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雷是中國人發明的,快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地雷啥模樣?

地雷是中國人發明的,快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地雷啥模樣?

抗戰時期,中國的軍事工業相對於日本,那是非常落後,但是,為了抗擊日寇,聰明的中國軍民各顯神通,在各大抗日戰場上大搞「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把小鬼子搞得狼狽不堪、魂飛魄散,大長了國人的志氣與威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八一電影製片廠就以膠東抗日根據地發生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拍攝了一部名為《地雷戰》的電影,一直影響了幾代人。

地雷,是民兵最喜歡的武器之一,人們親切地把它叫做「鐵西瓜」。「鐵西瓜」不斷地給人們帶來勝利和信心。「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個人影也看不見。」「步槍加地雷」在當時是很成功的戰鬥經驗。民兵們充分發揮現有武器的作用,自己動手,造出了石雷,使地雷戰廣泛地開展起來,成為群眾性的殺敵運動。

地雷作為殺敵武器,並不是近代的新發明,其實,早在宋金時代,地雷就被作為軍隊的輔助武器,運用於戰爭。據史料記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軍攻打陝州,宋軍就曾使用埋設於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

都說眼見為實,在山西朔州馬邑博物館裡,就珍藏了金人製造的「瓷地雷」——那兩枚金代的地雷,以瓷製作,外施青釉,內裝火藥,竹管能引爆炸。因其形如蒺藜果,故又名火蒺藜。

山西朔州馬邑博物館館藏的這兩枚金代的瓷地雷,出土至今已整整60年了。1958年,朔縣酒廠在施工時,一次性發掘出200多枚這樣的地雷,除了收藏進博物館的外,其他多已丟失。

中國人之所以很早就發明了地雷,並將地雷運用於作戰,這是與火藥的發明有著密切關係的。中國自古就有個古老的職業——煉丹士。《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差點就被太上老君煉成丹丸了,也許是火候不到,孫悟空不僅沒成丹,還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正是由於有了這些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的煉丹士,他們滿懷能點石成金,或是煉就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的希望,紮根丹房,結果,黃金、仙藥沒煉成,卻陰錯陽差地發明了火藥。

《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天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子燃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配置易燃藥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衝屋頂,把房子也燒了。隋唐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葯,這種葯被稱為「著火的葯」,即火藥。由此可知,火藥發明於我國的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中國發明了火藥首先運用於製造煙火,不久後就將其運用與軍事,並發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槍在宋代中國火藥的軍事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使得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界。而使用火藥製造地雷,正是發揮其軍事作用之一。

1580年,中國明朝名將戚繼光駐守薊州時,曾製造一種「鋼輪發火」地雷,當敵人踏動機索時,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鋼輪發火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獻中,已有多種地雷的詳細記載,這說明當時中國的地雷已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歐洲在15世紀的要塞防禦戰中才開始出現地雷。

19世紀中葉以後,各種烈性炸藥和引爆技術的出現,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樣化發展,從而誕生了現代地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楊乃武與小白菜為何贏了官司卻丟掉了幸福?
進黑店,遇潑婦,喝丟鞋:讓人腦洞大開的搞笑店名你遭遇多少?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