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趣聞:冒名簽到
明清時期國子監存在的問題與弊端
首先,國子監從一誕生開始就肩負辦教育和管理教育的兩重職能,管教育的與辦教育的職責不明,不利於國子監運行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容易導致行政干預教育過多,不利於學校自主發展。國子監試圖通過發揮其最高學府的樣板作用為地方官學示範,另一方面又管理教育,實際上給教育工作套上了雙重枷鎖。
其次,統治者對國子監的政治、思想控制十分嚴格。歷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都曾頒布過上諭,以加強對國子監的管理。如,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59年)刻立的《五朝上諭碑》記載了洪武、宣德、正統、景泰和成化五位皇帝對國子監師生的訓示。清代順治帝頒布的《曉諭生員卧碑文》中明確記載:「軍民一切利病,不許生員上書陳言。」「生員不許糾黨多人,立盟結社……所作文字,不許妄行刊刻,違者聽提調官治罪。」藉此加強對學生政治思想的控制。此外,國子監所用最主要課本為《大誥》,這是皇帝頒布的法令訓導,不管是學校考試還是科舉考試都要求默寫一段或數段。僵化的教育模式和單一的教學內容極大地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使他們「兩耳不問窗外事」,學習嚴重脫離社會實踐,缺乏創新精神與獨立思考能力,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沒有扮演好知識分子探索社會變革之路與啟發民智的作用,這讓中國日益落後世界潮流。
此外,國子監中貴族子弟多,特權現象較為嚴重。無論是明代監生「四監」(舉監生、貢監生、蔭監生、例監生)還是清代的「六貢四監」(歲貢生、恩貢生、拔貢生、優貢生、副貢生、例貢生、恩監生、蔭監生、優監生、例監生),其中都包含蔭監生,即三品或四品以上的官員子弟或勛臣國戚的子弟這些「官二代」。他們入學基本不用參加考試,且招生時無名額限制。此類弟子大部分學習成績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卻是監生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清代八旗子弟也是貴族階級子弟的代表,八旗官學就是為教育這些子弟而建的學校,受國子監管理,而且射圃便是專門為八旗子弟定期考核武藝準備的。然而,在清廷八旗人家長期實行「供給制」下,八旗子弟不學無術,不僅不會騎射,滿語也沒有幾個人會讀會寫。
後來「八旗子弟」成了遊手好閒的代名詞。這些人影響了國子監的學術水平,不利於國子監的可持續發展。
國子監給學生髮的學歷證書:「監照」
趣聞:冒名簽到
在大學四年中,同學們幾乎都會經歷過因各種原因而「翹課」而叫同學幫忙答到的事情,但你以為這只是現在的大學生才幹的嗎?不,其實在清代就有了這樣的故事:
雍正年間開始,國子監給內班學生「膏火銀」(外班學生髮放「衣服銀」)。這些膏火銀是按月發放的,而且每次發放都要點名領取,日期定在每月十五日「大課」的這一天,這種點名的目的我們已經很清楚了,就是一種變相的簽到方式。如果你不來參加月考,這個月的膏火銀就要打水漂,而且你還要接受「記過」處分。如果三次不來參加月考,你便會被學校除名。
在這樣和當今點名如出一轍的背景下,道光年間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國子監領導開始了例行的點名,當點到率性堂內班監生「范建中」時,有兩個人同時喊到,這下子麻煩大了,當時領導便責令率性堂教師追究此事,經查兩個人都不是被點的本人。其中一個叫吳植之,一個叫湯世綰,都是來替范建中冒領膏火銀的。結果不但膏火銀沒有領到,三個人還同時都被國子監開除了事。由此可見,古今冒名答到的行為實在是如出一轍,讓人忍俊不禁。
總而言之,國子監作為我國古代教育最典型機構,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古代教育的發展情況。1905年12月6日(光緒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學制,設置學部,國子監裁廢,其教育行政功能併入學部,國子監的歷史使命宣告結束。儘管之後在2006年北京國子監和孔廟成立北京孔廟和國子監管理處,成為歷史文化類旅遊景區,但在其背後承載的歷史仍然在無聲的訴說我國教育發展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