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思維的魅力,關鍵要選好最佳判斷對象!
語境思維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強調在作出判斷、進行抉擇時,要重視語境因素,遵循語境分析原則。
原文:《語境思維的魅力》
作者: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 曹劍波
語境思維的重要性
哈佛大學有句名言說:「一個成功者和一個失敗者,不在於他的知識和經驗,而在於他的思維方式。」這句名言明確表明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語境思維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強調在作出判斷、進行抉擇時,要重視語境因素,遵循語境分析原則。例如,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小於、等於還是大於180度」的判斷,要由三角形所在空間的曲率來決定:在類似馬鞍形的負曲率的空間里,三角形的內角和小於180度;在類似平面的零曲率的空間里,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在類似球面的正曲率的空間里,三角形的內角和大於180度。又如,對「哪裡是最好的住處」、「什麼是最好的味道」、「什麼是最美的容貌」的判斷,會由判斷的主體是哪種動物來影響。
對此,《莊子·齊物論》有精彩的說明。翻譯為現代文是:人睡在潮濕的地方,就會腰疼或半身不遂,專門在潮濕環境中生活的泥鰍會這樣嗎?人爬到樹上就會驚懼不安,專門在樹上攀援騰躍的猴子也會這樣嗎?這三種動物到底誰知道哪裡是最好的住處呢?人吃肉類,麋鹿食草,蜈蚣喜歡吃蛇,貓頭鷹和烏鴉喜歡老鼠,這四種動物到底誰知道什麼味道是最好的呢?這個例子表明,空間曲率的差異和認知主體的不同,這些不同的語境因素會影響判斷的結果。這種強調語境因素影響判斷結果的思維方式,就是語境思維。這種思維類似「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辯證思維,並把時間、地點和條件都看作是語境因素。這種思維類似相對主義,卻強調語境的不平等,主張最佳語境原則,強調語境分析原則。
遵守語境分析原則
在應用語境思維作出判斷時,要遵守語境分析原則。語境分析原則即不矛盾性原則,包括:判斷結果與判斷語境不能矛盾;判斷語境之間不能相互矛盾(即同一語境原則);判斷結果之間不能相互矛盾。這三個原則也是判斷是否正確的標準。例如,動物權利保護者對「填鴨」養鴨法必定持否認看法,如果持肯定看法,則我們會說他說錯了,或者他不是一位真正的動物權利保護者。不矛盾性原則可以派生出兩條十分重要的原則,即語境補全原則和最佳語境原則。
第一,語境補全原則。這一原則主張,在作出判斷時,要對直接影響判斷結果的語境都進行考察,並在作出判斷結果時補充出來。例如,對一塊白而硬的石頭,從理論上說可能的判斷會有四種:「這塊石頭是白的」、「這塊石頭是硬的」、「這塊石頭既是白的又是硬的」和「這塊石頭既不是白的也不是硬的」。然而,如果不補全是相對哪種感官的,那麼無論哪種回答,都有可能錯誤。例如,「用眼睛去看,這塊石頭是白的」就是正確的,而「用眼睛去看,這塊石頭是硬的」則是錯誤的。然而,有人會說,「用眼睛去看,這塊石頭是白的」也有可能錯誤,因為如果是在紅色的燈光下,或黑暗中,「用眼睛去看,這塊石頭就是紅的或黑的」。當出現這種爭論時,我們就要補充「在其他條件正常的情況下,用眼睛去看,這塊石頭是白的」。從理論上說,影響判斷的語境無限多,在作出判斷時要把影響判斷的所有語境因素都補全是不可能的,在判斷實踐中也是不必要的。因此,語境補全原則要求:在遇到競爭的判斷時,補全直接影響判斷的語境,並作出只有一種答案的判斷。
第二,最佳語境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進行判斷時,最佳判斷語境下的判斷才是合理的。對於同一認識對象,常有多種判斷結果,這些不同的結果在不同的判斷語境下都可能正確。由於判斷者是現實社會中具體的人,其認識目的在於實踐,因此,不是所有的判斷語境都是平等的,值得選擇的。最佳語境原則是建立在「語境具有等級性」之上。假如,某人宣稱:「中國沒有真正的醫生!」很清楚,這種言論是聳人聽聞的,是不可能真的。當通過調查研究得知,這個所謂的發現是基於這個人把「真正的醫生」定義為「在五分鐘之內能治好任何可想像的疾病的人」,我們就不會認為,他對醫生的定義與我們通常對醫生的定義一樣好。知道他對醫生如此定義,我們就會立即拋棄他荒謬的結論。
最佳語境原則要求我們在進行判斷時,要選擇最佳判斷主體、最佳判斷標準和最佳判斷對象。最佳判斷主體是指對於某一對象最有資格作出判斷的人。例如,對「今年冬季流行的流感病毒是以B(Yamagata)系和甲型H1N1為主」這句話的真假作出判斷,流行病檢測專家就是最佳的認識主體,而普通民眾等則不能成為最佳判斷主體(即權威)。誰是權威,是由特定社會歷史條件決定。權威必須是相關的而非不相關的。比如,要愛迪生評價相對論,就是選錯了評判主體。那些主張「一通百通」的所謂權威都只是假權威。最佳判斷標準是科學共同體所採用的標準。最佳判斷對象是最具典型的認識對象。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98期第5版,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跨越三十年:中國主旋律電影有了蛻變!
※《評論彙編》:經濟復甦難以扭轉民粹主義困境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