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皇帝盡做英明皇帝所做之事,為什麼最後還是成為亡國之君?

崇禎皇帝盡做英明皇帝所做之事,為什麼最後還是成為亡國之君?

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滅國皇帝,說實話小編對這個皇帝充滿同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崇禎皇帝的做事風格像極了一個明君,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丟掉了祖上基業,可以說崇禎皇帝並不是促進明王朝滅亡的皇帝,而是承擔明王朝滅亡的皇帝,說白了他只是一個背鍋者。

明朝這個王朝其實挺奇葩的 ,說實話明朝的很多君主都是不務正業,有的幾十年不上早朝,有的專心於木匠的工作,當時朝廷上下宦官當政,冤魂不斷,百姓怒不可言,但是國家至少還好好的健在。

雖說那個時候國家還沒有滅亡,但是已經給國家留下了隱患,外部討伐者虎視眈眈,內部宦官只求自己享受不顧他人姓名,總之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江山危矣。

光是人禍便也罷了,天災也接踵而至,大有天要你亡,你不得不亡的感覺。先是京師澇災,江北一帶先是旱災又是澇災,河南又出現蝗災,舉國上下似乎都沒有逃脫磨難,這給百姓造成的經濟損失太大太大,國家不得不從國庫中抽出銀兩賑災,所以國庫一時間也是癟了錢袋,朝廷窮啊。

崇禎皇帝登基,滿腔的雄心壯志,但是他接受過來的都是一個又一個爛攤子,其實崇禎皇帝一直生活在宮外,根本就沒有被當成接班人來培養,所以雖然有一腔熱血,但是能力到底是差了些,而且他登基的時候比較倉促,雖然知道登上皇位就可以施展抱負,但是最後呢?想的跟做的不一樣,而崇禎還沒有學會帝王之道,所以對國家大事根本不上手。

但是崇禎有了權,還是要做出一番作為的,於是把閹人的權利都架空了,於是冤魂得以昭雪,百姓歡天喜地,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用消耗開支作為代價換來的,國內的矛盾相對平緩,但是北方的外族入侵者虎視眈眈,而國庫中早就虧損的厲害,根本不足以養得起軍隊,所以最後的結果基本就是每次戰役都是以失敗告終。

崇禎皇帝可能都是腦子不太好使,他為了補足國庫不像一些奸詐的商人和地主伸手,而是像西北地區剛剛經歷了天災人禍的百姓入手徵稅,那時候西北地區的百姓就哭連天,再逼下去真的要反了。

與此同時,北方的澇災,雪災,冰雹由接踵而至,而國庫里沒錢根本就給不了他們支援。

於是崇禎皇帝打算廣結人才,但是所謂的人才不過是崇禎喜歡的,感覺有緣分的,能說話到一塊,做事到一塊的,所以說崇禎任命的這些人有多大的能耐崇禎根本沒有具體衡量過。

最後國家滅亡自然有崇禎皇帝的原因,但也不是他一個人的錯,可以說明朝滅亡已經成為不變的趨勢,早或者晚而已,只是崇禎比較倒霉,國家滅亡的事情恰巧發生在他的身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哥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能征服俄羅斯領土的元朝,為什麼獨獨放過高麗,真相讓朝鮮人屈辱
明朝多才子,中國四大名著有三本寫自明朝,這其中有何隱情

TAG:川哥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