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3·15綜藝節目打假,素人嘉賓多數是假的,內幕引人深思

3·15綜藝節目打假,素人嘉賓多數是假的,內幕引人深思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佟娜

圖片來自網路

只要是擁有市場的地方,「以假亂真」的現象就不會杜絕。演藝圈裡的「假」事也不少,綜藝節目中就常常見到。例如,在益智節目A中表現不俗的素人,下個月就上了演講節目B;在相親節目C中被牽手成功的素人,半年後就在脫口秀節目D中暢談自己在相親節目里的奇葩遭遇。這些所謂的「素人」,改頭換面,換個人設,就馬上在另一檔綜藝上成為新的「素人」嘉賓。這是綜藝圈目前司空見慣的事,但卻似乎並不符合觀眾對於「素人」的理解。

「偽素人」是否是一種作假?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素人」?為何在大多數「星素結合」的綜藝中,素人只能成為徒有其名的元素?值此「3·15」之際,新京報記者專訪諸多曾參與綜藝製作的導演、編導,以及博見傳媒總裁吳聞博等業內人士,揭秘「素人不素」背後的虛實操作。

現狀娛樂類真人秀愛用偽素人

在娛樂化時代,是不是素人,觀眾一眼就能看的出來。不少綜藝的「素人」都被網友扒出是「綜藝專業戶」。為此記者盤點了2017年-2018年部分用過「熟臉」素人的綜藝共14檔,發現其中「偽素人」並不少見。在這些綜藝中,娛樂類真人秀佔57%,生活服務類、音樂類綜藝各佔14%和21%。而在「偽素人」的類型上,娛樂類真人秀大多數用的是「網紅」、簽約藝人、未出道「綜藝咖」在節目中擔當固定嘉賓;而生活服務類、音樂類綜藝則偏好選用同類型節目的「回鍋肉」擔任參演嘉賓。

原因為什麼要請網紅當素人?

自2015年「素人」一詞被首次強調,很多節目組便開始絞盡腦汁的往節目里增加素人元素。其中不乏以素人為主的生活服務類節目頻出,例如《中國式相親》《單身戰爭》等。而純娛樂的「綜N代」也開始拿掉明星加入素人。例如增加素人CP的《我們相愛吧3》,主打星素合唱的音樂節目《我想和你唱》等。

但通常意義上,大眾理解的「素人」是沒有綜藝經驗、毫無知名度的「普通人」,例如樓下老王,鄰居張阿姨。但縱觀「星素結合」的大部分綜藝,網友總是能扒出其嘉賓擁有豐富的綜藝經驗,或是網紅或是簽約藝人。為何節目總是選擇「偽素人」?究其原因,如何選拔素人,如何讓他們符合節目預期效果,是節目組尚難解決的一大問題。

難找有表現力的素人

通常情況下,節目組選拔素人主要是通過官方徵集、搜羅各大網站、微博、朋友推薦等多方渠道,然後再到各大城市集中面試。曾操刀某戀愛真人秀的導演C透露,最開始他們的主要標準還是看素人的性格和個人背景是否符合節目,並沒有具體的標準。

但大多數節目組在尋找時都會發現,一百個面試的素人里都很難找到一個符合綜藝要求的人選。例如某檔遭到腰斬的大學生類真人秀網綜就曾到全國各地的大學裡海選「學霸」。雖然顏值高、有個性的「校草」不少,但要不就是表達能力不佳,會怯場,要不就是已經在網路上露過臉了,並非純素人。

該節目編導G坦言,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幾乎沒有純素人綜藝的原因之一。「綜藝是快消品,大家都希望快速把這個素人打入到公眾視野,或者讓觀眾了解他。而且現在沒有話題、不好玩的綜藝也沒有人看。但有表達欲的純素人太難找了。沒有表現力,他們在明星面前就會毫無存在感。但所以相對而言,一些網紅、有過綜藝經驗的人,他們會比素人更懂吸睛,挑這些人的難度也比找素人低。」

