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孤標傲世偕誰隱—論林黛玉形象的人格意蘊

孤標傲世偕誰隱—論林黛玉形象的人格意蘊

傾力打造當代中國文學「微」領域第一公眾平台

刊名題寫:主編魏民 刊名製作:希然。

作者簡介

zuozhejianjie


楊振山,筆名一江春水 ,七零後,現是雲南省鶴慶縣一鄉村教師。童年時抱著長板凳做白日夢,不知不覺就長大了;那時除了看藍天白雲冥想,聽門前小溪的歡笑,還有風穿過樹葉唱的歌,糊在牆上報紙娓娓道來的故事,編織著各種快樂——其實孤獨是另一種美。那時的夢做到年已半百仍然未醒,故與世格格不入。 如今與孩子們廝混,時而天真,時而疑惑,借用成功人士說的話就是「永遠沒活明白」,這樣的生活我卻甘之如飴,並打算把夢一直做下去。

當代中國文學「微」領域

核心公眾平台

孤標傲世偕誰隱

——論林黛玉形象的人格意蘊(文學評論)

Wxeditor.com

林黛玉是曹雪芹用浪漫主義手法嘔心瀝血塑造的詩的精靈、藝術的精靈,寄寓著作者崇高的藝術理想、人格追求以及社會理想。

曹雪芹精心刻畫了林黛玉這樣一個「生不同人,死不同鬼」、在情旨和意蘊上都升華成美的藝術形象。在《紅樓夢》明珠閃爍的詩的王國里,林黛玉的詩詞最多,藝術成就最高,她的詩教、詩論、詩情、詩境無不閃耀著超凡脫俗的藝術和智慧的光芒。她的詩充滿著情趣,充滿著對大千世界無限的嚮往和追求,這其中,有社會的理想,有鄉情的懷戀,有友誼的執著,也有愛的渴望。她的詩藝和詩品冠絕群芳,連豪爽大方的史湘雲也讚不絕口,善於鑽營、藏愚守拙的薛寶釵也不得不服。更不用說她的一顰一笑、嗔言痴語,作者無不是用浪漫主義的抒情筆調來刻畫的。

但是,作者極力細緻地描繪她的藝術氣質和睿智,只不過是為了烘托她那孤標傲世、持節不屈的人格形象。

在這部曹雪芹經過「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公諸於世的長篇巨作中,主人公林黛玉所追求的是:作為生命個體,能夠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自然天性來立身處世,而不願像薛寶釵那樣在封建禮教的約束下磨滅自己的意志和嚮往,他想愛就愛,想恨就恨。她率真,人前說話行事毫無顧忌,因此,往往不合時宜,眾人對她不理解,覺得難以相處。她善良,有同情心,對被拐賣至薛家做妾卻又積極學詩的香菱大加讚賞,認認真真地教她寫詩。她內心純凈,所以才表達出「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的決絕態度。《題帕三絕》是她對愛情大膽的表白以及情感歸宿的疑慮;《葬花辭》描述了她當時殘酷的生活環境,並對命運提出了「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的質疑;《問菊》則是對不公平命運的抗爭:「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句句發自肺腑,扣人心弦,讀後讓人痛徹心扉。在寶玉挨打一回里 ,她心痛得「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千言萬語凝結成一句話:「你從此可都改了吧?」她對愛的表達是坦誠的,濃烈的,也是無限嚮往的。她所追求的不僅是愛的自由,更是生的自由,獲得平等獨立人格的自由,徹底擺脫封建道德的束縛,不要壓抑個性發展的生活。但是她又始終擺脫不了朱門繡戶中名利爭鬥的生活環境的禁錮。首先,她遭受的就是人格上不平等的待遇,根源在於封建制度中的婦女觀,父母之命,三從四德,門第之爭,家族利益,婚姻成了維繫家族地位的紐帶,自然寶、黛之間的愛情也就成了四大家族利益紛爭的殉葬品。林黛玉自幼父母雙亡,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不能像貴為元妃的賈元春那樣能給賈府帶來權利的庇護,也不能像出生於富商豪賈家庭的薛寶釵那樣能給賈府帶來經濟上的保障。就連賈府中的那些女兒也沒有一個好歸宿:精明能幹的探春遠嫁他鄉,只留下一曲《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性格軟弱的迎春被「中山狼,無情獸」般的武夫活活折磨而死;有繪畫天才的惜春勘破紅塵,遁入空門當了尼姑…賈府親骨肉的下場是如此,何況無依無靠的林黛玉?「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魯迅語),面對著「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的殘酷現實,他只能在大觀園中過著「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凄苦日子。

