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巨星隕落——斯蒂芬霍金逝世!

巨星隕落——斯蒂芬霍金逝世!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一個平凡的日子,一個非凡的人,從此成為傳奇。

斯蒂芬霍金是與愛因斯坦比肩的科學家,他的故事卻帶有更多勵志色彩。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在英國牛津,當天也剛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從此開啟傳奇的一生。

兒童時期的霍金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但十分酷愛設計複雜的玩具。

1959年,17歲的霍金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而後轉入劍橋大學學習宇宙學。

21歲本該前途一片光明的霍金,漸漸發現自己的動作越來越笨拙,時常跌倒,甚至有次從樓梯上頭著地的摔下來,造成了輕微的失憶。後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講話也含糊不清。同年被確診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俗稱「漸凍症」,醫生斷定他活不過兩年。

霍金沒有因此自暴自棄,他抓緊一切時間繼續學習。期間結實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簡被霍金的魅力和睿智深深吸引,倆人與1964年私定終身。

兩年後,1965年,23歲的霍金取得博士學位,並留校繼續研究工作。

次年霍金和簡的大兒子羅伯特出生。

霍金很少談論自己的疾病和肢體障礙,他從未向惡疾低頭,甚至不願接受任何幫助,他喜歡被稱為科學家,而不是科普家。最重要的是被視為正常人,可以擁有常人相等的慾望、夢想和抱負。

60年代的後期,霍金的身體狀況不斷惡化,甚至逐漸失去寫字能力,從而不得不離開講台。失去行動能力的霍金在腦中不斷模擬心智圖案和心智方程,他用這些來思考物理問題。

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或霍金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其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

1973年以後,他的研究轉向了量子引力論。雖然人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成功的理論,但是它的一些特徵已被發現。例如,空間-時間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處於一種粉末的狀態。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純態,因果性受到破壞,因此使不可知性從經典統計物理學、量子統計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個層次。

1977年,簡遇到了管風琴演奏家瓊斯,兩人發展為羅曼蒂克的友誼,為了不破壞家庭,他們彼此只維持著純友誼的關係。

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

1990年,霍金與簡結束了25年的婚姻,簡與瓊斯結婚,霍金與自己的護士伊蓮結婚。

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時間簡史》的副題是從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里,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理論物理學的細節在未來的20年中還會有變化,但就觀念而言,已經相當完備了。

73歲的霍金因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導致肌肉萎縮及癱瘓。霍金近年力撐安樂死,主張人們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死。

霍金曾在受訪時透露,若覺得已對世界再無貢獻,或成為至愛的負累,他會考慮用"協助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可見他已經感到生命的負擔和坦然面對死亡的勇氣。

他的身體被輪椅禁錮,他的思想卻已經穿越星河,遨遊宇宙。

今天,這個一生致力於科學的偉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愛因斯坦比肩的泰斗,平靜而安詳的結束了伴隨痛苦和傳奇的一生,享年76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梵高世界 的精彩文章:

電影神推薦:一部閉上眼也可以享受的電影
那些我們錯過的好詩——蘇辛豪情

TAG:梵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