鈣、鐵等離子可阻礙甲狀腺素在腸道的吸收,因此影響藥物的吸收,降低療效。

(3)抗高血壓藥物:因人的血壓在一天24小時中大多呈「兩峰一谷」的長柄「杓型」狀態波動,高血壓患者以早上7點和下午2點兩次服藥為宜,使藥物作用達峰時同正好與高血壓自然波動的兩個高峰期相吻合,若只需每天服1次的抗高血壓藥物如纈沙坦和其他緩釋製劑宜在晨起7點左右空腹給葯為宜。

(4)抗組胺葯:早晨7點時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最強,對病毒或易致過敏藥物的侵襲的抵抗力最強;抗組胺葯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與此對應,凌晨時作用減弱。因此賽庚啶一般宜在早晨7點服用,療效可維持15~17小時,而17點服用藥效僅維持6~8小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也宜在早晨用藥最好,但因此類藥物宜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所以駕駛人員和需要高空作業的人員還是建議睡前服用。

2.適宜餐前服用的藥物

(1)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降糖葯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作用主要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才能發揮作用,所以這類葯宜在飯前30min服用,當食物中的糖分解被吸收時,藥物正好發揮作用。另一類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應飯前5分鐘服用,這類藥物在體內與靶點結合和解離起效迅速,持續時間短,在血糖濃度低時不刺激胰島素分泌,當血糖恢復正常時即停止作用,具有模仿胰島素生理性分泌的特點,口服後30~60分鐘達到血葯峰值,使進餐開始15分鐘內胰島素分泌明顯增加。

(2)抗骨質破壞藥物:阿侖膦酸宜在每日第一次進食、喝飲料或應用其他藥物之前至少30分鐘用200毫升溫水送服,因該類藥物口服後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腸,食物、飲料(包括礦泉水含礦物質等)和其他藥物可顯著減少其吸收。服藥後宜走動半小時,以防藥片滯留在食道或胃的局部,導致局部藥物濃度過高,而腐蝕局部組織。

(3)腸溶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應餐前服用,由於空腹胃內酸性活性強,藥物不易溶解,且空腹服用後,確保藥物儘快通過胃,進入小腸,將腸溶衣溶解,使阿司匹林釋放出來,被腸道所吸收。

(4)消化系統藥物:大多在餐前服用,如促胃腸動力葯多潘立酮,增加胃腸道的蠕動和張力,促進胃排空,同時也能增強食道的蠕動和食道下端括約肌的張力。

3.適宜餐中服用的藥物

(1)α-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控制餐後血糖,與食物同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其降血糖機制是在小腸上皮刷狀緣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競爭α-糖苷酶,從而減少澱粉、糊精、雙糖在小腸的吸收,使正常和糖尿病人飯後高血糖降低,為防止飯間忘記服藥,或服藥後因故未能及時吃飯而影響療效,通常要求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效果最好。

(2)減肥藥:奧利司他是特異性腸道脂肪酶抑製劑,失活的酶不能將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為可吸收的遊離脂肪酸和單醯基甘油,該葯減少30%脂肪吸收,需飯時服用。

(3)抗真菌葯:灰黃黴素難溶於水,如果和高脂肪食物同服,可促進膽汁分泌,促使溶解,便於藥物的吸收,增強藥效,同時也能減輕藥物的胃腸道副作用。

4.適宜餐後服用的藥物

(1)口服鐵劑:富馬酸亞鐵口服後有輕度胃腸反應,飯後即刻服用,可減輕胃部刺激。

(2)抗痛風葯:苯溴馬隆餐後服用,減少胃腸刺激,治療期間需大量飲水以增加尿量,治療初期日飲水量不得少於1.5~2升,以免在排泄的尿中由於尿酸過多導致結晶。

5.適宜睡前服用的藥物

(1)他汀類調血脂葯: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通過抑制羥甲基戊二醯A(HMG-CoA)還原酶,從而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同時還可增強肝細胞膜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表達,使血清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濃度降低,由於膽固醇主要在夜間合成,所以晚上給葯比白天給葯更有效。

(2)抗哮喘葯:哮喘患者的通氣功能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白天氣道阻力最小,凌晨最大,故哮喘患者常在夜間或凌晨發病或病情惡化,故一日服用一次的抗哮喘葯多在睡前30分鐘服用,至凌晨時血葯濃度最高,療效較好,亦可起到預防作用。常用平喘藥物有茶鹼緩釋片、孟魯司特等,宜在睡前半小時服用1次(午夜給藥效果最佳)。

(2)催眠葯:一般說來苯二氮卓類催眠葯,需睡前半小時服用。

(3)利膽葯:熊去氧膽酸用於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時,宜晚上睡前用水吞服,必須定期服用,由於膽固醇主要在夜間合成,藥物通過抑制膽固醇在腸道內的重吸收和降低膽固醇向膽汁中的分泌,從而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促進膽固醇的分散和液體晶體的形成,而使膽固醇結石逐漸溶解。

(4)輕瀉藥:如酚酞、液狀石蠟等在睡前半小時服用,口服後約有15%被吸收,吸收的藥物主要以葡萄糖醛酸化物形式經尿或隨糞便排出,部分還通過膽汁排泄至腸腔,在腸中被再吸收,形成腸-肝循環,延長作用時間,用藥後4~8小時排出軟便,到次日早晨正好生效。

(5)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通過阻斷H2受體而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它們不僅能緩解因潰瘍引起的疼痛,而且可制止因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因為胃酸的分泌有晝少夜多的規律,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多主張採用全天量睡前頓服的療法。

(6)α受體阻滯葯:為減少因前列腺增生而引起的夜間尿頻,患者服用特拉唑嗪須睡前服用,為防止其降壓作用導致的體位性低血壓,應囑咐患者起夜時要慢,扶著床或牆行走,以防跌倒,導致骨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藥理學學習園地 的精彩文章:

大話《護理藥理學》的學習

TAG:藥理學學習園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