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田居—雜文 《辣道》

青田居—雜文 《辣道》

辣 道

晴之

要知道,這並非是簡單的食評,而是一場關於味道的偵探。 ——真不是魯迅

說起中國的飲食,我們常誇口於我們頗具地域特色的八大菜系。魯蘇粵川,浙閩湘徽,無論飛禽走獸,酸甜苦辣,每一種食材,每一抹味道,都與孕育做菜人的山川河流有密切關係。

魯菜至尊,蔥燒遼參

所以中國的飲食文化,不僅僅是滿足食慾,她還是一種文化符號,帶有極強的地方色彩。北方人吃不慣粵菜的淡口,南方人對於北方的濃重口味也不感冒。

但是有心的人會發現,有一種菜系正橫行大江南北,大有一統國人口味的意思。川菜,或者更準確地講(考慮到川菜的味型較多),辣道,正充盈在中國大街小巷之中,那些中式快餐如「黃燜雞米飯」、「麻辣香鍋」、還有重慶人以前從未品嘗過的「重慶雞公煲」,都是以其香辣著稱。但我們從未見過港味的茶餐廳蔓延全國,成為上班族和大學生的日常飲食選擇,也沒見到上海灘的甜成為全國食客的主要食譜。唯獨是這份辣,贏得了廣泛的喜愛。

PEPPER

何以中國的辣可以走在酸甜苦的前面?何以作為中國菜系中後起之秀的川菜和湘菜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菜桌上的明星?

要知道辣椒是在明朝才載於商船,從遙遠的美洲飄揚過海來到中國的,到了清中期,辣椒又沿長江水路一直向西,從下游逆水而上,成為兩湖地區以及川蜀大地的日常味蕾。我們可以從氣候方面解釋這次辣椒的大遷徙,這些吃辣地區的人需要辣椒來抵禦濕熱的天氣,驅散胃中的濕氣。但是同樣的理由顯然不適用於今日,現在的人,是不分季節,不分地域的在吃辣,那是什麼導致了辣椒的再次遷徙呢?

我在老一輩人那裡尋得了些啟示。他們總是抱怨現在的食材並不像當年那樣味正。的確,如今被我們送入口中的果蔬魚肉,好像都消失了其本味。

就拿保定的老字號「馬家老雞」來說,過去的馬家鹵煮雞口感勁道味道濃郁,現在的馬家雞雖已名聲在外,但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不是因為店家偷懶以至不再早起熬制老湯,更不是為了節約成本而少放些茴香和八角,原本是這雞本身沒有了老味道。它們都是在集體宿舍中長大的,整日被燈光照射,每天吃著摻入激素的飼料,它們不是被當做家畜來餵養,而是被看作是一種工業產品。

始於嘉慶初期的百年老字號,傳世五代。但因食材本味的缺失,老直隸的味道也漸漸淡化。

用一個很現代主義的說法,它們是被生產出來的!唯一值得欣慰的一點是,這種工業生產方式,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困擾人類的哲學問題,到底是現有雞還是先有蛋?原來兩者皆否,是人類在生產雞。

梁文道先生曾在其一篇食評雜文中提及人們對於原始味覺的偽記憶。他認為,人們發覺現在的食物味道失真,其實是一種懷舊情懷在作祟。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這種偽記憶可能實在地影響了人們對味道的感覺,但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談,我們現在的工業化的食物產出方式,已將食材看做為一種具有實際效用的產品,有時它們會在乎「色」這個環節(為水果打蠟,為豬肉注水等),而不再重視「香」、「味」這兩項基本的要求,現代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思想,或許正源於此。

了解了食材的失味,我們才能看清辣椒橫行的真相。流行於中國的辣道,實際上是中國食材味質散失的一塊遮羞布。

GIF

相比於其他的口味,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這種極具侵略性的刺激味道不僅有助於激發食慾,而且能夠抹殺食材原有的味道,一道香辣蟹可以讓你完全嘗不出海鮮的腥鮮;一道干鍋娃娃菜可以完全泯滅原料的甘甜,幸好水果還不可以用辣椒油涼拌。

就這樣,將辛辣強加於諸食材之上,那些食材本身缺乏的滋味也就變得無關緊要,辣味將重新定義它們已不復存在的原有的味道,我們也就不再挑剔食材的質量和菜品的正宗。而我們這代人早已與辣味熟識,並對辣椒上癮,形成一種全民皆可的風尚。所以,辣就順著潮流,走上了巔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田居 的精彩文章:

TAG:青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