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眼中的歐洲三大蠻族:哪個族群更兇悍?
原標題:羅馬人眼中的歐洲三大蠻族:哪個族群更兇悍?
公元前一萬兩千年,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結束以後,波羅的海和地中海比現在溫暖,孕育了圍繞兩海的古代人類。繼古埃及之後,希臘、羅馬先後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和帝國。
權力的遊戲里表現的古羅馬油畫般生活場景
大家都推崇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亦即歐洲「地中海文明」。卻都「忘記」了歐洲北邊的「波羅的海文明」。這個文明更加偉大,更加輝煌:
波羅的海沿岸起源的日耳曼人,滅亡了強盛的羅馬帝國;繼承了希臘和羅馬人的古代文明;接受並傳衍了「一神教」基督教 ;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融匯了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以後,奠定了現代文明的基石。
羅馬人眼中的三大蠻族
羅馬人眼中的三大蠻族
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
三大蠻族都有著部落化的村社制度,部落會議在原始的民主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都沒有廣泛使用奴隸,戰俘可以享受自由人的待遇。三者的社會發展超越奴隸制的階段,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到了封建社會。
凱爾特人
凱爾特人:
凱爾特人是西歐最古老的居民,是最早使用鐵器的歐洲人,凱爾特人的定義至今尚有爭異。有人明確稱之為民族集團,也有人認為,它談不上是一個民族集團,而是一個語言集團。
他們或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男女平等的民族,因為身為凱爾特人的女性,她們不但可以成為女王,本土宗教(德魯伊教)早期的宗教領袖均為凱爾特女性。
凱爾特人的活動範圍曾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再漸次縮減的變動過程。他們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大規模遷移,他們和古希臘人做生意、和古羅馬人爭戰不休、他成群結隊的翻過阿爾卑斯山,把鐵器傳播到歐洲各地。
他們幾乎無處不在。是藝術家、是戰士、是鐵匠、是木匠、是商人、是礦工、還是建築師和游呤詩人。
蘇格蘭的凱爾特人遺迹
凱爾特人以大家族、大部落聚居在一起,一個凱爾特的酋長來標誌性的統治整個部落,存在一個佔三分之一人口的特權階層,他們被稱作「藝術之人」,他們用詩歌和手工藝品來讚美凱爾特的勇士。凱爾特社會是靠複雜的親緣關係和義務建立起來的貴族階層必須靠在農業、貿易和戰爭的勝利中做出貢獻,才能增加自己的財富和聲望。
公元前500年以後,法國已成為凱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區。鼎盛時期凱爾特人佔據的土地,幾乎可與後來的羅馬帝國媲美。但他們是以部族的形式長期存在的,沒有建立國家,他們在歐洲的擴張可以理解為「舉族遷徙」。
凱爾特社會是靠複雜的親緣關係和義務建立起來的,以大家族、大部落聚居在一起,一個凱爾特的酋長標誌性的統治整個部族,部族存在一個佔三分之一人口的特權階層,被稱作「藝術之人」,他們用詩歌和手工藝品來讚美凱爾特的勇士。貴族階層必須靠在農業、貿易和戰爭的勝利中做出貢獻,才能增加自己的財富和聲望。
凱爾特人斯內蒂瑟姆寶藏 現藏大英博物館
公元前387年和279年,凱爾特人分別入侵和洗劫了羅馬和希臘。古希臘地理學家斯特雷波曾經這樣描述凱爾特人:「整個民族瘋狂地愛好戰爭。能非常英勇而且迅速的投入戰鬥,無論什麼借口你招惹了他們,你都將面對危險,即使是在他們沒有任何武器的情況下,但他們也充滿有力量和勇氣。」
直到羅馬帝國崛起,他們還是歐洲不可低估的軍事力量,愷撒對高盧的征服,致使100萬凱爾特人被斬殺,100萬淪為奴隸。隨著羅馬軍隊的四處征戰,凱爾特文化在歐洲大陸逐漸消失,最後連英格蘭也被羅馬牢牢控制。凱爾特文化在歐洲大陸逐漸消失。只有羅馬人沒能到達的愛爾蘭,和羅馬人沒能真正佔領的蘇格蘭,他們延續著自己的文明。
進入中世紀之後,一些凱爾特人部落逐漸融合在一起,才開始組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國家。
現今分布於西歐的馬恩島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威爾士人、英格蘭的康沃爾人以及法國的布列塔尼人,都屬於凱爾特人,其中以威爾士人、康沃爾人、愛爾蘭人為代表,許多人在科學、藝術和工藝領域都獨有建樹,並以自己的凱爾特人血統而自豪。
《維京傳奇》劇照,維京人屬於北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
現今瑞典南部境內、挪威西部境內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被認為是日耳曼人的故鄉,後部分向歐洲南部遷徙,於羅馬帝國時期南遷至德國北部並分裂為多個部落,並趕走了居住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廣大平原上的凱爾特人。