不過她還有一知己——賈寶玉,他「說什麼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堅定地、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他們的愛情。所以賈寶玉就成了支撐林黛玉活著的希望,她的一切。只要希望沒有破滅,她就要抗爭到底。可以這麼說,林黛玉的一生就是在這孤獨無依中抗爭的一生。她想保持著自身的高潔,寧可被「錦囊收艷骨」,「凈土掩風流」,傲世獨立,保持著梨蕊之潔、梅花之魂,也不向吃人的封建道德和社會制度妥協。這就是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身上蘊含的人格魅力。黑格爾說「只有心靈才是真實的,只有心靈才涵蓋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這較高境界而且由這較高境界產生出來時,才真正是美的。」(《美學》一卷p5)我們正是從林黛玉籍以寄託情感的詩詞里發掘出美的人格力量。而這,難道不正是曹雪芹自我人格的真實寫照嗎?

《紅樓夢》第一回:「作者自雲,曾經歷過一番夢幻…」又說「篇中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紅學家李希凡也說:「『夢幻』,無情的現實也,『隱去』的真事也!」賈(假)雨村之口,將甄(真)士(事)隱去,剝離層層迷霧,我們發現作者寫作《紅樓夢》,就是要揭示封建專制下社會的黑暗、傳統道德的罪惡,以及家長制的冷酷無情和殘暴。曹雪芹出身官宦之家。清兵入關,祖父即是努爾哈赤的包衣(家奴),南征北戰,為皇家立下汗馬功勞,接連三代承襲「江寧織造」的官職,實際是為清皇室掠奪財富的代理人和監督地方政府的耳目,所以和清皇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到雍正朝,捲入皇權之爭,獲罪被抄。曹雪芹眼睜睜地看著豪門貴族漸漸衰敗下去,他也由富家公子變成了「賣畫錢來付酒家」、拋妻喪女、貧病交加的天涯淪落人,直至鬱鬱寡歡,英年早逝。(敦誠《為雪芹輓詩》)這期間,他經歷了許多痛徹心扉的悲歡離合,感受過「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世間炎涼。他也因此看清了封建社會的黑暗,預見它的覆亡,也因此產生了反叛思想。正如魯迅所說,因為看清了本階級的黑暗,所以反擊得也有力,而且準確。曹雪芹確實反抗了,《紅樓夢》就是明證。在這反抗中,我們也感受到了他的人格力量。正如他的好友敦敏在《題芹甫畫石一絕》中所說:

傲骨如君世以奇,

嶙峋更見此支離。

醉余奮掃如椽筆,

寫出胸中塊壘時。

曹雪芹的錚錚「傲骨」,體現在《紅樓夢》里的,便是林黛玉的「孤標傲世」。這「傲」,並非是淺薄的不知天高地厚、目中無人、夜郎自大的傲,而是一種封建制度摧殘下萌生的反叛,是不滿於本階級的黑暗和不平等的表現,是對壓制、毀滅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自然天性的封建傳統道德的控訴!

正是曹雪芹賦予了林黛玉叛逆性格,孤高、自潔、不同流合污、「可知野鶴在雞群」(敦敏《芹圃曹君(霑)長句》)的人格魅力,才博得晚清「詩界革命」倡導者黃遵憲的讚譽:「《紅樓夢》乃開天闢地從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很難想像,假如曹雪芹沒有把這種反叛思想賦予這個人物形象,《紅樓夢》還會在二百多年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閃耀著「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的藝術光輝嗎?

(責編:晨曦)

鏈接:

楊振山 ||流年似水(小說)

楊振山||芒種 (小說)

敬請關注《作家》

讚賞說明:

微刊讚賞資金,每位作者凡累積至50元,編輯部大部分以微信紅包形式發放給作者,其餘部分則留作網站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 的精彩文章: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開創星戰故事的新時代
「大鍋飯"零星記憶

TAG: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