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日本、義大利都輸了!中國這個地方成全球最長壽地區,秘訣在此……

日本、義大利都輸了!中國這個地方成全球最長壽地區,秘訣在此……

美媒稱,中國香港居民的壽命以微弱優勢擊敗了日本、義大利的居民,香港男性平均壽命達81.3歲,女性壽命更長,達87.3歲。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去年5月份,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全球人均壽命71.4歲,中國人均壽命76.1歲。

那麼,香港已經遠遠超出全國人均壽命。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在香港,到處能看到摩天大樓,擁擠的街道上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想去哪裡坐地鐵都不會超過30分鐘,這就是生活在香港的700萬居民的生活。

報道稱,在香港300多座摩天大樓之間,布滿了利用率高及服務良好的城市公園、高質量的醫院以及提供當地美食的餐廳,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餐廳的美食相當健康。僅僅距離城市幾英里處,就有高山和海灘,人們可以徒步旅行、游泳和衝浪。這裡居住著健康的、世界上預期壽命最高的人群。

一艘天星小輪行駛在香港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記者李鵬攝

香港長壽的「先天優勢」

香港中文大學老年醫學教授郭志銳表示:「過去幾十年,(香港)已迎頭趕上。」

郭志銳的研究團隊將「全球老齡生活指數」的標準與其他因素相結合,揭示了幫助種群存活時間更長的因素。

報道稱,首先是環境,郭志銳的研究顯示,「香港在有利環境方面排名第一,」他說,「這或許能解釋我們的壽命。」

街道非常安全,居民很容易就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食用健康食品和使用公共設施。過街天橋與電梯讓居民更願意選擇步行路線,同時計程車和公共交通相對來說很便宜,這使開車對居民的誘惑降到最小化。在香港,乘坐清潔的、有空調的地鐵起步價60美分(約合3.8元人民幣——編者注)。

郭志銳還說:「我們比大多數城市擁有更多綠色。」他補充說,在許多綠地上,通常能看見一群老人在清晨打太極或練氣功,隨後一起吃飯聊天。

世衛組織老齡化與生命全程司司長約翰·比爾德對此表示:「我們需要對城市空間進行設計,以促進這類運動。」

另外,郭志銳說:「任何人都可以去醫院。」他補充道,香港建立了普遍的醫療保險,但初級衛生保健並不普及。

他說:「負面情況是人們經常需要去比較遠的(急診室)。然而,老年人通常不需要支付初級衛生保健的費用,並可以獲得優先權。

比爾德對此表示:「重要的是要讓所有人都能獲得醫療,不僅僅是富人。」

郭志銳還提到,香港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氣候也對長壽有一定作用。

他說:「這裡不太熱,也不會太冷,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更舒心。」

香港金紫荊廣場

新華社資料片

報道稱,然而,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認為,世界上其他一些以健康老年人群體著稱的地區環境與香港不同,有的地方涼爽,有的地方炎熱,他認為這個因素對長壽的影響較小。

「日本的氣候與香港截然不同,新加坡與日本的氣候截然不同,」梁卓偉說,「我們是亞熱帶氣候,新加坡是熱帶氣候,日本是溫帶氣候。「這個因素可能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

郭志銳表示,另一個地理位置帶來的好處是香港可以「獲得優質的食品」。

他認為,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海陸通道,這使其更易獲得新鮮的魚類、水果和蔬菜。

新華社資料片(圖文無關)

他表示:「我們研究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它與地中海式飲食非常類似。食品通常包括魚、水果、蔬菜、大米、堅果油和碎肉。」

不過,比爾德提出質疑稱,不管是在香港、地中海還是在日本,當強調飲食等因素時,必須注意到,人們一直都是這樣吃的。「那麼他們為什麼現在壽命變長呢?」他問道,「也有可能是壓力減輕了。」

報道稱,亞洲文化中家族關係親密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郭志銳說:「老年人往往有很多孩子。」他也提到,隨著家庭規模縮小,下一代老年人的生活可能會發生改變。

不過,比爾德認為,亞洲人講究的「孝道」(即尊重父母、長輩和祖先的美德)對於年長的人來說,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他說:「老年人得到真正尊重,更年輕的家庭成員通常比較注重確保家庭老年人的福利。」

專家們也指出,一個城市在預期壽命方面的排名並不意味著這裡沒有改善的餘地,情況恰恰相反。

郭志銳說,精神健康不是醫療服務的優先選項,人們常常等上幾年才能轉診到專家。

梁卓偉也表示:「我們還應做很多工作,確保這些人健康快樂地生活。」

香港長壽的「七大秘訣」

香港除了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居民也都有比較全面的體檢、保健意識以外,還真有幾樣長壽秘訣。

01

香港人越熱越喝湯

香港的夏天天氣酷熱潮濕,極容易讓人疲倦心煩。喝湯,不僅開胃口,而且還能提神。

夏季「桑拿天」,人都像進了蒸鍋一樣難受,對付這種天氣,香港人的做法是煲道「潰煩湯」,用一到兩個苦瓜,放兩錢生甘草,兩碗清水,然後煮到剩一碗,吃瓜、喝湯。 想吃肉,就來道「蓮藕排骨湯」,解暑清熱。

