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注意,這三個錯誤若不糾正,你與好字無緣

請注意,這三個錯誤若不糾正,你與好字無緣

現在孩子認字,習字的時間較早,在幼兒園的早期教育起就基本學會了書寫一些簡單的漢字,但不少青少年卻存在較為嚴重的執筆、坐姿不正確、筆順錯誤的問題,長此以往,一但養成「積習」,糾正起來較為困難,這讓家長們很是擔心焦慮。這幾個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不光寫不好字,可能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隱憂。因此,亦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坐姿不正確危害甚重

坐姿不正確,主要體現在頭、肩、背、手等身體部位上。頭不正,斜向一側或頭低得厲害,眼睛距書本太近;肩不平,雙肩一高一低,一手寫字,而另一隻手卻「藏」在桌子下面;背不直,彎腰駝背,脊柱側彎。試想,這樣,能寫出好字嗎?不是字太小,就是橫不平,豎不直,或者是一行字全部倒向一側的「歪」字。對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青少年來講,對身體的危害可能遠強於寫字不好的危害,甭介文化沒學成,字沒練好,卻落下個高度近視、駝背、脊柱側彎的結局。

二、執筆姿勢與寫字好壞有存在著必然的關係

能寫一手好字,執筆姿勢規範與否很關鍵,傳統書法中的「筆法」其實包含著如何執筆、運筆的知識,儘管我們現在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在用硬筆寫字,但無論用毛筆或鋼筆等硬筆,正確的握筆姿勢才能確保將手指的靈活性,腕部、肘部的支撐作用得到有效、合理地運用。如果方法得當,你會感覺寫字是件輕鬆愉悅的事,否則,你寫字費勁吃力不說,處處也感覺不順。

古語云: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執筆太緊是小學生普遍問題。有的小學老師不太注重孩子們寫字時的正確執筆姿勢,而是強調用力寫,把筆畫寫「重」,雖然避免了「輕描淡寫」,但卻無意中起到「矯枉過正」的作用。用力寫,勢必執筆緊張,手指變形,下筆太重,無靈活性可言,筆畫僵硬。

三、錯誤的筆順對練字的影響亦不容小覷

常有一些朋友把筆順寫錯,如「萬」字第二筆寫撇、「火」字第二筆寫長撇、「忄」部第二筆寫豎等。錯誤的筆順不僅影響每一個字的筆勢往來及承接關係,還會影響寫字的速度,尤其對楷書向行楷過渡時產生阻礙。如以正確的筆順加快書寫,筆畫自然連帶、牽絲呼應,就會形成和諧美觀的行楷字體;否則以錯誤的筆順加快書寫,不但筆畫連帶牽強,整體也不美觀。儘管,行楷或行書與楷書的有些筆順因書體不同而不盡相同。

漢字的筆順雖是歷史傳承或約定俗成,但基本的法則如:先橫後豎、先撇後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等,則不可隨意更改。值得說明的是:一些剛識字、習字的小朋友存在著倒筆順、描字的問題,這不是大問題,只要老師和家長及時發現,加以糾正則可,但如果是高年級的孩子,仍然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因為這樣寫起字來可以說是「費力不討好」!更談不上美觀了。

以上三個錯誤,有人僅此一項,也有不少人兼而有之。字寫得好壞先放其次,早發現早糾正,拖得越久,越難糾正。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學校、老師、家長都引起重視,給予孩子們正確的引導示範、耐心幫助,則不難改正。

比如小學低年級的練習本,可否改為格子(田字格等)略大些的本子,從而避免孩子們低頭寫字;寫家庭作業時,家長們可為孩子準備可升降桌椅、立式讀書架;執筆過緊的孩子,可以試用一下「握筆矯正器」等。「眼睛距書本一尺,胸距桌子為一拳,手指距筆尖一寸」等目前通用的要求,似乎對於低齡的小孩子們太過麻煩,本人感覺不如「頭要正、肩要平、身要直、手攤開、腳踏實」這樣的傳統口訣更容易些。

讓孩子早一點接觸傳統書法(毛筆)吧!可一舉多得,「作字先做人」「人正則字正」。不光練字,更多地學習做人的道理與規矩,更多地感受漢字之美;習練大字,對漢字筆畫、結構更直觀,也容易理解;習練大字,不可能彎腰駝背,趴在書桌上寫成,如果執筆不對,也根本完不成一個楷書大字的完整筆畫。

總之,怎樣以正確姿式和筆順把字寫好,應該是孩子們認字、寫字之初就應讓他們知道的「規矩」,並逐漸養成良好的讀書和練字的習慣。有時,家長或教師的身教比言傳效果更好,好習慣也是模仿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書童書法 的精彩文章:

不知這幾點,你可能永遠都是入門前的「菜鳥」
初學書法先從筆畫開始還是先從結構練起?

TAG:老書童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