調教素人難

除此之外,綜藝並非一味強調真實的紀錄片,它需要嘉賓自帶鏡頭感,能夠創造有趣的話題。但實際上,很多沒上過電視的素人連克服攝像機的存在都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不僅會耽誤拍攝進度,也難以保證節目效果。因此很多導演都曾為調教素人付出過極為痛苦和漫長的時間。

導演C無奈地說,有些素人平時私下很活潑,但一開機竟然連話都不會說了。「很多人也比較內斂,一看到攝像機就面目僵硬,毫無表情,所以基本很難出彩。」編導G也表示,鏡頭感並不在於素人是否本身會表現,而在於大部分人都需要適應,「舞台上的燈光、攝影老師,所有工作人員都盯著你一個人去錄這些東西的時候,任何人心裡都會多少發毛。網紅、藝人會自己找點,找鏡頭,相對來說確實可以幫節目組減輕錄製負擔。」

製作:節目、平台不同,素人卻是老熟人

節目組有偽素人資源

據悉很多「偽素人」在一開始確實是「素人」,但一旦上過綜藝,並有過不錯的表現後,就會被編導們發掘為自己的資源。曾製作某檔女性真人秀的編導Y說,幾乎每個編導、藝統的微信里都認識幾個有綜藝經驗的「素人」,「這個圈子就這麼小,我們之間也會來回推薦。如果下次有需要這種娛樂素人的節目,我們肯定優先考慮他們。因為彼此合作已經很熟悉了。」

而除了有綜藝經驗的年輕人,表演學院的在校生、尚未出道的藝人、或經紀公司的練習生等也是節目組的「偽素人」資源。「這些人大眾還不認識,但也是面對過鏡頭、懂得自己找點,而且是有露臉需求的人,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會根據節目類型,從中挑選一部分。」

例如最近參加了《偶像練習生》的陸定昊,在出道前就曾經作為素人參加《流行之王》《十三億分貝》等節目;傳媒大學畢業生冉高鳴曾登上過《大學生來了》《我是演說家》《奇葩大會》等真人秀,這些都是編導資源圈裡的優秀「素人」備選。「雖然他們的身份和演藝圈有關,但你說他們是藝人嗎?也不是,他們並沒有出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能算是素人吧。有時候他們的酬勞,要比純素人的多一點,但他們確實能夠保證節目效果。」

陸定昊

需要重新寫人設

同一個素人,究竟是如何在各類綜藝中如魚得水的呢?這都要歸功於編導、綜藝編劇等工作人員的前期努力。對於多次上綜藝的素人,節目組會根據不同的節目類型,結合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對外形象,為他們重新打造人設。例如某小鮮肉在脫口秀節目上是「毒舌男」,在另一檔觀點分享類真人秀上就變為「勵志毒舌男」。

編導G透露,像冉高鳴等「綜藝咖」已經在網上有一定知名度,所以在重新設計他們的時候,只需要在原有的個人特色上面去放大。「比如冉高鳴一直是『毒舌』,但我們發現他其實也很心軟,所以在我們的節目里,他可能對一個人說話特別狠,但有時候我們也希望他展示出柔情的一面。這就相當於我們重新挖掘的部分。」

但並非綜藝經驗越豐富的「素人」就會被更多綜藝爭搶。曾製作「星素結合」綜藝的編導T說,他們更願意選擇只參加過1、2檔綜藝的「素人」,因為相較「熟臉」們,他們更加「素麵朝天」,「總會有視覺疲勞。誰都想看看新東西,就算是藝人,他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中久了,也就沒有那麼珍貴了。」

捏造身份的素人才是作假

目前越來越多的老「偽素人」已經成為了網紅、藝人,新的一波「偽素人」即將全面上場。這種顛覆觀眾認知的「虛假操作」仍在持續。這究竟算不算一種作假?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尚無明文規定什麼程度的「素」才叫「素人」,「素人」的模糊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就允許了打「擦邊球」。

