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桔單車來了,摩拜ofo的「死路」還會遠嗎?
春天來了,暖意濃濃,滿眼的綠樹紅花……
萬般綠意中有這麼一點——青桔單車。經常騎共享單車上下班的朋友都能察覺到,就在最近,路邊的青桔單車越來越多,他是個什麼來頭?
青桔單車屬滴滴旗下,在已有共享單車「巨頭」摩拜、ofo佔有高額市場的情況下,青桔單車橫空出世,它是否還有一席之地,能否對摩拜、ofo造成威脅,成為它們的攔路虎?
1
滴滴現狀:市值超350億美元
在中國打車市場,滴滴是成功者。2013年起,滴滴、優步、51用車等打車平台相繼發熱,但餘熱過後,洗牌剩下的打車平台死的多,活的少,滴滴成功了,並且活得很好,同時還在2016年中旬收購了最大競爭者「優步中國」。
對於國內智能出行領域的兩大公司,Uber中國價格接近70億美元,而滴滴出行保持最近一輪融資後估值,即270億美元到280億美元之間。兩者相加,總價值約為340億美元到350億美元。在估值或者市值超過網易、京東等老牌互聯網公司後,滴滴出行得以排在第五位。
2
滴滴布局青桔單車的目的?
既然已經成為智能出行行業「領頭羊」,滴滴為何還要布局共享單車?筆者認為,青桔單車的目的並不在於是滴滴的一個增值服務,而是滴滴平台留存率把控的又一個試金石。在近日發布的《網約車app行業報告》中,截止2017年12月最後一周網約車app市場滲透率為14%,市場規模超過1.4億人,行業整體過去一年中處於在輕微波動中上升的狀態。網約車app的30天留存率普遍在60%左右,其中,滴滴出行的30天留存率為76.1%,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在布局快車、專車、計程車、順風車、單車等11個板塊,滿足用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出行需求後,滴滴又把眼球放在了共享單車上。實則,這又是滴滴市場化手段的另一招,但目的都相同,那就是提昇平台的留存率。
青桔單車的模式是:使用滴滴出行APP掃碼即可騎行,無需交押金,一元錢可騎行1小時。這裡便出現了兩大誘惑,一是無需交押金,二是同樣價格的騎行時長都比其他單車長。但要使用青桔單車,就必須使用滴滴出行APP。這一招,不出奇,但很絕。
3
摩拜、ofo是否會被青桔取代?
青桔單車的出現,摩拜、ofo是否會坐不住?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用慣了摩拜和ofo的用戶都很明白,除了早前的押金風波外,摩拜、ofo的用戶體驗是極其不好的。這主要是指騎行的暢快度,是否省力。市面上摩拜、ofo的大部分單車,難騎程度各家自有看法,綜合非常省力的單車佔有率不到10%。
但更可笑的是,ofo在自家單車上打上了「讓你省力***的單車」,這難道不是打臉嗎?於是在省力的驅動下,用戶也被訓練得很精明,知道挑什麼樣的單車是最省力的。
而相比青桔單車,市面上的青桔單車超過90%為省力而設計,用戶體驗相當好。如果摩拜、ofo再不優化用戶體驗,其中勢必有退出舞台的企業。
得說明一下,這裡所說的退出舞台的企業不是除青桔單車外的全部,還有特例,比如ofo。在 ofo 的 B 輪、C 輪、D 輪融資階段,滴滴連續對其加註,占 ofo 30% 的股份。
滴滴入局 ofo,對於當時的小黃車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因為滴滴作為國內最大的出行服務商,ofo 可以藉助滴滴的資源產生協同效應,並且又能排除滴滴的競爭——如果滴滴自己來做這件事,對於所有在共享單車領域創業的公司來說,自然是噩耗。而滴滴的出現則給了當時還看不清局勢的投資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使得更多的資本攜帶「彈藥」加註 ofo。
筆者認為,ofo暫時還是安全的,青桔單車暫時也還不會大範圍鋪開,這是市場規律的一種演變。但滴滴一旦有了「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滴滴難免會在共享單車上跨出來單幹。於是,優化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對於現階段的各個單車企業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TAG:厲害了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