公元前51年愷撒在他的《高盧戰記》中使用了日耳曼人這個名字,認識到日耳曼人並非凱爾特人,而是一個獨立的民族群。羅馬帝國對日耳曼部落的征服戰爭中,部落的抵抗都是各自為戰,沒有聯合行動。羅馬集中優勢兵力依次進攻。經過10餘年的戰爭,日耳曼部落才大部分被征服。
日耳曼人並非一個民族的概念,而是一個民族集團。分為東、西、北日耳曼人,而其下又各有許多部族或者部族聯盟,對古歐洲影響最大的要數北日耳曼人里的維京人,發源於現在的北歐五國。
日爾曼人普遍具有金髮碧眼,身材高大的顯著白種人特徵,比同期羅馬人高20CM。日耳曼人多次攻佔羅馬: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455年汪達爾人洗劫羅馬,476年東哥特人滅亡了西羅馬帝國。羅馬城在長達一千年里,逐步成為廢墟。羅馬帝國衰亡後,日耳曼人迅速擴張。
公元500年之際,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已進入英格蘭、法蘭克人擁有高盧的北部、勃艮地人占居隆河流域一帶、西哥德人生活在他們的西邊、東哥德人定居於義大利,而汪達爾人已經到達了非洲。
455年汪達爾人洗劫羅馬
日耳曼人還有一種獨特的習俗,便是「扈從隊制度」。
扈從隊是由原始的部族兄弟陣線發展而起的,由一位軍事首領率領的一支精銳部隊。這種扈從隊不參與生產,只參加作戰。扈從隊的首領,在戰鬥中勢必身先士卒,在撤退時必須留在最後。這就是後來騎士貴族制度的原型。固定的組織結構,使扈從首領鍾情於建立國家,血脈涵蓋幾乎所有歐洲王室。
419年,日耳曼人建立以土魯斯為中心的西哥特王國。
5世紀中葉,滅亡西羅馬帝國後,日耳曼人在歐洲大陸接連建立勃艮第王國、英格蘭王國、東哥特王國、法蘭克等諸多王國。
整個歐洲陷入停滯,僅德意志地區就分裂為三百多個小邦國和一千多個騎士莊園領地。這就是黑喑混亂的中世紀。
中世紀之後,歐洲的混亂一直延續到二戰後方才結束。
只有梵蒂岡的教皇們,繼續堅持留在羅馬城裡:戰爭失敗了,信仰沒有失敗。
所有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和國家,最後全部皈依了梵蒂岡的基督教,並且長期購買「贖罪卷」:理論上,任何人一出生就帶有原罪而必將下地獄,除非向教會購買「贖罪卷」才能消除原罪,進入天堂(天才運營)。
從基督徒出生後接受洗禮、直到臨終時的忤悔,梵蒂岡教會一千年里就這樣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甚至取得了決定歐洲王權合法與否的最高神權( 逆襲成功 )。
基督下十字架
直到一千年後, 神權高於王權並擁有巨大財富的梵蒂岡教皇們,開始重建整個羅馬城 ,由此開始了 「文藝復興運動」。
運動重拾起了古希臘羅馬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精神知識,卻是讓教皇始料未及的。 歐洲因此在13世紀迅速崛起。
現今的德意志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荷蘭人、瑞典人、奧地利人、丹麥人、挪威人、冰島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的語言為德語。
斯拉夫戰士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是歐洲一個古老的部落,在本族語言中的含義是「榮譽、光榮」。 東歐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故鄉。 5-6世紀斯拉夫人向東西遷徙,與當地的部落融合,分裂成兩支:東斯拉夫人(伏爾加河等流域),西斯拉夫人(波、捷、斯洛伐克人的祖先,第聶伯河等流域)。
東西斯拉夫人共同向南遷徙進入塞爾維亞,融合成南斯拉夫人(保、塞、克羅埃西亞人的祖先,巴爾幹半島)。
俄羅斯人的祖先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又分裂為東北,西北和西南三個部族,(東北為現在的白俄羅斯、西北為俄羅斯,西南為現在的烏克蘭)。直到6世紀,斯拉夫人仍處於氏族公社制的階段。
建立斯拉夫國家的多為日耳曼人,最早的斯拉夫國家建於623年,捷克地區的薩摩公國。
680年,保加利亞人建立了保加利亞王國;
830年,大摩拉維亞國建立;
9世紀末維京人建立了強大的基輔羅斯;
10世紀初建立捷克公國;
波蘭王國誕生於10世紀中葉;
斯拉夫人的城市
斯拉夫人體質特徵為棕色的頭髮或者栗子色的頭髮,現今主要包括俄羅斯人、波蘭人、烏克蘭人、塞爾維亞人、捷克人、保加利亞人、白俄羅斯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伐克人、波斯尼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人和黑山人。
公國直到近代還在連年混戰,為了斯拉夫各民族間的認同,每年的6月25日被定為斯拉夫人友誼團結日。
「野蠻人」洗劫羅馬城
三大蠻族的特點
羅馬人眼裡的 「三大蠻族」 ,屬於文明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三大蠻族都強悍好勇,又各有特點:
凱爾特人在遷徙;
斯拉夫人忙種地;
日耳曼人搶劫做生意,順手牽羊國家建立起。
※【今日關注】粟裕-粟裕大將在戰爭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蹟
※二戰後蘇聯從德國獲得了多少戰爭賠償
TAG:非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