導演J表示,現在星素節目中『素』的部分,大多數其實都是還未出道的藝人或者網紅,他們並非有知名度的明星,有些人甚至也有其他的社會身份,例如創業者、學生,所以目前來講他們也可以算是「素人」,「他們只是比純素人表現力好一點、有綜藝經驗而已。如果你說他是藝人反倒牽強。」

但其中並不包括偽造身份的素人。在某檔相親節目中,就曾有一些女嘉賓被扒出身份造假,生活中是車模,但節目中卻自稱小學老師。這類完全隱藏自己真實的身份,捏造出另外一個身份、職業的素人,在業內人士看來才是真的「偽素人」,「為了節目效果而放大一個人的表演,這個是電視表達的需求。但如果重新塑造出素人身份,這才叫做欺騙,需要節目組嚴格把控。」吳聞博表示。

除此之外,節目的性質也決定了對「偽素人」的容忍度。若是以娛樂化為主、強調綜藝氣氛的節目,像《大學生來了》《男子甜點俱樂部》《奇葩大會》等節目,圈內習慣性地認為,他們的素人可以是網紅或具備綜藝經驗的「老油條」。因為這類節目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嘉賓必須熟悉鏡頭,言談舉止間可以帶動氣氛、自帶話題,但大部分純素人根本做不到,「做不到,就意味著強行加入素人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但不得不加的話,那就不如不選純素人。」導演C表示。

而對於相親類、生活服務類節目中「想紅」的「熟臉」,業內人士表示還是需要「零容忍」,因為相親類節目的根本就是「真情實感」的展現。曾經製作過相親類節目的導演J在選擇嘉賓時,必須嚴格篩查素人的真實身份,翻閱她近三年的微博,不僅不能上過同類節目,而且目前必須單身。除此之外,節目組也會在接觸時細心留意嘉賓的「意圖」。例如一些女嘉賓極具表現欲和話題,但種種細節體現他們並無真誠的交友需求,只是在表現,那節目就會淘汰這類人。

「所以如果我們解決不了素人參與節目的出口,和如何去表現素人的問題,除非政策的引導或規範,不然即便是「偽素人」,我也並不認為以後可以做好以素人為主體的節目。節目的功能性決定了『素人』的選擇。有的節目是遊戲類綜藝類的,有一些想紅的網紅來上也可以,不就是玩嘛。但如果是生活服務類或標籤很重的,就還是要找真正的素人吧,這樣才能不違背節目本身的宗旨。」

內幕:「偽素人難杜絕,需更合適表達形式

「偽素人」現象在去年似乎正在好轉。例如《極限挑戰3》中讓孫紅雷為她送奶的路人大姐,《我們來了2》中與關之琳等明星一起旅行的優秀素人代表,甚至部分相親類節目中真實「逼婚」的爸爸媽媽,不僅這些素人更加「素麵朝天」,節目組似乎也正在嘗試通過群像的方式將「素人」更好地融合到節目中。

然而縱觀娛樂類真人秀、脫口秀等需要素人更具象的節目中,「偽素人」卻依舊屢見不鮮。對此吳聞博坦言,偽素人身份目前仍難徹底更替,首先是由於中國觀眾的收視習慣,部分加入素人的真人秀常常被觀眾吐槽,因為國內觀眾更愛看明星。「即便是選擇純素人的綜藝,你也會發現素人的存在效果還是為了凸顯明星,目前沒有綜藝表現力的節目還是很難獲得觀眾的喜歡。」

除此之外,國內的純素人節目目前也很難找到吸引觀眾的模式點。歐美的真人秀大多以素人為主,但內容多是以現金大獎的刺激、趣味遊戲來體現人性的善惡,但國內的素人真人秀大多還是以感動、崇高為內容看點,與明星類真人秀相比,視覺刺激不強,所以如果解決不了素人在節目中究竟應當表現哪些方面,或者應該通過什麼看點去做素人,以後也不能完全杜絕「偽素人」的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Fun娛樂 的精彩文章:

他在《馬戲之王》中玩高空飛人,曾是美國小鮮肉,MJ是他忠實粉絲
2018追劇指南,古裝劇是重頭戲

TAG:新京報Fu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