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1987年7月初,七個盜墓者趁夜潛到漳浦縣盤陀鎮的犀丘山南坡上,對對明萬曆間戶、工二部侍郎盧維禎墓進行盜掘。

七個盜墓者每天太陽一下山,就潛到這裡,連續用鋼釺挖了數天,其實一開始,附近村民就已得知,也夜夜悄悄埋伏在附近觀察動靜。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盧維禎墓中出土鼎足蓋圓壺

福建省漳浦縣文化館藏品

到了第七天,盜墓賊見進度太慢,遂改用炸藥炸。蹲守的村民見狀立刻回村召集村民,圍到現場,驅走盜墓者。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墓葬結構圖

7月8日,見女墓室里隨葬品已經被盜,男棺雖未被盜取,但棺木也已有所損傷。鑒於已無法保存,當地文化部門在用電話報告省文化廳文物處後,自行採取搶救性發掘。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明朝墓葬出土時大彬刻款比較

依次從棺室中清理出土菱形珠六仔十三檔木算盤,鏨花銀耳挖筒,「盧維禎印」,還有從墓室中出土的青花獅子弄繡球小口瓷罐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從墓主頭部左側取出的用藍布包著的「時大彬制」款復鼎足式紫砂圓壺。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盧維禎墓中出土鼎足蓋圓壺

這件時大彬制的圓壺,出土時壺中還裝滿了茶葉。這批萬曆三十八年的茶葉,也成了世界上已知絕對年代最早的茶葉了。

也有專家進一步研究指出,這些茶葉很可能是明代的一種炒青綠茶,茶樹品種是武夷變種。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盧維禎墓中出土鼎足蓋圓壺

盧維禎(1543-1610)福建漳浦縣錦嶼人。隆慶二年(1568年)二十五歲時進士,官至戶、工二部侍郎,約五十歲前後歸隱於漳浦梁山,萬曆三十八年卒。

出土時這把壺蓋沿內側蓋沿內側已有輕度磨損,且根據擺放位置來看,應當是墓主生前使用過且非常珍愛的。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盧維禎墓中出土鼎足蓋圓壺


壺通體呈栗色,略帶黃,布滿梨皮狀小白斑點,器蓋尤為明顯。豐肩,直頸,下腹漸收,平底,假圈足。曲流裝於器腹正中,圓孔。柄體圓,內壁線條足卵形。

蓋口嚴密。蓋的弧面上倒立三隻扁鼎足,足外側呈外撇的弧線,內側為兩個連弧。器底有單行豎排「時大彬制」陰刻楷書款識,刀法嫻熟有力,字體方正,起筆處多圓折。

時大彬是宜興紫砂藝術的一代宗匠,宋尚書時彥裔孫,時鵬之子,生平活動期在明代萬曆朝至清代康熙朝之間。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時鵬制水仙六瓣方壺

時大彬作品雖多,但流傳存世者極少。至清乾隆年間,時大彬的作品已視為稀世珍寶了。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時大彬制 調砂提梁大壺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這把時大彬制覆鼎足蓋圓壺是迄今發現的,具有作者刻款和明確紀年的第三件明代著名工匠的的作品。

時大彬的這把壺差點被盜,出土時還裝著世界上最早的茶葉

時大彬制 書扁壺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而且入葬年代最早,又是由文化部門從高官墓中搶救性發掘清理出來的,非常珍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