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華人用古典詩詞和音樂開啟孩子學中文的大門

日本華人用古典詩詞和音樂開啟孩子學中文的大門

日本《中文導報》刊發一篇題為《用古典詩詞和音樂開啟孩子學中文的大門》的文章,筆者講述了自己藉助詩詞和音樂教導孩子學習中文的過程。

文章摘編如下:

我十年前來到日本,先生也是中國人,兩個女兒都在日本出生長大,現在上小學。

過去我擔任了十幾年日本唯一全國發行的中文語學月刊雜誌的主編,讀者都是學中文或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日本人。出於對中文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們雖然生長在異國他鄉,也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並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汲取力量的源泉。所以,從孩子牙牙學語時起,就在家中堅持講中文,給孩子創造中文語境,並時刻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希望從小培養孩子對中國文化的親切感和認同感。

雖然用心良苦,但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家庭的小環境還是抗衡不過周圍強大的日語環境。孩子們雖能聽懂中文,但一張口總是說日語,中文的學習和使用都很被動。畢竟,對於在日本出生的孩子來說,日語才是母語。他們雖然是中國人,卻遠離中國,缺乏對中國母體文化的認同。雖然常給孩子講國內帶回的小學語文課本和中文繪本,但對於日本長大的孩子來說,中國的課本很難理解,中文繪本插畫不夠有趣,故事也不夠吸引人。怎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愛上中文呢?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帶孩子們去東京近郊賞荷花。那時正值初夏,蓮葉無窮碧的百畝荷塘內荷花初綻,亭亭玉立,清風吹拂,淡淡的香氣撲鼻而來。突然,一直跑在我前面的孩子停住了腳步,還用手勢示意我噤聲。順著她們手指的方向看去,原來是一隻蜻蜓立在一株初綻的小荷上,隨風輕輕搖擺。那畫面太美,我們屏息凝視,直到目送那隻蜻蜓離去。

看著孩子悵然若失的表情,我說「你們試試看,能不能用十四個字把剛才的畫面描述一下?」孩子們頓時來了興緻,搜盡腦海中的辭彙你一言,我一語地表達著,但都無法達到「14字」的要求。於是我教給她們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小池》中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朗朗上口的詩句和準確傳神的詩境瞬間就打動了她們,把這兩句詩牢牢銘記在了心裡。

回家路上,我繼續引導她們「中文是世界上最簡潔、最精鍊的語言。很多字詞、成語的含義極為豐富,在用不同語言表達同一個意思的時候,多數情況下中文會比較簡短。一首四句唐詩所表達的意境,用日語或者英語來說明的話,恐怕得用幾頁紙呢……」回家後,我找出幾本電器的說明書給她們看,果然在各種語言的版本中,中文的內容是最短的。

從那以後,孩子們對中文獨有的魅力有所領教,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於是我每周都教她們一首古典詩詞。我特別注意不強迫孩子死記硬背,而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以及自然環境中和孩子一起吟誦。大自然的四季更迭、花開葉落、風物景觀……借古典詩詞尋找和體會生活中的詩意和美感,領悟所學詩詞中的意境。畢竟會背誦不是目的,而培養興趣,能領會詩詞的美感才是目的。

中文是非常美的語言,而詩詞是中文最精鍊的載體,凝聚了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精華。通過學習古典詩詞,中文之美在孩子的心裡扎了根,並且滋潤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她們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教會她們在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時時擁有樂觀的心境;更可以在漫漫人生路上獲得巨大的精神支撐。

和大多數海外華人一樣,我們的父母在國內,每年只能通過探親來日本短短地相聚幾個月。每次在機場送別時,孩子們都哭成淚人,並且要好幾天才能從寂寞、思念的情緒中恢復過來。上個月,送走老人回到家中,情緒一直低落的大女兒突然對我說:「媽媽,我終於理解了你教我背過的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那一刻,我真的很欣慰——作為一個中國媽媽,最想傳承給孩子的,不正是這種文化基因嗎?

周圍一些中國媽媽發現我家孩子中文說得還不錯,也希望我能在業餘時間教教她們的孩子。但在教學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參加了國僑辦主辦的華文教師證書培訓班。通過系統的學習和交流,不但對海外華文教育有了新的認識,也豐富了漢語方面的知識儲備,提高了教學技能。特別是語言學家周繼聖教授獨創的古典詩詞誦唱法,讓我耳目一新,獲益匪淺。

古典詩詞,尤其是格律詩讀起來聲調抑揚頓挫,高低錯落有致,極富韻律美和節奏感,孩子們幾乎天生就會被這種節奏和韻律所吸引。以前我讓孩子背詩,最多加以講解,以為這樣就能夠把中國文學的精華傳授給孩子。但這種方法就好像建造一個小池塘,再美麗也終究成不了活水。

而古典詩詞本來就是配合音樂誦唱的,只是很多曲譜保存不善,早已遺失。周教授回溯古詩詞的源流,根據音韻格律重新譜曲,曲調清新樸實,與傳統吟唱風格迥異,還給古詩詞插上了音樂的翅膀,能讓孩子在優美的旋律中邊唱邊玩,輕鬆地記住古詩詞。從周教授那裡,我還學會了結合多媒體,把繪畫、藝術啟蒙、語言能力等內容融入到古詩詞的教學中,讓孩子輕鬆地領悟詩詞的內涵,並全面提升觀察力、傾聽力、審美力和感知力。

為了大力推廣這種教學方法,讓更多在日本長大的孩子領悟中文之美,發自內心地喜愛中文,學好中文,我和一些在日本熱心中文教育,從事中文教學多年的前輩正在籌備開設一個以古詩詞誦唱為特色,並輔以古琴等中國古典音樂、傳統文化啟蒙的中文教室。語言的背後是文化,如果僅僅把中文當作一個工具的話,未免太可惜。對於海外華人的子女來說,學會中文就彷彿擁有了一把鑰匙,可以開啟一個截然不同的精彩、宏大的世界。而學習了中國文化,一定會在文化上有一定的認同和傳承感,甚至還會有嚮往。

而且雖然在海外,家長是孩子最好的中文老師,但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在封閉的環境下只靠父母的力量,效果太微弱。只有帶孩子進入使用中文的環境,接觸活的中文,美的中文,並且交上朋友,孩子們才會願意用中文積極表達和溝通。

教孩子學中文,就好像播下一顆神秘的種子,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一個把時間付與詩書音樂的孩子與一個把時間交給電子遊戲的孩子,他們的氣質乃至人生狀態,一定是不一樣的。當中華文化,文學經典一點點融進他們的生命,優雅的氣質自然會慢慢流露,他們的人生也定會更加豐富。

期待這顆種子從泥土中慢慢發芽、開花……(夜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小時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文化「走進」馬爾他校園

TAG:24小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