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心在茲:韓天衡美術館古今硯文化特展

文心在茲:韓天衡美術館古今硯文化特展

2018年1月7日,「文心在茲——古今硯文化特展」在韓天衡美術館臨2展廳隆重啟幕,引起了國內外文房愛好者的關注,韓天衡老師收藏的硯台名滿天下,樂藝會在此獲韓館授權,分批次發布本次特展的若干硯台展品,給廣大愛好者提供一個先睹為快的機會。本次展覽將在10月7日落幕。

元 銀星紋魚化龍歙硯

18 x 14 x 4 cm

文心在茲——古今硯文化特展

前言

韓天衡

文房四器,今多稱四寶,筆、墨、紙、硯是也。四物中,筆、墨、紙皆宜消耗。唯硯者,堅而實,可傳百載千秋。物中壽星也。

東坡有言:「吾生無田食破硯。」即使有良田百畝,一介文士也唯有以硯為田。文人稱「文」,文人撰文,是須臾離不開「硯」的。古來文人對安身立命之硯無不寶愛,若烈士之好劍,驍將之好寶馬,信然。文人好硯,然多不知,在「倉頡造字」之前,即已有硯之用,拙思忖,當是研朱磨黛,施於器物者。講古董,硯當是古董中的老輩矣。

此展事,策劃有年,構思有三。一,展示古今歷代由樸實為用而轉趨奢華觀賞的型制,此硯史也;二,展示歷代之品類,端、歙、洮、澄,石、玉、瓷、木,此硯質也;三,展示歷代之紋飾、銘記,匠人運巧,學者著文,畫師作畫,此硯藝也。天下萬物,盛必有衰。硯之為用,似漸行漸遠,而硯之文化將蘊蓄著永久的親和力。

本次展覽陳列之硯逾二百方,上自遠古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繼以商秦漢晉,再則唐宋元明,乃至清季民國,續以當代時下,雖難聚全豹,然也非管窺,就中的是不乏精妙奇罕之品。

展事揭幕,其間策劃之艱,集輯之難,布展事雜,台前幕後,全館戳力,無須細述。要之,在除舊迎新之際,集硯之一物而隆重推出,足見我華夏文化藝術之博大精深,世無其匹,吾國吾民,自豪當然。倘得專家、學人,社會觀眾之賞愛,則吾等足慰矣。

2017年12月26日夜草

清 造辦處制坑仔龍紋隨型硯

余甸(1655-1726) 林佶(1660-約1720)銘

21 x 15.5 x 5 cm

清 張太平(1709-?)制麻子坑博古硯韓天衡銘蓋

17 x 11 x 3 cm

清制 大業十二年(616年)磚硯 阮元(1764-1849)銘

14 x 18 x 5.5 cm

清 大西洞包袱端硯 吳昌碩(1844-1927)銘

10.8 x 8.8 x 1.8cm

清 大西洞包袱端硯 吳昌碩(1844-1927)銘

19 x 13 x 3 cm

近代 陳端友(1892-1959)制坑仔銅鏡端硯

13.3 x1.8 cm

清 老坑唐八卦雙龍銅鏡端硯

15 x2.5 cm

清 百寶嵌瑞果多子撒螺鈿木胎漆砂硯

14 x 9 x 3 cm

清 麻子坑蕉林佳人硯

20 x 15 x 3 cm

當代 張景安(1905-1975)制竹端硯

17.5 x 3.1 cm

當代 歙硯 韓天衡銘刻

15 x 10.5 x 2.8 cm

當代 楊留海制博古白端硯

15.5 x 12.5 x 4.5cm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如願意接受本微信號信息,可按右上角「樂藝會」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藝會 的精彩文章:

江陰軍事文化博物館
《國家寶藏》熱播的商代方罍之王:今天讓你酣暢觀賞!

TAG:樂藝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