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記者在行動:互聯網+酒店潛規則=用大數據「燒」熟人?
中國有句俗話叫「專燒熟人」
用來形容商家對老顧客的「溫柔一刀」
這不,微博網友「廖師傅廖師傅」就遭遇了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
網友吐槽:訂酒店被「殺熟」
這位網友「廖師傅廖師傅」經常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某個特定酒店的房間,長年價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過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價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賬號查詢後發現,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再去查,還是380元。
該微博發出後,瞬間轉發破萬,網友們紛紛吐槽各自「被宰」的經歷。
「我和同學打車,我們的路線和車型差不多,我要比他們貴五六塊。」
「選好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機票,價格立馬上漲,甚至翻倍。」
「我的消費比較高,我老公消費比較低,開通不限流量服務的時候,他只要開通88元的套餐就可以,我必須得開通138元的套餐。」
調查:不同賬號價格不一
網路消費時代,幹啥都在網上完成:訂酒店,訂票,訂餐等等,那麼,網友所遭遇的事情是否個案呢?
3月9日,消費質量報記者也體驗了一把,結果發現,確實有在同一平台用不同賬號預訂酒店,價格不一的現象存在。
記者首先以一名在校大學生名義註冊賬戶B,再與記者已有的賬戶A進行比較。因為工作多年的記者平時也有在網站上預訂酒店,機票等的習慣,所以在搜索酒店價格時,往往比賬戶B顯示的價格要貴一些。
結果驚人:大數據下「宰客」狠
其實,這種網上預訂的消費價差並不僅僅局限在訂酒店,就連國外也有這種「殺熟」。
很多網友在購買電影票/卡、預訂機票火車票、辦理會員卡、打車、辦理流量話費套餐時,也會遇到同樣情況。
比如一位知乎網友就提到,「我住北京望京,經常趕早班飛機,翻了翻行程清單,某專車平台的價格從最早的70元到現在,即便用了85折券,還需要90+。」
也有部分網友提到在國外被「殺」的經歷。匿名用戶提到,「英國都是這樣殺熟的。所以,比如寬頻、車險什麼的,我都是每年換一家更便宜。」用戶勃加蕊說,「Lyft 每天晚上9點整準時把打車價格抬高20美金。」
「殺熟」這種事情,其實很早就有了。2000年,亞馬遜的差別定價就曾引起爭議。那時,一名亞馬遜用戶反映,在他刪除了瀏覽器的cookies後,之前瀏覽過的DVD商品售價從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消息一出,如潮的譴責聲湧向亞馬遜。後來,亞馬遜CEO貝索斯為此公開道歉,稱這只是向不同顧客展示的差別定價實驗,絕對跟客戶數據沒有關係,一切只是為了測試。
這是否僅僅是個「實驗」不得而知,但調整價格來「追逐利潤」是毋容置疑的。不過,有網友對背後的原因還深挖了一層,就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作出解答,得出「價格歧視」和「大數據殺熟」兩種不同的觀點。
而價格歧視和大數據「殺熟」是有區別的。前者是「企業在面對市場情況採取的部分定價策略和市場策略」;後者是「信息優勢公司利用野蠻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消費者被動損失」。
這兩種不同看法根本的差別就在於,後者認為,「大數據殺熟」是會「迭代」的,它不是簡單的商家給新用戶一個價錢,老用戶一個價錢,而是針對個人。隨著購買次數變多(互聯網獲得的數據越多),商品/服務會變得越來越貴。
有網友調侃說,「大數據比你媽還了解你,因為,你媽可能只看到了屋子裡文文靜靜的你,但大數據把你方方面面都看了個精光。大數據懂你,但不愛你。」
隱私暴露:危險的「了解」
「你習慣預訂哪個檔次的酒店?」「你能接受的預訂價格是多少?」這些已經不僅僅是消費行為了,甚至你照相喜歡站那個位置,吃飯最常去哪家餐館、檔次怎樣,甚至是你結交的朋友都是什麼階層……這寫看似雜亂無章的行為,都能被大數據採集而加以綜合分析利用,形成屬於你的行為消費特徵。
形象地說,所謂大數據,就是由許多千奇百怪的數據,雜亂無章地堆積在一起的東西。你主動在網上說的話、發的微博微信、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馬路攝像頭獲取的視頻、手機定位系統留下的路線圖等等,都是大數據的組成部分。
總之,每種通信和控制類設備,無論它是軟體還是硬體,其實都是獲取數據的工具。
「這樣的現象很普遍。」談及現在部分網路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的行為,北京郵電大學網路空間安全學院教授楊義先坦言,很多企業難以抗拒價格差的誘惑。
也有律師曾坦言,同一產品針對不同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的行為,顯然是存在問題的,商家應該及時調整價格表。如果單靠技術,顯然無能為力,隱私保護才是關鍵。
他山之石
2016年4月27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簡稱「GDPR」)法律條例,並將在2018年5月25日生效。 它的核心是對個人數據的收集和之後的存儲使用,規定更高的透明度與管控。GDPR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隱私條例」,因為違規最高罰金可達公司全球總收益的4%或2000萬歐元中的高者。簡單地說,GDPR就是一個保護網路數據安全的規範。
消費質量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張晶 實習生陶潔
本文編輯:胖懶懶
TAG:消費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