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巨貪的和珅,卻為一個女人賄賂鬼神!
文:黑瞳(讀史專欄作者)
這些年,隨著各種清裝劇的熱播,和珅的形象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他「貪鄙成性、怙勢營私」的形象也是人盡皆知。但你可曾想過?歷史中的人物從來不止一面,在這個古今第一巨貪的背後,和珅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那就是他和結髮妻子馮霽雯的感情。
【識於微時】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和珅還只是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宮官學的生員。這一年對和珅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結婚成家了,新娘子是直隸總督馮英廉之孫女馮霽雯。
鈕祜祿·和珅本出生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家庭,但因為家庭遭遇變故父母相繼去世,作為孤兒的他從小就飽受世間冷暖。如今終於有了一個家,最重要的是妻子馮霽雯溫婉賢淑,體貼入微,讓從小缺少關愛的和珅體會到了生活的溫情。
馮霽雯出身名門,其祖父馮英廉多年出任戶部尚書和總管內務府大臣,掌管國家財政和負責宮廷事務,是個很有實權的人物。
馮雯雯也是個苦命的女子,因為父母早早去世,她在祖父的撫養下長大,雖然生活條件優越,衣食無憂,但對於她來說皆不如意,因為祖輩們的慈愛終不能代替父母之愛。
冥冥之中,彷彿是命運,把兩個苦境遇相似的人牽手在一起。這一年,馮英廉不僅準備了豐厚的嫁資,還親自為18歲的和珅和15歲的孫女主持操辦了婚事。
和珅雖然沒有家勢也沒有仕途,但是他多才多藝,聰明果決,更兼長相俊美,武藝高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精通四書五經,沒有功名的他居然多次成為科舉殿試的讀卷官,甚至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擔任《四庫全書》等多部典籍的正總裁,而影視劇中總是戲謔和珅的紀曉嵐僅是《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
可以說和珅是當時少有的文武全才,和珅和馮霽雯的結合可以說是古代才子佳人的典範,而命運之神也似乎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眷顧和珅。
【春風得意】同聲若鼓瑟,合韻似鳴琴
和珅入贅馮家後,位高權重的岳祖丈馮英廉經過思量,沒有把和珅安排在自己門下做閑差,而是幫助他爭取了一個三等侍衛。
一個小小的侍衛看起來並不起眼,遠離了朝政,卻讓和珅來到了皇帝的身邊。
自從和珅來到皇帝身邊,每天一得空閑,和珅便向馮英廉彙報當日發生的事情,馮英廉便根據和珅的描述,給出和珅建議。與此同時,馮英廉還向和珅介紹乾隆的脾氣、秉性、愛好、習慣等等,讓和珅悉心學習。
聽從馮英廉的安排,和珅從書法學起,逐漸開始揣摩乾隆詩詞風格。時間久了,和珅不僅寫得一手好字,就連詩詞歌賦風格也都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
雖然身為小小侍衛,但長期的文化儲備和相機行事的機敏,使他很快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有一次乾隆用論語中一句話來下旨,「虎兕(sì)出於柙」,當時在場大臣都不明白什麼意思,和珅啟示說是皇帝要追究看守人的責任,被乾隆賞識。
踏上仕途春風得意的和珅,絲毫未改變對妻子馮霽雯的情感,倆人一直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在結婚的30年時間裡,馮霽雯先後給和珅生育了兩個兒子,但次子早夭,僅有長子豐紳殷德。
【陰陽兩隔】不瞑心未了,無處話凄涼
嘉慶元年,馮霽雯與和珅的小兒子不幸夭折,馮霽雯從此便一病不起。
嘉慶三年,馮霽雯病情日漸加重,和珅便在七夕這天,安排了一個盛大的祈禱活動。在和珅的親自指揮下,和府搭起彩棚,青案上供著牛郎和織女,兩個天上星君的牌位。和珅誠心祈禱,可是,他沒有如償所願,馮霽雯依然咳嗽不止,還伴有血絲。
在陰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華民族傳統鬼節的這一天,和珅再次使出了他的賄賂大法,祭祀無數的金銀錢帛以期賄賂鬼神,沒想到妻子居然真的熬過了鬼節。
中秋團圓佳節之時,兒子豐紳殷德攜妻子固倫和孝公主到母親的床前跪拜,馮霽雯由於節日的沖喜,也有說有笑,臉上甚至泛著平時難得一見的紅暈。和珅看到夫人難得精神如此之好,便大賞了奴僕,讓他們吃上了平時難得吃到的肉食。
可惜天不假年,馮霽雯還是在這一天晚上病故了。和珅悲痛欲絕。自從妻子馮霽雯去世以後,他連作六首《悼亡詩》,來紀念自己的髮妻,這些詩現在被收錄在《嘉樂堂詩集》中。
「追思病時言,尚祝余足好,猶憶含殮前,不瞑心未了。」這是其中的幾句,和珅在詩中回憶,妻子在病重期間,都不忘關心自己的足疾。可見,二人至誠感情。
妻子去世後,和珅下令將馮霽雯生前居室中的一切都按原樣擺設,時常前去獨自憑弔。
只是令和珅想不到的是,在妻子去世幾個月後,他的生命也將走到盡頭。嘉慶四年(1799年)2月22日,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就送出白綾賜和珅自盡。
和珅死時年僅49歲,但其所聚斂的財富,卻高達近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黑瞳看歷史:
歷史從不是後人眼中扁平的一幅圖,而是極為生動的真實存在,歷史人物也不僅僅只有一面,由和珅來看,貪官可以是個好丈夫,貪官可以是個文武全才,我們不能以自己的一念印象而把歷史打扮成我們想像的樣子。
但由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反思,即使你英俊瀟洒、才華橫溢、對親人至愛至誠,但只要你小善存於大惡之上,利己利家而損國傷民,就必定會被歷史釘在恥辱柱上,一切美德都會被污點掩蓋,古代士大夫的「慎史」之感,恐由於此。
※有些歷史故事,知道一半就好
※扎心!老婆出軌率為何如此之高!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