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工作計劃更重要可能是:孩子的陪伴計劃

比工作計劃更重要可能是:孩子的陪伴計劃

「新的一年,我一定要瘦N斤。」

「要努力工作,升職加工資。」

「要學習一門技能。」

不知不覺到了3月中旬,2018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你的年度計劃有推進四分之一了嗎?你的年度計劃里有包含孩子的陪伴計劃嗎?

夜夜在此提醒,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也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與思維開拓,當然也需要父母們花點心思去制定相關計劃。那麼,要如何陪伴孩子,花多少時間,用什麼方法呢?別緊張,我們走在前頭,以下思路供您參考,請笑納!

重新思考:「陪伴是什麼」

還記得2018春晚的第一個小品節目《真假老師》嗎?賈玲扮演了一位保潔人員,卻在上門時被這家上高中的兒子要求扮演他的母親,應付來家訪的班主任,後來又要「一人分飾兩角」,以班主任的身份面對孩子突然返家的父親。

這個節目反映的是城市中普遍的」失陪「現象。

父母的缺席和失陪所表現的後果,最初最明顯地表現在農村的「留守兒童」群體中。而現在,普通的白領、工薪、公務員家庭中更隱秘的「失陪」現象出現,那是人在心不在,是用電子產品取代親情,是讓老人代替父母的責任。孩子在「失陪」的環境下,對生活失去興趣、對親情漠然無視、對規則與法律淡漠,不會與人和世界相處。

日本的兒童臨床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曾經說過:教育的精髓在於「育」而不是「教」。這裡的「育」指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豐衣足食,更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穩定、自由的成長空間。

這種成長空間帶給孩子的並非是任何「知識性」、「理論性」的東西,而是一種體驗,一種在孩子長大後能夠化作他的骨髓和血肉,建立他的基本安全感和人格基礎的體驗。具體到現實生活中,就是陪伴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和他一起參與到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構建中來,與此同時也給予適度的保護。

在這裡,青小鹿誠摯推薦一本書:《孩子的宇宙》。

此書為日本集學者、心理治療大師和教育家於一身的河合隼雄的作品。書中通過兒童故事和作者的臨床案例,探討了孩子與家人、秘密、動物、時空、老人、死亡和異性的關係問題,引導成人們更趨近孩子心中的既陌生又神秘的宇宙。

陪伴不只是時間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心裡有孩子,你要發至內心對孩子的世界感到好奇。

3個方面:陪伴孩子探索世界

要讓孩子獲得成長的快樂和探索世界的能力,不妨從這3個方面——自然、改變、博物開始。

詩意的陪伴:情牽萬物自然

城市的浮躁,汽車尾氣鳴笛沙塵暴,電子產品的迅速發展和無處不在,孩子心裡的學業壓力,學校里的攀比嫉妒……而同樣的,我們又有多少機會拋開身邊的一切,回歸生命的本質,全身心擁抱一下可愛的大自然呢?

所以新的一年,你要創造的第一個陪伴機會,就是和孩子親近自然。以下3種方式,都可以一試!

1. 戶外旅行:放眼天地遼闊,讀萬卷書還不如行萬里路。

如果有條件卻沒時間安排策劃:可報名有資質的自然教育機構開展的戶外活動,只要保證和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活動中去。

自由行也不一定要長途驅車,到各種高級的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即便是在一個周末,到城市郊外野餐,徒步旅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 遊戲:隨著科技發展,遊戲的定義已被大大擴寬。

如今的電子遊戲結合各種技術手段,用引人入勝的故事、如詩如畫的構圖、餘音繞梁的配樂、精妙絕倫的機關,營造出一個個神奇幻境,令人熱愛和陶醉,甚至被稱為第九藝術。我們不必限制孩子遠離電子遊戲,只要做好把關人和陪伴者。

下面這些遊戲應用,就可以讓孩子足不出戶也能體驗到自然之美。

淘卡寶卡:大自然 Toca Nature(iOS | Android)是一款模擬建造類型的教育應用,通過塑造大自然了解它的演化過程,這款遊戲所有適合對山川草木變化充滿好奇的小朋友和大朋友。

紅雀之地 Cardinal Land(iOS | Android)是極簡幾何風的拼圖遊戲,通過拼圖認識各個大洲的動物,完成後會顯示動物的特性與信息。遊戲分兩種難度,想要拿到全三星並不容易。也許開發者是想提醒我們,比起手機上的拼圖,野生動物們的生存要困難得多。

四季變遷 Les saisons : Morphosis(iOS | Android)是法國電視台出品的紀錄片互動應用,通過呈現地球上千萬年來的年代變化,讓玩家感受到滄海桑田的四季變遷。

3. 閱讀:不便外出的日子裡,可以怎樣與孩子親近自然?與孩子一起玩科普書也不錯!