夏季小孩容易有內熱,表現為喉嚨痛、上火,喝「芹菜清伏熱湯」效果特別好。因為夏天濕、熱總是一起出現,所以清熱的同時必須祛濕,芹菜有清內熱、祛火的功效,薏仁則利濕。把5錢生薏仁煲熟,倒入事先榨好的半斤芹菜汁,一起煮開即可。

還有一道荷葉馬蹄湯適合小孩,化濕清熱,除痰通小便。用一張帶梗的鮮荷葉或乾的連梗荷葉,6個馬蹄,四碗水煎湯,加點冰糖,煮好後當茶喝。

這些招兒都挺管用,喝上一個夏天,雖然工作壓力重,可也不會因為暑熱病倒。明年夏天不妨也試試,讓苦夏時節的工作更輕鬆。

02

早餐一個七谷麵包

營養學家們總倡導食物多樣性,每天要吃夠25~30種食物。香港人愛吃七谷麵包,早餐吃一個,就佔了7種。

所謂七谷,就是小麥粉、黑麥、大麥、玉米、燕麥、黃豆和小米。雖說都是七谷,但各家的配料往往都不大一樣,有的還會放芝麻、核桃或花生呢!

美國曾有研究稱,每天早餐兩片全麥麵包,能幫助減肥、緩解便秘、預防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甚至癌症。香港人發明了七谷麵包,營養比全麥麵包更豐富。

其實,多吃穀物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即便吃不到七谷麵包,挑一些三谷、四谷的粗糧麵包也是可以的,關鍵是它們比你常吃的白麵包、奶油吐司要健康很多倍。

除了七谷麵包,大家更熟悉的香港點心源自廣東,分量少,做工細,也可讓人在一餐內品嘗最多種類的食物。

03

愛喝茶,也愛「吃」茶

香港人都喜歡喝早茶,但大多數上班族只能等到周末休息的時候,才有時間跟家人或朋友去茶樓。聰明的商家於是發明了茶葉餅乾,早餐時來幾片茶葉餅乾,既彌補了對早茶的思念,又能填肚子,真是兩全其美。

茶中有多酚類物質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常喝有助於抗衰老,還能起到減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作用。我們自己在家做菜做點心,也可以撒點茶葉或茶粉。

04

飲食多蒸煮,少鹽無味精

內地人多喜歡炒菜,甚至油炸等烹調方式,而在香港經常是用水蒸煮,再稍放些鹽,這樣可以使食物的營養盡量被保留。香港人還喜歡吃海鮮,也多愛清蒸做法。

香港人吃雲吞面時,會配上一小盤腐乳菠菜,用腐乳代替鹽等調味料拌菠菜。也很科學,一來保證了鹹度,二來吃腐乳對心臟也有好處。

香港人家裡做飯很少用味素(味精)等調味品,餐館也會以「不含味素」來標榜。

05

重視吃水果

2013年,香港衛生署將4月定為「開心『果』月」,旨在鼓勵市民養成每天吃水果的習慣,促進身體健康。

因為科學研究的證據顯示,進食適量的水果和蔬菜能減低患上心臟病、中風和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機會。

香港衛生署建議市民養成每天進食兩份或以上水果的習慣,以降低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6歲以下兒童水果進食量可減半。(一份水果約為半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梨。)

06

越老越忙越長壽

有港媒指出,越老越忙可能也是香港人的長壽秘訣。

在香港,退休的人還要反過來上班。為什麼呢?因為香港沒有退休保障制度。

香港本地有句話叫,手停嘴停,只有公務員退休有退休金,很多人退休了就「手停嘴停」,意思是假如我60歲退休了,我馬上就沒有收入了,我嘴就要節約了。這就迫使很多人60歲退休以後,重新開始工作。

你會在香港看到很多的士司機,六七十歲還在開車。但人活到老,工作到老,這也是香港長壽的第一個原因。

我們知道很多人退休前還很精神,退休後無所事事,身體反而垮了。已逝的香港大亨邵逸夫活了107歲,生前曾經說:「我的最大樂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長壽。」在90歲以前,他還每天堅持上班。

07

運動氛圍好

不管愛不愛運動,香港確實給愛動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香港有很多海島和遠足徑,一到周末,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和家人朋友去淺水灣曬日光浴、去大澳漁村釣魚、去爬獅子山……

在香港的吐露港邊,總能看到一撥又一撥騎單車的人。晚上10點多,也能遇到一些身穿騎行服、戴著頭盔的專業騎車人飛馳而過。

香港很多酒店裡有提示運動的卡片,比如,有一家酒店的卡片上面寫著:「保持身心舒泰……從緩跑開始」幾個大字。在卡片下端,則用小字寫著:「我們已為閣下悉心設計了緩跑路線圖,讓您能於綠茵環抱的自然美景中享受緩跑樂趣。」

香港濕地公園

新華社資料片

來自 | 瞭望智庫

新媒體編輯 | 張昭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快報健康 的精彩文章:

海河醫院兒科門診恢復開診!本市流感已呈緩慢下降趨勢!
簡單5個動作,自測血管健康程度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