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固化」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和貓叮鐺一起終身學習,好文章、好思維齊分享。我學習這門課最大的收穫,是從心理學的視角找到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比如我們都在說的「階層固化」的問題,在心理學家眼裡,階層固化的結果,還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劉嘉老師的講解。摘自大師課《劉嘉·心理學基礎三十講》「打破階層固化,成為自我超越的人」之前我談到了如何在社會規範和群體影響中,保持獨立的自我和追求自由。
其實,社會環境不僅僅是在通過權威和規則來影響我們的行為。對每一個人來說,一直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小到大都在左右我們個體的發展,那就是階層。在這一講,我將會和你分享,一個人出生的階層,為什麼能決定他/她成年後的年薪究竟是5萬,還是500萬。這樣的階層固化,你又應該怎麼打破。
《人生七年》:一部關於階層固化的真人秀
英國有一句諺語,叫做:"給我一個7歲的孩子,我可以告訴你他長大之後的樣子",也就是說"7歲看大"。在1964年,一位叫邁克爾·艾普特的青年導演默念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開始了一個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最偉大的追蹤研究。他想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出身的階層,能不能決定你的未來?艾普特採訪了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孩子。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記錄他們的狀況,傾聽他們的故事。他的採訪記錄,形成了一部時長跨越了半個世紀的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這部片子現在已經忠實地記錄了這些孩子從兒童到少年、青年,再到中年的歷程。你可以看到,這十四個孩子在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56歲的狀態。這些孩子,有的來自於倫敦肯辛頓富人區,屬於富裕階層;有的來自於中產階層;還有的是來自貧民窟甚至福利院的貧窮階層。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階層,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是在7歲時,他們都同樣無憂無慮,惹人喜歡。有的孩子夢想上牛津劍橋,有的想週遊世界,有的想去非洲幫助難民,還有的想當宇航員。未來對他們而言,似乎是一切皆有可能。然而,事實是殘酷的。這些孩子長大以後,來自富裕階層的孩子從牛津、劍橋的法律系畢業,成為著名律師,年薪500萬元以上,家庭也幸福美滿;來自中產階層的孩子成為了教師、公務員等,維持了中產階層的生活;而來自貧窮階層的孩子沒有上大學,成了搬運工和砌磚工,年薪也就在5萬元左右。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
《人生七年》傳達了一個非常冷酷無情的信息,那就是階層固化——"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在心理學裡,我們管這個現象叫"馬太效應"。它來源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句話:"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老子在《道德經》里也有一句體現類似思想的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句話說的是,自然的法則,是損減富裕的,來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世俗的做法卻不然,是損減貧窮不足的,來供奉富貴有餘的。馬太效應和《道德經》都說了同一個道理,那就是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積累了優勢,比如金錢、名譽、地位,那麼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寒門,真的就難出貴子嗎?
在16講"自尊"當中我提到,貧窮家庭的孩子,在語言、記憶、自我調節等等多方面的腦功能發展,都受到了限制。所以,當我們對比來自富裕階層和貧窮階層的孩子時,我們不僅應該看到金錢財富這些表面上的區別,還應該看到那些隱藏在表面之下的,更關鍵的因素。
下面我就從個人品行、成長環境和教育三個層面,和你一起分析一下階層固化的深層原因。階層固化的是創造財富的品質一個參加《人生七年》的富家子弟說,觀眾們只看到他們按部就班地進了牛津劍橋,但是沒看到他們深夜埋頭做功課的樣子,沒有看到他們為了考上牛津劍橋,放棄掉諸多娛樂愛好。事實上,你在紀錄片中可以看到,那些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們從小就表現出了很多出色的品質。比如,在7歲的時候,那些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就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人生規劃,要上牛津大學、要成為著名的律師。中產家庭的孩子,他們7歲時的夢想往往宏大但不落地,比如"反對種族歧視"。而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當時的夢想只是少挨打、少挨罵。