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軼事:章邯的驪山囚徒大多是六國人,為什麼不反秦?

秦朝軼事:章邯的驪山囚徒大多是六國人,為什麼不反秦?

秦末農民起義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但是史料記載並不詳細,裡面有許多迷霧。比如聲勢浩大的起義軍為何被囚徒軍輕易擊敗,驪山囚徒大多是六國人,為什麼不和起義軍聯合反秦呢?

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209年秋天,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吹響了反秦號角,各地紛紛響應。同年冬天,陳勝部將周章率數十萬大軍進攻到戲水,距咸陽僅有數百里。秦二世驚恐,少府章邯提議:如今調集附近郡縣的軍隊已經來不及,驪山囚徒眾多,請皇上赦免他們的罪過,發給他們武器來抵抗叛賊。(史記: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章邯

關於驪山囚徒,《史記》有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可以看出,驪山囚徒大多是六國人,那麼,面對反秦的農民起義軍,囚徒軍為什麼不反戈?其實,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要過得比別的奴隸好,一切就OK了,從奴隸變成士兵,身份得到了大大改善。

驪山囚徒

但是,這種激勵方式畢竟是應急之策,不能長久,有許多隱患。一是大多數人是六國人,容易逃跑;二是作戰能力無法保障。可是從後面的發展來看,章邯軍的表現,可稱摧枯拉朽,在短短一月的時間裡,接連擊敗了周文、吳廣、陳勝三隻部隊。這裡面又隱藏著什麼呢?

秦末農民起義

縱觀整個事件,可以大膽推測:章邯軍隊的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六國囚徒變為關中子弟,從以下三個細節可以看出。

1.咸陽附近有兵源。章邯建議時說過「今發近縣不及矣」,說明當時秦國的首要應對措施是徵發關中子弟,只是因為周章大軍太突然,來不及應對;2.周章軍隊敗退後,停在曹陽二三個月,等待匯合吳廣大軍共同攻擊咸陽,這段時間,章邯沒有攻擊周章大軍,應該是軍隊的結構發生了巨變。

秦軍

3.章邯投降後,《史記》記載「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可見,當時章邯軍隊大多是秦國人。只有這個原因,才能解釋大多數是六國人的驪山囚徒為何不反秦?章邯的軍隊為什麼戰鬥力這麼高?

參考文獻:

1.《史記·項羽本紀》

2.《史記·陳涉世家》

3.《史記·秦始皇本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三桂降清,是為了陳圓圓?背後另有原因
孤身遭遇劫匪,如何能安全逃脫?西漢丞相告訴你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