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唐太宗有微詞的看過來,看歷代帝王如何評價他?
有不少人見風就是雨,
聽見別人說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如何,
也跟著說他並沒有那麼偉大。
如果李建成當了皇帝也不比他差,
甚至他兒子高宗的成就也不在他之下。
個人認為,這些觀點都可以存在,
一家之言無可厚非,誰都有說話評價的權利。
.
對李世民最無聊的評價就是
「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怎麼不說他還是個書法家和武術家?
一人眼裡有一個李世民,
他作為一代帝王,
我們一介凡夫去點評畢竟還是有些吃力,
就像我們沒有登上珠峰,
也只能主觀想像上面風很大很凜冽;
沒有去過南極,
也只能想像極光就像放煙花一樣。
所以,想知道唐太宗,
就應該看看在歷代帝王的眼裡,
唐太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李世民君臣群像
五代時期後周世宗柴榮這樣說:
「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嘗不自行,朕何敢偷安!」
他簡直是把唐太宗當成了自己勵志的一面鏡子。
柴榮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更看重的是太宗文治武功中的「武功」方向,
橫行天下的他對太宗的用兵竟然也是如此推崇:
「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成吉思汗
一統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能看上的人不多,
在皇帝里最看得起的恐怕也是唐太宗,
這從他的話里可以品味出來: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被美顏的照片
開啟永樂盛世的明成祖朱棣從侄兒的手裡奪了江山,
在讚頌唐太宗的時候似乎也給自己找了點依據和安慰:
「昔唐太宗撥亂反正,貞觀盛世,自古罕論,求其故,盡忠於國,雖仇必賞,心懷異謀,雖親必誅。」
最後這句「雖親必誅」里有多少話外之音啊。
朱棣
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挺有意思,
他在位期間任用賢能,恢復經濟,
也算有一番作為,
但他在佩服之餘,似乎對唐太宗的為人還有點微詞:
「三代以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
「太宗在唐為一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
他自己被太監汪直等人蒙蔽,也沒少干糊塗事。
朱見深
清代開啟康雍乾盛世的康熙帝不同於成吉思汗,
他更看重的是唐太宗的「文治」:
「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
他羨慕唐太宗手下有那麼一大批能人而且君臣能夠相處得像一家人,
所以他對待官員稍失之於寬,
以至於官員貪腐成風,
給兒子雍正出了大難題。
康熙
戒日王是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
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與唐太宗幾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以他局外人的觀點來看,似乎更有說服力。
「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鑒,長而神武。昔先代喪亂率土分崩,兵戈競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陣樂》。聞其雅頌,於茲久矣。」
戒日王
唐太宗畢竟是唐太宗,
幾千年就這麼一個。
他有他的不足,
但是以點蓋面而看不到他的功績和成就,
那這些帝王們的評價應該是好好參詳一下了。
※什麼情況?北海白塔炮台一響,大清京城如臨大敵
※李世民收了弟媳,還要立她為後,魏徵又說了什麼難聽話?
TAG:史說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