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踐「中國式抗癌」:癌症治療多些「質疑」

實踐「中國式抗癌」:癌症治療多些「質疑」

1月18日到了,對我來說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一天。11年前,我被發現患有肝癌。8天後,我接受了肝葉切除術。當我從麻醉中醒來時,我堅持要切斷肝臟。肝左葉位於肝右葉附近,周圍有3厘米左右的黃白色結節。醫生胡教授說:「放心,只有結節,無法看到其他轉移。」老胡是我數年朋友,他說的話,可能是」真」,也可能有隱瞞。因為作為一名醫生,病人的言語不能包含的含義是「舒適」。我要知道病理檢查結果,胡有點猶豫地說:膽管癌。

我的心戰慄。我是一位胃腸病學醫生,他研究了幾十年的肝癌,知道什麼是膽管癌。原發性肝癌分為兩類:肝細胞癌和膽管癌,起源於不同的細胞。膽管癌比肝細胞癌少見,但惡性程度更高。它常常導致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因此,預後比肝細胞癌差。

幾天後,我能在床上坐起了,要來電腦,上網一查,一篇台灣醫生2005年發表於《世界外科雜誌》的文章呈現出來。本文回顧分析81例肝葉切除周圍型膽管細胞癌1977 ~ 1997年。存活5年以上者11例,佔13.6%。作者的結論非常悲觀。即使手術被切除,後果也是悲慘的。」

我找到了嚮導。膽管癌患者術後輔助化療是可以接受的。人們相信接受化療的人可以從生存中獲益。中位生存時間1-3個月。

這就引出了我的問題:癌症治療的目的是什麼?對我來說,活著是唯一的目的。如果我只能活幾個月,我就不能接受它,因為我不想生活在這樣一個「多」的生活中: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治療噁心、嘔吐、脫髮、腹瀉和其他副作用。但是,即使我有「天」,我也能做愛的工作。我對這位好醫生說:讓我好好照顧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教訓是深刻的。幾年來,也許「癌症伴隨我」,許多膽管癌患者來到我們醫院。大部分是術後複發,術後約1~2年,有些月複發,幾乎全部接受化療,複發的腫瘤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群」,一旦覆蓋整個肝臟,不僅在肝、肺、骨、腹腔多臟器和組織轉移。很多病人告訴我「怪異」:化療和轉移。

這些病人的痛苦加深了我的問題:化療對膽管癌是無害的還是無害的?

當然,這只是我們醫院化療失敗的一個例子。我院無一例化療後無複發。必須沒有術後化療或像我這樣的病人。為了「問題」,我每個月都定期瀏覽世界文學。在過去的十年中,我查閱了至少1000本所謂的SCI論文,這些論文幾乎全部發表在美國和歐洲雜誌上,希望能為患者和他們自己找到「靈丹妙藥」。

結果令人失望。大量薈萃分析,包括57項研究,涉及膽管癌4756例。患者年齡49~67歲,男性57%例。69%例為孤立性腫瘤,腫瘤大小為4.5~8 cm,佔86%。82%例行肝葉切除術。患者中位生存期約28個月,5年生存率為5%~56%,患者中位生存率為30%。文章的結論是「術後輔助化療或放療是不有益的」(輔助化療或放療似乎沒有好處)。(見美國醫學協會外科雜誌JAMA JAMA 2014;149(6):565-74)。

分子靶向治療現在備受關注?發表在著名雜誌《柳葉刀》(Lancet Oncol 2012;13:181,8)一個大型的隨機3期臨床試驗中,在化療+基於EGFR受體阻斷劑吉非替尼聯合肝膽管癌患者180例(厄洛替尼),腫瘤反應率(縮小)從14%增至31%,無進展生存期3個月到5.9個月。筆者認為,效果是「鼓勵」,但「有限」。

2016部的文學作品仍然沒有展現出曙光。一篇英國文章審查了60多篇論文。結論是:膽管切除率很低,術後輔助治療(放化療)非常有限。

這是目前癌症治療的困惑:「鼓勵」治療不會給病人帶來長久的生存。癌症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異質性。來自不同細胞成分的癌症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類型的癌症中,不同的癌細胞也是不同的。化療對膽管癌影響有限。原因可能是癌細胞對化療藥物不敏感。至於為什麼「一邊化療,一邊轉移」,在另一篇文章《無效》中,有人說化療的出路,是由於化療癌細胞基因突變,成為「野值」,成為不但不買化療,反而加重病情,加重病情,加重病情的「惡」。

臨床醫生在決定是否化療時,更多的問題,不是把重點放在「癌症」上,而是集中在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上,考慮一下:就是說患者的生命延長了,不是延長几天到幾個月,而是生存幾年,好幾年,還是適得其反?

當我和大家庭討論癌症時,他們的話總是被質疑。

Academician Wang Zhenyi(左)

Academician Wang Zhenyi,一個血液腫瘤專家,是白血病誘導分化治療在世界的創造者。他說:「幾乎所有的研究生最近都發表了很好的論文。但我懷疑,這些結果對疾病有好處嗎?」他引用「持久戰」的觀點,「自救,消滅敵人」。他說:「如果不增加免疫功能,甚至破壞免疫功能,我們如何才能消除癌細胞?」

Academician Tang Zhaoyou(右)

唐朝有,院士,給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每次我退房,我問誰在大腸癌肝轉移患者有,「怎麼治療使用手術後?」幾乎每個病人都說六個療程的化療都被使用了。我告訴我的醫生,他到我的房子,至少這些病人是無效的。但是也有醫生說這些治療是標準化的,並且這些規範被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實踐是檢驗真理和治療效果的標準。」

Academician Tang Zhaoyou在「中國式抗癌」一書中提到「Sun Tzu」的一句話:「先為不可勝,然後等待敵人。」也就是說,癌症的治療,首先考慮身體如何不贏得了癌細胞,提高自身抗癌免疫,「自我保護、共贏」。

針對目前抗癌的現狀,院士強調:「我認為『問題』是『超越』的前提,但現在看來『問題』少了。」

11年的幸運!我感謝「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戰勝癌症的小女孩返回校園,結果收穫意外的驚喜!
給癌症轉移病號就開了一味葯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