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只劉海屏 iPhone那些被吐槽的設計

不只劉海屏 iPhone那些被吐槽的設計

吐槽蘋果新iPhone的設計似乎已經成了每年的固定活動。不僅是消費者,連同行業對手都經常在蘋果新品發布之際加入吐槽大軍。但這反而給蘋果帶來了居高不下的關注度。而且到最後,消費者和競爭對手都會「妥協」。消費者慢慢習慣並接受iPhone的爭議設計,隨後競爭對手開始「採納」這些設計。那麼類似的事件都有哪些?本文將會為你盤點除了「劉海屏」之外,iPhone哪些先被吐槽,後被模仿的設計。

天線條帶

幾乎所有能納入本文討論範疇的設計都發生在後iPhone4/5時代。首當其衝的就是從iPhone 6/6 Plus開始出現的天線條帶。

發佈於2014年9月9日的iPhone 6/6 Plus是iPhone轉變設計語言的開端。機身採用了圓潤輕薄的全金屬設計。然而機身背部的「塑料條帶」則破壞了機身的一體性。不少人開始瘋狂吐槽。甚至有網友稱其為「白帶」。

其實2013年2月19日發布的HTC One背部也有類似的「塑料條帶」。但HTC One對條帶顏色和粗細的處理要比iPhone 6/6 Plus和諧得多。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iPhone 6/6 Plus的「塑料條帶」是天線的一部分。沒有它手機就不能正常收發無線信號。於是大家也漸漸接受了。之後不少其它廠商推出的手機都採用了「金屬機身+塑料條帶」的設計。

攝像頭凸出

天線條帶並不是iPhone 6/6 Plus帶到世界的唯一「罪惡之物」。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兩款手機也是之後其它廠商「敢」大肆使用「凸出攝像頭」的始作俑者。

iPhone 6/6 Plus的攝像頭不僅凸出,而且還不在機身中央。導致了手機平躺在硬質水平面上時的不平衡。在iPhone 6/6 Plus之前,攝像頭凸出的手機很多。但像iPhone這樣在機身角落以最突兀的方式破壞當時最優雅的纖薄金屬機身的做法可以說是最容易惹人討厭的。

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其它廠商也開始肆無忌憚地突出攝像頭。消費者也逐漸習慣了這種設計。因為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情況下,性能越好的攝像頭體積越大。

取消3.5毫米音頻介面

時間來到2016年9月7日,iPhone 7和iPhone 7 Plus發布了。這次設計爭議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那就是3.5毫米音頻介面的移除。

3.5毫米音頻介面是電子產品歷史最悠久、使用範圍最廣的介面之一。通過有線耳機在手機上聽歌也是無數用戶的傳統使用習慣。在很多人看來,iPhone 7/7 Plus的舉動是對用戶體驗的公然「挑釁」。網路上的罵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請願也不斷出現。谷歌還在Pixel發布會上暗諷了蘋果移除3.5毫米音頻介面的做法。

和上文提到的幾個爭議設計一樣,蘋果並不是發明者。早在鍵盤機時代就存在沒有3.5毫米音頻介面的手機。但是蘋果的做法卻「帶壞」了其它廠商。越來越多的手機「殺死」了3.5毫米音頻介面。包括之前嘲笑蘋果的谷歌。

但回過頭再想,其實廠商們跟進是有道理的。移除3.5毫米音頻介面可以給其它硬體更多的「發揮空間」。比如容量更大的電池、邊框更窄的屏幕和更輕薄的機身等。

結語

不管以三星為首的安卓手機多麼強勢,目前的蘋果依舊是行業領袖。有著無人能敵的行業引導力。文中提到的爭議設計之所以能被其它廠商和用戶慢慢接受,不僅是因為這些設計利大於弊,更是因為蘋果的行業趨勢引領力。一旦採用某種設計的iPhone大賣(基本每年都大賣),那麼這種設計就不缺模仿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買手機東奔西走看了又看,最後為什麼我還是選擇了iPhoneX?
小米6X真機曝光:iPhoneX雙攝+全面屏+驍龍636,新價格屠夫上線?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