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身體鍛煉和飲食控制方面,也表現得更為出色。在56歲時,富家子弟依然保持著非常好的體型和身材;而來自貧窮階層的孩子,雖然在年輕時還相當帥氣,但是到了56歲,幾乎都成了胖子。他們的後代,雖然年齡只有20來歲,但絕大部分人也是肥胖身材。我在26講專門提到,自控力是預測人生成功的非常有效的指標。試想一下,如果連自己的體重都控制不了,怎麼能有毅力去控制人生,堅持不懈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呢?富家子弟這些優良的品質,當然不是天生的,而是和父母的教養密切相關。在《人生七年》中,富裕家庭基本上只有兩個孩子,而貧窮的家庭通常有3到5個孩子。富裕家庭的父母之間,通常也有更穩定的婚姻。因此,富裕家庭的孩子能夠獲得更多的物質資源,也能得到父母更多、更持久的精神關愛。
從這些現象中你可以看到,富裕階層固化的實際上不是財富,而是固化那些能保持並且創造財富的內在品行。豐富的環境刺激促進智力發育成長的環境不僅會影響到孩子品行的培養,還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一項對貧窮家庭孩子的智力研究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只有2%是來自於基因的貢獻,而絕大部分是來自於環境的影響。基因的表達,需要豐富的環境刺激,而貧窮家庭的孩子,所處的環境極其匱乏,即使他們本身具有優秀的基因,也無法被喚醒發揮作用。在《人生七年》中,你會看到那些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7歲時就已經在閱讀《金融時報》、《時代周刊》和《觀察者》,聆聽甲殼蟲樂隊的歌曲。這些豐富的環境刺激,不斷地促進這些孩子的大腦發育。而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有的在街頭打架,有的孤單寂寞,一整天都找不到人說話,缺乏來自環境的有效刺激。其實豐富的成長環境,並不等同於優越的物質環境。它需要的是父母、學校對於孩子成長的關注。
孟母三遷的故事你肯定很熟悉。在我讀書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曾經效仿孟母:他們退掉了我父親在政府大院里分到的寬敞房子,到我母親所在的中學裡去分了一套很小的房子。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當時生活的空間擁擠了很多,但是學校的環境,讓我更加專心地學習,而不是在大院魚龍混雜的環境里混世。用教育打破階層固化說了這麼多,你一定很好奇,那階層固化難道就打破不了嗎?如果我出生的家庭不那麼富裕,難道我這一輩子就註定貧窮和落後嗎?《人生七年》里,就有兩個跨越階層的例外,能給我們啟示。
第一個例外,是一個來自中產家庭的孩子。他因為考試發揮失常,去了一所較差的大學,不到一年就退學去建築工地打短工。等到了28歲再採訪他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了四處漂泊,吃社保的流浪漢。這是個反例。第二個例外,是一個來自鄉村貧窮家庭的小孩。在14歲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非常羞澀,眼睛都不敢看著鏡頭。但是到了21歲,他已經進入牛津大學物理系就讀。他變得十分健談,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後來,他成為了美國一所大學的教授,從貧窮階層,邁入了精英階層。這是個正面的例子。造成這兩個孩子之間差別的,有很多種因素,但最關鍵的,是教育。這裡,我要引用《人生七年》當中,一個成為著名律師的富家子弟說的話,他說,"你沒法給孩子任何實質的東西,但良好的教育會讓他們終身受用"。這句話我非常認同。不過我要澄清的是,良好的教育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原因,可不僅僅是知識。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教育讓孩子和一群優秀的同齡人待在一起,他們能形成一個未來社會精英的社交網路。考上北大清華,並不是意味著你在這些名校,能學習到其他大學學不到的知識,而是意味著你加入了一個未來精英的俱樂部。
同樣地,北上廣的生活遠比家鄉二、三線城市的生活更為艱難。但是,留在北上廣,你就有更大的機會和優秀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成長。這就是我們不斷上進的根本原因,因為我們每向前一步,我們就能加入到有更多、更優秀人的階層。如此往複,我們才能打破階層固化,從底層邁向頂層。
我們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在這一講當中,我通過《人生七年》這部了不起的紀錄片,帶你看到了階層如何塑造我們的人生。階層是真實存在的,階層背後的資源不平等也是毋庸置疑的。法國大革命時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里宣稱,"人生而平等"。但這裡的平等,也僅僅是指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非指人在資源上的平等。不過,這並不表明我們沒有機會。出身的階層只是決定了我們的起點,而非我們的終點。階層所固化的,是獲取財富的品質以及成長的環境。這些固化的東西,其實恰恰提供了抗衡階層的突破點。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品行、關注他們的成長,並且爭取良好的教育機會,以此來打破階層的固化。
一門課的頂級學者向外行講述一個學科的精髓,可以做到怎樣的高屋建瓴。歡迎你加入「和貓叮鐺一起終身學習」,關注貓叮鐺頭條號,好文章、好思維齊分享。
TAG:貓叮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