《親親自然》由台灣親親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編著,每輯10冊,由5冊專題本和5冊綜合本組成。

專題本專註深度探索,每冊一個主題,涵蓋動物、植物、地理、科學、天文等內容;綜合本兼顧廣度延伸,內容包括故事、兒歌、社會、自然、手工、專題小百科等板塊。

家長在陪伴閱讀過程中,可以與孩子一起抖抖手,做書中介紹的律動操;可以抱抱孩子,把繪本故事讀給孩子聽;還可以動動手,和孩子跟著書本一起做手工遊戲。

創意的陪伴:創意實踐在社區

你是否認真觀察過自家所在的社區有什麼特點?存在什麼問題?我們可以怎樣推動社區未來的改變呢?風靡全球的DFC孩童創意行動(Design For Change),了解一下?

DFC是2009年由印度發起的非營利兒童創意行動,鼓勵8-18歲的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利用一個有創意的點子,透過感受、想像、行動、分享四個簡單步驟,讓孩子關心社會、發揮創意並且付諸行動解決問題,現已有超過40個國家(包括中國)參與,超過二千五百萬位孩子響應。

DFC的創意可以有多小?來自福建的DFC分享:孩子們發現爸爸媽媽在辦公室缺乏運動,回到家裡常常腰酸背痛。於是他們想到,如果爸爸媽媽經常記得伸懶腰就不會那麼累了,提出了「一起來飛一會兒吧」的倡議。他們互相把自己伸懶腰的照片拍下來,製作成手機和電腦的屏幕保護送給父母,提醒他們工作時候記得伸伸懶腰,搞笑又充滿童真的照片讓活動得到了不少父母的響應。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DFC中國的分支協會,不妨帶著孩子去參加培訓和活動。

智慧的陪伴:開展博物之旅

視野創建未來,博物教育的重要就在於此。

知識在博物學當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識運用起來去審美,跟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

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知識以升華和抽象的理論形式展示出來,孩子們靠聽和看來獲取知識,很難產生濃厚的興趣,更毋論熱愛了。所以,青小鹿要推薦的陪伴形式是:陪孩子去參觀博物館。

原因如下:

1. 教育不是要裝滿一個水桶,而是要點燃一把火。激情是可以被感染的,在博物館中,除了靜態的展示外,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活躍其中志願者。他們無私的奉獻和對博物館的熱愛能讓孩子受到感染,走進博物館,探究豐富深遠、多姿多彩的人類文明。

2.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如果你總感覺在家裡總是不斷地被瑣碎的事情打斷,那麼,不妨每周安排幾次外出,專門留給陪伴孩子。除了上面提到的親子戶外活動,社區深入探索,當然也可以選擇博物館看展覽。

不過,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方式也要注意一下喔——

正確方式1:博物館≠「遊樂場」

讓孩子在參觀前了解基本的禮儀是很有必要的。

正確方式2:不是每個博物館都適合你家娃

如果盲目選擇博物館,結果只會是孩子聽不懂,大半天都感到無聊,完全不覺得這有啥好看。

要想讓孩子喜歡博物館,首先得學會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和性格特點的博物館。小小孩就從參與性與互動性強的博物館入手,比如藝術類、科技類和自然類的博物館;其次,適合邊玩邊講的古建和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不錯的選擇。

正確方式3:和孩子一起聽,別「偷懶」

把孩子往講解員身邊一丟,兩三個家長聚在一邊聊天,或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家長卻低頭自顧自玩手機。在博物館裡,這樣的情景是常態。

其實,畢竟博物館做得再完備,展台和展品是死的,也並非所有的講解員都對小朋友的胃口。如果講解員換成是對孩子了如指掌的父母,當孩子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時,我們能更有針對性地為孩子講解,帶領孩子領略博物館的奇妙之處。

正確方式4:逛博物館的收穫≠記住那些知識點

不要糾結於孩子能不能分清慈母龍和甲龍;是否記得唐朝是從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正如專職博物館公共教育的張鵬一再強調的那句話——「參觀博物館,習慣永遠比知識更重要」,鼓勵孩子發現、提出問題,而非死記硬背知識點。家長在參觀中也應該不斷提問,將孩子的思考引向深入,一步一步導引出答案。

其實,隨著博物教育的熱潮到來,國內一些博物館,如國家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已經意識到僅僅參觀不能滿足小朋友探索的需要,所以會有主題性融合教育活動。大家不妨先去其官網或官方微信公眾號看看,這些活動往往需要提前預約。機不可失,讓孩子的體驗感受熏出來,這又比單純的參觀更進一層了!

廣東省博開展的紙藝龍製作工作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鹿家長夜讀 的精彩文章:

TAG:青鹿家長夜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